策略方格模型

一、工廠型:目前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高,而規劃中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低。 二、支持型:目前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低,而規劃中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也低,此時的信息系統對企業而言,可稱為支持型。 三、策略型:目前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高,而規劃中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高,此時的信息系統對企業而言,可稱為策略型。

策略方格模型(Strategic Grid Model)

什麼是策略方格模型

若一資訊系統能提高企業對外競爭力或提供企業新的競爭方式,則稱此資訊系統對其組織有策略性影響力。McFarlan和McKenney是最早在文獻中提出套用資訊科技於組織中的學者,其依現有資訊系統對組織的策略性影響力及規劃中的套用系統組合對組織的策略性影響力,由此兩個維度區分了四種不同的資訊類型,稱為策略方格理論。策略方格理論將組織信息系統定位成四種類型,工廠型(Factory)、支持型(Support)、策略型(Strategic)、扭轉型(turnaround)。藉此來定位不同企業信息科技策略套用的方向。

策略方格理論的具體內容

一、工廠型:目前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高,而規劃中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低。也就是說:此時若沒有信息系統企業將無法運作,然而,信息系統卻不能提供未來的競爭優勢。譬如汽車廠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現在很重要,未來尚未看到重要度,或像是便利連鎖店的POS與企業採購電子化,都是目前便利商店存活的要件,但是未來的加值方向還不清楚,隨時要注意新技術所帶來的機會。在未來便利連鎖店的發展上,也有人建議將範疇擴大,如將電子化的影響延伸到上、下游,取得未來電子化的策略價值。

二、支持型:目前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低,而規劃中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也低,此時的信息系統對企業而言,可稱為支持型。支持型的信息科技的腳色,在後勤支持,此時系統的穩定與速度是最重要的考量。信息系統的角色,在支持傳統數據處理套用,並非重要的關鍵作業,更不能提供未來的競爭優勢。譬如許多傳統產業,信息科技的作用在後勤支持,首重系統的穩定與效能。

三、策略型:目前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高,而規劃中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高,此時的信息系統對企業而言,可稱為策略型。信息系統可能影響現有的競爭策略和未來的策略,信息系統能提供策略上的競爭優勢。像是金融業者,目前信息科技很重要,隨著科技的創新與競爭,未來策略價值的重要度更高。企業的策略在強調整體資源的綜效、高階主管也應該積極的參與。

四、扭轉型:目前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低,而規劃中的信息系統對策略之影響程度高,信息科技的角色,是由支持型到策略型的一個過度階段。組織已有支持型的信息系統,但正試圖找尋策略運用的機會。此時的策略重點在服務,留住忠誠客戶,將實體客戶轉成電子商務客戶、或是利用電子商務,服務現有客戶。

總而言之,不同產業有著不同的電子化策略。有人提出支持型重點在效率速度與穩定性;扭轉型重點在留住忠誠客戶的服務;策略型重點在結合各項資源的綜效;工廠型的重點在範疇擴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