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2年6月24日,為期9天的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終於落下帷幕,伊朗電影《熊》獲得最佳影片,這是該片導演克斯羅·馬素米第二次贏得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俄羅斯演員弗拉德斯·巴格多納斯憑藉《指揮家》中精彩的演繹獲得了影帝,影后則頒給了墨西哥影片《悲傷成夢》中的烏蘇拉·普魯內達,中國導演高群書憑藉《神探亨特張》獲得最佳導演獎。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熊》破了電影節記錄

8年前,克斯羅·馬素米憑《代價》一片就已經獲得上海電影節最佳電影,再度奪冠,他也成了上海國際電影節成立以來第一位兩次獲得最佳影片的導演。評審會對《熊》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列眾多影片之巔,原因在於其精湛的表演、流暢的敘事和觸動人心的真實劇情。

獲獎圖冊 獲獎圖冊

加拿大導演米歇琳·蘭克圖的《從未放棄的愛》則獲得了評 委會大獎。這部影片探討了神性與人性、愛與救贖、忠貞與堅守等命題。米歇利·娜蘭多特是加拿大著名導演,早在1984就憑藉一部處女作《小奏鳴曲》一舉摘得了威尼斯聖馬可銀獅獎。評審會點評說,這是全體評審鍾愛的一部影片,它充滿詩意、動人心弦。

華語片來了就有獎

儘管只有兩部華語片入圍了金爵獎,但這並不影響它們拿獎。《蕭紅》拿到了帶有安慰性質的最佳攝影獎,而《神探亨特張》則拿到頗有分量的最佳導演獎。此前,該片導演高群書就已經憑《千鈞一髮》拿到第11屆上海電影節評審會大獎,以及讓一位真警察馬國偉晉身為影帝。

上台領獎的高群書首先向台下的老六抱歉,他說,他本來是奔著影帝來的,但是影帝頒給了另外一個非職業演員。俄羅斯演員弗拉德斯·巴格多納斯在影片《指揮家》中精彩演繹了一位冷峻威嚴,卻在父子關係中失措無奈的藝術家,這位非職業演員獲得了影帝。

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本屆電影節影后則頒給了墨西哥影片《悲傷成夢》中的烏蘇拉·普魯內達,她在電影中精彩的演繹了一位走出喪子之痛的母親。最佳劇本頒給了日本導演內田賢治《盜鑰匙的方法》,最佳音樂頒給了西班牙影片《蛹》。

主席:我以為會受傷

本屆“金爵獎”國際評審會包括主席、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伊朗導演洛珊·班尼蒂瑪、美籍華裔製片人張家振、美國女演員海瑟·格拉漢姆、中國女演員李冰冰、匈牙利導演喬治·巴勒菲以及中國導演張楊。

阿諾詼諧地說:“開幕式上我曾預測評獎過後,評審們會帶著傷痕和淤青回來。不幸的是,我們彼此喜歡;更為不幸的是,我們喜愛的影片太多,而設立的獎項太少,這要歸功於組委會在選片方面的努力。”

據悉,本屆電影節共有來自106個國家和地區1643部長片,9926部短片參賽,又一次刷新曆屆最高紀錄。而電影節期間,上海28家影院34個廳共展映303 部中外影片,851 場次,觀影達30萬人次,平均上座率8成以上,各種專題影展活動及主創見面會106次。

獲獎名單

獎項獲獎人及作品
金爵獎主競賽單元
金爵獎最佳影片 《熊》導演:克斯羅·馬素米(伊朗)
金爵獎最佳導演 高書群《神探亨特張》(中國)
金爵獎最佳編劇 內田賢治《盜鑰匙的方法》(日本)
金爵獎最佳男演員 弗拉德斯·巴格多納斯《指揮家》(俄羅斯)
金爵獎最佳女演員 烏蘇拉·普魯內達《悲傷成夢》(墨西哥)
金爵獎最佳攝影 石欒《蕭紅》(中國)
金爵獎最佳音樂 《蛹》(西班牙)
評審會大獎 《從未放棄的愛》(加拿大)
亞洲新人獎單元
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獎 《腐蝕》(印度)
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 彭磊《樂隊》(內地)
亞洲新人獎 曾翠珊《大藍湖》(香港)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電影頻道最佳影片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電影頻道最佳導演 林黎勝《百萬巨鱷》
電影頻道最佳編劇 夏偉、Daniel Hsia 《紐約客@上海》
電影頻道最佳男主角 午馬《畫聖》
電影頻道最佳女主角 方青卓《暴走媽媽》
電影頻道最佳男配角 孫海英《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戰》
電影頻道最佳女配角 江珊《第一次》
電影頻道最佳新人導演 韓延《第一次》
電影頻道最佳新人男演員 丹尼爾·海尼《紐約客@上海》
電影頻道最佳新人女演員 拜海提·牙合甫《駱駝客》
電影頻道最佳攝影 金陽《畫聖》
電影頻道傑出電影貢獻獎 麥克·麥德沃(Mike Medavoy)
電影頻道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周潤發
終身成就獎 吳貽弓
其它獎項
手機電影節最佳影片 《一則偶然事件的背後》(導演:米哈伊爾·邁斯泰特斯基)
最佳導演 帕維爾·馬斯勞納《日食》
最佳演員 陳明昊《老男人歷險記之"喘不上氣"》
最佳編劇獎 魏民《靈魂中轉站》
最佳公益短片 《極限》(導演:路易莎·佩雷拉)
最佳喜劇片 《一隻光腳走路的鞋》(導演:盧傑)
最佳懸疑片 《天使之翼》(阿蘇卡·西爾維)
最佳卡通片 《海報狂想曲》(導演:袁智超)
最佳紀錄片 《長湖的渴望》(導演:金華青)
年度觀眾大獎《爺爺的遺物》(導演:王渤鈞/李飛)
年度最佳網路微電影 《特殊服務》(導演:黃渤)

