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交響曲

第3交響曲

馬勒第三是他所有交響曲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歌唱性的一部,其中持續不變的速度和情緒也是他的其他交響曲中難以找到的。你可以從總譜上的一些提示領會這一點,很多速度標記諸如“不太快”、“保持原速”等常常包含了很長的一段音樂。這與許多人從馬勒的總譜中觀察到的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變化可謂大相逕庭。

第3交響曲

第3交響曲第3交響曲
Mahler 馬勒 -《第3交響曲》(Symphony No. 3 in D minor)Waart, NeRPO, 1995
中文名稱:第3交響曲
英文名稱:Symphony No. 3 in D minor
資源類型:APE
版本:Waart, NeRPO, 1995
發行時間:1996年
專輯歌手:Mahler 馬勒

專輯介紹

馬勒第三是他所有交響曲中最扣人心弦、最具歌唱性的一部,其中持續不變的速度和情緒也是他的其他交響曲中難以找到的。你可以從總譜上的一些提示領會這一點,很多速度標記諸如“不太快”、“保持原速”等常常包含了很長的一段音樂。這與許多人從馬勒的總譜中觀察到的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變化可謂大相逕庭。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部交響曲體現了馬勒通過史詩般的、電影般的視角來構思交響曲的絕妙之處。尤其是第一樂章,雖然篇幅相當長,但卻僅僅是基於兩個性格迥異的進行曲主題。一個是充滿自信、樂觀的進行曲,使人聯想起愉快的公眾場合,就好像畢業典禮那樣。有人把這個進行曲說成是“軍樂”,我覺得並不恰當。另一支仿佛葬禮悼詞般的進行曲與前者形成鮮明對比,其莊嚴肅穆的氣氛由長號獨奏十分顯著地體現了出來。這其實有不少原型,從猶太音樂(長號聖詠般的特質即體現了這一點)到柏遼茲的 《葬禮與凱旋》 進行曲(其第二樂章有 一長段長號的喧敘調)。
和馬勒以往的作品一樣,這裡的音樂體現出了諸多方面。音樂的一開頭,馬勒的速度標記是“強有力而堅定地”——自信,但卻以十分美妙的旋律帶出。我們現在的文化與之最接近的一點可能就要數在一項體育比賽前所有隊員站在一起用一種極其興奮、昂揚以至有些挑戰性的聲音高唱戰歌了。
但是第三交響曲的旋律性的確要強於馬勒的其他交響曲,這點並沒有因為特別複雜的音樂織體而受到削弱。這部作品更多的是關於旋律、和聲、低音聲部以及節奏的軌跡。你幾乎可以“獨奏”這部交響曲,比如我坐在這兒可以從頭到尾地把這部交響曲唱一遍,你可以處處發現我所說的這一特性。
關於這部交響曲所有樂章的總體速度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是相當重要的。我以我的方式引出這末樂章的開頭是因為這給這個主題第二部分的展開和龐大留下了許多空間。這裡有一個小小的關鍵性動機,一個轉折——實際上是一個裝飾音——就和馬勒第九交響曲末樂章中的那個轉折類似。同第九交響曲一樣,這個小動機也出現在前面的幾個樂章中,比如在第一樂章的長號聲部出現過一次,並在這個樂章結束時的進行曲之前在大提琴上又再現了一次。但在末樂章中它最終被提升為整部作品最為關鍵的音樂要素,在音樂一開始就植入一個小動機並隨後在音樂的發展過程中使該動機逐漸占據主導地位顯然是馬勒十分喜愛使用的手法。因此在整部作品的演繹中應凸顯出這一點。
我基本上是要聽一下音樂的音調、錄音的質量以及戲劇性的強度。就這部交響曲而言,它可能比其他任何交響曲都要棘手,因為它有著無與倫比的時間長度。你本人的疲勞感以及你的血糖濃度都會影響到你對事物的感知,因此你在演奏這部作品時的感覺和其後再去聽它的錄音的感覺是不同的。作為一名演奏者,你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使自己在音符上和情緒上都能保持一定的節律來完成它。這部作品有那么多慢速、遲緩的段落,其實根本沒有真正的快樂章,沒有歡快的諧謔曲。不過所有的音符都是那么具有歌唱性,時有有如彼德麥風格似的沉穩,時而如同室內樂般精緻。這部作品對你的挑戰就是你必須持久保持住音樂的特質、音色和情感,這是很不容易的。
專輯曲目:
Disc: 1
1. Symphony No. 3 In D Minor: I: Kraftig. Entschieden
2. Symphony No. 3 In D Minor: II: Tempo di Menuetto. Sehr massig
3. Symphony No. 3 In D Minor: III: Comodo. Scherzando. Ohne Hast
Disc: 2
1.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IV: Sehr langsam. Misterioso. Durchaus ppp
2.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V: Lustig im Tempo und keck im Ausdruck
3. Symphony No.3 In D Minor: VI: Langsam. Ruhevoll. Empfunde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