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王宜振表示,對文學作品評選來說,最關鍵的是初評。 獎項簡介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創立於1986年,旨在鼓勵優秀兒童文學創作,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繁榮。 此外,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曾於第五屆開始設立“理論批評、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兩個獎項,但2013年的初選名單卻沒有“理論批評”這個獎項門類。

作品徵集

2013年2月,中國作家協會啟動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事項,向全國徵集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間發表或出版作品參評,門類包括小說、詩歌(含散文詩)、童話、寓言、散文、報告文學(含紀實文學、傳記文學)、科幻文學、幼兒文學。為鼓勵文學新人,還專門開設了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獎。

評審改革

與往屆不同是的,這次對評獎制度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此次評選第一次改為了大評審制,啟用30到40個評審組成的評審團參與評獎。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王宜振表示,對文學作品評選來說,最關鍵的是初評。“以前可能只有兩三個初評評審,評審們面對幾尺厚的文稿,沒有充裕的時間去看,細細推敲每部作品的可能性很小,導致不少佳作被錯過。而啟動大評審制後,三四十個評審共同參與初評,這樣對作者會比較公平,不至於好作品在初審階段就被卡掉。我們反思了過去的做法,就是希望評獎能夠做得更公平透明。”

獲獎情況

鳥背上的故鄉》(胡繼風)、《丁丁當當·盲羊》(曹文軒)等7部(篇)小說獲優秀小說獎;《我成了個隱身人》(任溶溶)、《月光下的蟈蟈》(安武林)獲優秀詩歌獎;《湯湯繽紛成長童話集》(湯湯)、《住在房樑上的必必》(左昡)等4部(篇)童話獲優秀童話獎;《小小孩的春天》(孫衛衛)、《蟲蟲》(韓開春)獲優秀散文獎;《巨蟲公園》(胡冬林)、《三體Ⅲ·死神永生》(劉慈欣)獲優秀科幻文學獎;《穿著綠披風的吉莉》(張潔)、《小嘎豆有十萬個鬼點子·好好吃飯》(單瑛琪)獲優秀幼兒文學獎;《風居住的街道》(陳詩哥)獲青年作者短片佳作獎。
此次獲獎者來自全國13個省區市,作者中有“八零後”,最長者是年逾九旬的老作家任溶溶。16位作家首次獲得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

頒獎典禮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中宣部副部長翟衛華出席頒獎典禮並為獲獎作家頒獎。
鐵凝在頒獎典禮上致辭說,本屆獲獎作品展示了近年來中國兒童文學探索創作的豐碩成果,有力證明了兒童文學的大發展大繁榮。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他們而寫的文學是向著未來的文學,是充盈著希望、承載著夢想的文學。兒童文學作家點亮了孩子們心中的燈,這燈照亮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們成長的路。

獎項簡介

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創立於1986年,旨在鼓勵優秀兒童文學創作,推動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繁榮。該獎每三年評選一次,涉及題材廣泛,小說、詩歌、童話、寓言、散文、報告文學、科學文藝、幼兒文學等設有專門獎項,到2013年已經是第九屆。
此外,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曾於第五屆開始設立“理論批評、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兩個獎項,但2013年的初選名單卻沒有“理論批評”這個獎項門類。“理論批評”獎項已經被取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