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是烏克蘭的一個州,首府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

基本信息


地理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烏克蘭語: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英語:Dnipropetrovsk Oblast)是烏克蘭的一個首府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下簡稱第聶伯市)。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在烏克蘭在位置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在烏克蘭在位置

主要城市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克里沃伊羅格、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尼科波爾

詳細介紹

在烏克蘭中部。面積3.19萬平方公里。人口379.8萬(1985),主要為烏克蘭人,次為俄羅斯人。1932年設州,首府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大部為平原,西部有丘陵。第聶伯河流過。富鐵、錳、煤等礦藏。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7—-5℃,7月22℃。年降水量400—450毫米。重工業發達,有著名的克里沃羅格鐵礦和尼科波爾錳礦。鋼鐵產量居烏克蘭各州第二位(次於頓涅茨克州)。機械製造(冶金礦山設備、工具機等)和電力工業均發達。農業以糧食和肉乳畜牧業為主。重要城市尚有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新莫斯科斯克等。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

1926年前稱“葉卡捷琳諾斯拉夫”。烏克蘭中南部城市,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首府。在第聶伯河下游兩岸。面積3.19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50萬,主要為烏克蘭人,次為俄羅斯人。1932年設州,十九世紀末頓巴斯至克里沃羅格鐵路建成後,成為重要水陸交通樞紐。冶金等工業迅速興起,機械製造(冶金設備、農機、重型鍛壓設備等)、鋼鐵、焦煤化學發達。該市大部分為平原,西部有丘陵。第聶伯河流經此地。鐵、錳、煤等礦藏儲量豐富。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

行政體制

第聶伯市委員會是第聶伯市的權力機構,通過選舉產生。
委員會下設1個執行委員會,35個部、管理局等執行機構。
第聶伯市委員會委員長即城市首腦,由選舉產生,領導委員會和其下設執行機構。

經濟

第聶伯市是原蘇聯巨大工業中心,歐洲的鋼鐵之城,黑色金屬是其支柱產業,其主要工業產品有:鑄件、板材、線材、箔材、管材、鋼軌、礦山冶金機械、工具機、輕工機械、無線電裝備、木工機械、輪胎、塑膠、油漆、水泥、紙張、服裝、食品等100多種。
全市現有3236家企業,大型工業企業有178家。大約600家企業向國外出口產品。

交通、電訊

該市擁有發達的水、陸、空立體交通體系。
第聶伯內河港能通過排水量為5000噸的貨輪,輪船可直達黑海,距原蘇聯大港口奧德薩僅300多公里。
第聶伯市是烏克蘭第三大捷運城市。第一條捷運(有6個車站),已於1995年底建成營運。
第聶伯市建有國際機場。本國和外國航空公司開設有第聶伯至阿拉伯國家、奧地利、德國、以色列、摩爾多瓦、俄羅斯、土爾其等國的直航航線。
第聶伯市電訊服務業的增長速度非常快。每百人擁有電話量列基輔、哈里科夫之後位於第三位。除了國營電話公司,第聶伯還有6家私營電話公司,如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投資的合資企業。第聶伯州有三家規模巨大的(蜂窩式)行動電話公司,三家BP機公司,8家與國際網聯網的公司和其它電腦網路。
第聶伯是烏克蘭最大的科學、教育中心之一。擁有40多家科研所和設計院。科研所肩負著國民經濟各部門項目的開發研究工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家公認的火箭、航空科技中心-—“揚戈里”國家南方設計局,該局是研製火箭、航空系列產品的主導企業。在南方設計局工作的有烏克蘭國家科學院院士,數十名科學博士和副博士。
全市有12個高等學府,其中2個為非國立大學,在校教師5千名左右,學生6萬4千名。

氣候

氣候屬溫帶大陸性氣候,1月平均氣溫-7—-5℃,7月22℃。年降水量400—450毫米。該州重工業發達,有著名的克里沃羅格鐵礦和尼科波爾錳礦。鋼鐵產量居烏克蘭各州第二位(次於頓涅茨克州)。機械製造(冶金礦山設備、工具機等)和電力工業均發達。農業以糧食和肉乳畜牧業為主。重要城市尚有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新莫斯科斯克等。

教育、科技

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是烏克蘭著名的航天科技城,位於烏克蘭礦產豐富的東部地區,它不僅是烏克蘭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也是烏克蘭重要的鐵路和航運的樞紐。該市也是一座文化名城,擁有烏克蘭頂級的音樂廳和藝術劇院。同時,該市還是烏克蘭著名的“大學城”,在這所環境優美、綠意盎然的城市分布著15所高等院校。如第聶伯大學全稱為"國立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大學",在70年代世界著名大學中排名第21名。烏克蘭現任總統庫奇馬即畢業於該校。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國立醫學院是烏克蘭最優秀的從事專業醫科教育的高校等。

歷史

公元1776年,女皇葉卡捷林娜二世下令修建新城市--葉卡捷林娜斯拉夫。新的城市位於第聶伯河兩岸,在古老的貿易通道的交叉口。做為南方一個大省的省府,葉卡捷林娜斯拉夫市多年來僅是該省的農業中心。
1861年的改革之後形勢開始發生變化,農奴制的廢除使得無地農民湧進城市。19世紀末,城裡出現集約化的工業產業,克里瓦洛斯基鐵礦的開採與之密切相聯。城市人口迅速增長。1873年葉卡捷林娜鐵路投入運營,鐵路將克里瓦洛斯基的鐵礦、頓涅茨的煤礦連線起來,為葉卡捷林娜斯拉夫冶金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世紀末該城經濟飛速發展。在建城100周年時,葉卡捷林娜斯拉夫市人口為4萬8千人,10年後,人口已達12萬1千人。城裡大小工廠有1700多座。企業主們所獲取的巨大利潤為城市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1896年城市出現電燈,1898年夏天,有軌電車投入運營,1909年第一個電話局開始營業。
克服了因第一次俄國革命引起的經濟衰落後,該市的工業繼續發展。從1910年到1913年,企業的數量從253家增至358家,工業生產總值幾乎增長2倍,其中生鐵、鋼和軋材的生產總量增長60%。公司的利潤增長了3倍。
1919年12月底國內戰爭結束時,城市工業遭到毀滅性破壞。在新經濟政策時期,城市工業水平開始恢復,到1926年該市已有92家企業。
同年,該市改名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市。
《加速國家工業綱領》為當時蘇聯冶金中心之一的第聶伯市經濟的繼續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企業進行改建,設備實現了現代化,新建了冶金廠和金屬加工廠,城市人口升至5千萬。
衛國戰爭結束後,40-50年代,第聶伯市開始了新一階段的工業飛速發展,機械製造業(其中包括航空業)、化工、動力都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
60-80年代期間,第聶伯市成為國家幹部的輸送地。該地區的很多人以後都擔任了蘇聯黨政機關的領導職務。
到90年代初,城市居民人數達120萬,城市面積330平方公里。
蘇聯解體後,第聶伯市成為烏克蘭主要的政治、工業、財政、科學和文化中心之一。

友好城市

第聶伯市有5個友好城市,以色列的傑爾茲利亞市、土耳其的加茲米爾市、中國的西安市、俄羅斯的薩瑪拉市、烏茲別克斯坦的塔什乾市。

烏克蘭的24個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