參賽影片

主競賽單元

《熊》 (伊朗)導演:克斯羅·馬素米

《蛹》 (西班牙),導演:寶拉·奧提茲

《天空的顏色》 (印度),導演:比朱·達莫達蘭

《指揮家》 (俄羅斯),導演:帕維·龍根

《神探亨特張》 (中國)導演:高群書

《悲傷成夢》 (墨西哥)導演:卡洛斯·薩馬

《對不起,打斷一下》 (丹麥),導演:亨利克·魯本·甘茨

《蕭紅》 (中國)導演:霍建起

《從未放棄的愛》 (加拿大),導演:米歇利·娜蘭多特

《塔屋》 (烏克蘭)導演:伊娃·諾伊曼

《我,安娜》 (英國、德國、法國),導演:巴恩納比·薩斯科貝

《第二春》 (匈牙利、荷蘭、愛爾蘭、土耳其),導演:費倫茨·圖日科

《盜鑰匙的方法》 (日本)導演:內田賢治

《鼠王》 (芬蘭),導演:派特利·寇特威卡

《星語》 (芬蘭),導演:薩拉·坎泰爾

《死亡之舞》 (波蘭)導演:萊斯澤克·伍瑟維茲

《白虎》 (俄羅斯),導演:卡倫·沙赫納扎羅夫

亞洲新人獎

《大藍湖》(中國香港),導演:曾翠珊

《奢侈日記》(印度尼西亞),導演:帕特拉瑪·圖塔

《委託人》(韓國),導演:孫英勝

《腐蝕》(印度),導演:加蘭·古爾

《樂隊》(中國),導演:彭磊

《曾經愛過》(高棉/馬來西亞/新加坡),導演:賴偉傑、黃麗慧

《麥可》(印度),導演:瑞布·達斯古塔

《遠東的珍珠》(越南/加拿大),導演:Cuong Ngo

《皮克青春》(中國台灣),導演:陳大璞

《甜蜜的十八歲》(中國),導演:何文超

電影頻道傳媒大獎

《甲午大海戰》導演:馮小寧

《第一次》導演:韓延

《畫聖》導演:海濤

《查無此人》導演:朱敏江

《跑出一片天》導演:麥詠麟、李遠

《暴走媽媽》導演:高博

《紐約客@上海》導演:夏偉

《駱駝客》導演:高峰

《危機公關》導演:潘鏡丞

《百萬巨鱷》導演:林黎勝

《平壤之約》導演:金玄哲、西爾扎提·亞合甫

評審名單

主競賽單元

評審會主席

讓·雅克·阿諾(法國)

評審

洛珊·班尼蒂瑪(伊朗)

張家振(美籍)

海瑟·格拉漢姆(美國)

李冰冰(中國)

貝拉·塔爾(匈牙利)

張楊(中國)

亞洲新人獎

評審會主席

阿米爾·納得瑞(伊朗著名導演、編劇)

評審

蔡尚君(中國導演)

鄭聖一(韓國著名影評人、導演)

薩布(日本導演、演員)

徐帆(中國演員)

節日盛況

成龍為周潤發頒獎 成龍為周潤發頒獎

從16日至24日,總共將有300多部中外佳片在上海集中上映。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共收到來自106個國家和地區的1643部影片報名參加“金爵獎”主競賽單元的角逐,再度刷新電影節的歷史紀錄。其中,世界首映、國際首映、亞洲首映的影片數量迅速上升。17部中外電影脫穎而出,有望獲得“金爵獎”,評審會主席由法國導演讓·雅克·阿諾擔任。有10部入圍電影參與角逐亞洲新人獎,伊朗導演阿米爾·納得瑞擔任評審會主席。

來自世界五大洲的805家影視公司、2600多位買家將參加電影節交易市場和項目市場的活動。電影節論壇由“主席講壇”“產業論壇”“電影新浪潮”“電影大師班”4個板塊12場論壇構成,集合國際業界近百位精英,就電影故事講述、產業鏈構建、國內外市場開拓、創意孵化、產業升級、新媒體合作發展等問題,為提升中國影業水準提供新視野。創辦於2011年的“手機電影節”則將推出四大“微電影”項目,在引入新媒體概念的同時,探索電影產業發行新渠道。香港導演許鞍華的《我的路》等將參加“年度網路微電影”評選。

電影節設定了官方推薦、首映盛典、向大師致敬、聚焦中國、經典再現、多元視角、觸摸3D、地球村、MIDA紀錄片和手機電影節參賽片等多個單元,薈萃數百部中外新片佳作,使上海國際電影節真正成為一場影迷們的狂歡、中外電影的“嘉年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