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

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於2012年8月29日至9月2日在京舉行,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中外出版單位展出了約20萬種精品圖書,舉辦逾千場文化交流活動。本屆圖博會共達成中外著作權貿易協定3298項,比去年增長11.68%。其中,達成各類著作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定1867項,比去年同期增長13%;達成引進協定1431項,引進與輸出之比為1:1.3。活動期間,以主賓國文學之夜、中原作家文學之夜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家活動,成為展會的亮點。

 

本屆介紹

日程安排

序號 截止日期 工作內容
1 2011年12月1日-4日 2011BIBF總結會
2 2012年2月21日
3 2012年2月29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總社、集團和計畫單列城市統一組織的參展單位申報展台截止。開始選定展台,交納展台費、會刊廣告費。
4 2012年4月 2012BIBF國際著作權貿易研討會開始報名。
5 2012年5月 2012BIBF國際著作權貿易研討會。
6 2012年6月8日 用Excel表格填寫《輸出著作權精品圖書信息表》。
7 2012年6月29日 提交標準展台簡易裝修要求、展台內設施保留要求,以及設計方案說明;申報註冊人員數量;提交設備租賃項目表。
8 2012年6月30日 會刊簡介著錄截止;《會刊》《活動手冊》《展場專用圖》《輸出著作權書目》廣告交稿截止;申報輸出版權資訊表填報截止; 展台內通訊設備租賃預定截止。
9 2012年7月初 召開2012BIBF預備會,落實展前的各項工作。參加人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局、集團(總社)及京區參展單位領導、BIBF聯繫人、從事期刊工作和著作權工作的相關人員。
10 2012年7月26日 提交特裝展台的設計方案(平面圖、立面圖、效果圖)
11 2012年8月1日 網上提交“2012BIBF參展圖書信息表”、“出版商以及著作權聯繫人信息表”;辦理特裝單位的進館手續。
12 2012年8月2日 提交註冊人員名單、團長、領隊及送寄輸出著作權精品圖書截止;支付現場廣告餘款,提交現場廣告設計方案截止。
13 2012年8月8日 停止辦理進館手續;2012北京國際出版論壇報名。申報現場文化活動、專業講座截止。
14 2012年8月23日 北京地區參展單位註冊報到,地點:中圖(集團)總公司。
15 2012年8月26日-28日 外省參展單位註冊報到,地點:新國展現場。
16 2012年8月28日 2012北京國際出版論壇。
17 2012年8月27日-8月28日 參展單位進場裝修、布展。
18 2012年8月28日 14:00 圖博會預展;17:00布展結束;晚:2012BIB開幕式和F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
19 2012年8月29日-9月2日9:00―17:00 8月29日上午圖博會開幕;8月29日- 31日專業場9月1日- 2日公眾場
20 2012年9月2日12:00前 提交2012BIBF期間著作權貿易統計總表;2012BIBF總結會意向報名表;提交2013BIBF博覽會展台預定表等。
21 2012年9月2日17:30 閉幕,撤展。
展會規模

第十九屆圖博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辦,面積53600平方米,展會設立國內出版物展區、海外出版物展區、數字出版展區和圖書館採購、海內外期刊展區。主賓國是韓國。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出版單位報名參展,英國、德國、日本、法國等都將設立國家展台,瑞典和土耳其首次以國家展台的形式參展,展會整體規模穩步增長。

展會亮點

第十九屆圖博會成為十七屆六中全會之後生產力、實力和競爭力空前增強的新聞出版業展示成果、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中文圖書“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本屆圖博會的舉辦適逢十八大召開前期,是建設新聞出版強國的第二個年頭,是實行“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為此,主承辦單位積極配合“十二五”規劃的發展目標,在本屆圖博會上推陳出新,形成以下展會亮點:
一、展示數字出版,繼續設立10000平方米數字出版展區,集中展示數字閱讀終端產品、數字出版新技術、數字出版編輯與加工,按需出版等,通過互動式等現代手段,突出展示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融合、轉型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新技術、新成果。
二、豐富展會內容,擴大“走出去”平台,新設“主賓城市”展區,以圖書為主要媒介,以圖博會為平台,集中向國外出版人、媒體展示豐富多彩的中國城市文化風貌,幫助國際社會更加客觀、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首屆主賓城市為首都北京。
三、創新展會形式,邀請中國作家和國外作家參與,通過對話、交流,為中國當代文學走向世界創造機會,拉近中國當代文學與世界的距離。
四、加強交流合作,做好中外著作權貿易服務,通過多層次、多方位的中外出版交流與合作,將圖博會逐步打造成為海內外廣泛參與的、重要的、有影響力的國際話語權平台。
為了促進中外出版和文化交流,本屆圖博會期間頒發第六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舉辦2012北京國際出版論壇、2012BIBF著作權貿易研討會、BIBF文學之夜、中外出版人專業交流會等一系列專業論壇和研討活動,用開放、精品和自信向國際出版業界展現中國書業的實力與風貌。

本屆收穫

第十九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圓滿閉幕。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中外出版單位展覽展示20萬種精品圖書,舉辦逾千場文化交流活動,韓國是主賓國,北京是主賓城市。經初步統計,本屆圖博會共達成中外著作權貿易協定3298項,比去年增長11.68%。其中,達成各類著作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定1867項,比去年同期增長13%,達成引進協定1431項,引進與輸出之比為1:1.3。

突出印象

重大活動圓滿、專業交流活躍、文化活動豐富,是本屆圖博會留給中外參展商和觀眾的最突出印象。書展期間,第十九屆圖博會開幕式暨第六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隆重熱烈,特別是6位貢獻獎獲獎人的精彩感言,充分表現出中華文化的感染力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此外,2012北京國際出版論壇、2012 BIBF北京國際著作權貿易研討會、中國圖書館與國際出版社高層對話論壇、中歐數字出版圓桌會議、北歐兒童電子圖書及教育產品研討等一系列專業出版領域的研討會,務實地促進了國際間的著作權貿易與出版合作,成效明顯。書展期間,以BIBF主賓國文學之夜、中原作家文學之夜為代表的一系列作家活動,成為展會亮點,來自俄羅斯、瑞典、古巴、韓國等各國的作家們,與中國的作家劉震雲、舒婷等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對話、演講等交流活動,通過文學的魅力傳遞友誼的訊息。

重要平台

第十九屆圖博會的成功舉辦意味著:圖博會已經成為連線中國與世界出版業的重要平台,成為展示國際出版最新技術、關注國際出版潮流走向、引領國際出版發展趨勢的重要平台,成為國際出版業的“助推器”和“風向標”;它不僅向全球出版業貢獻了智慧,而且有效地幫助國際出版業界更深入地了解中國,客觀、全面地認識中國;它不僅日益成為具有權威性和影響力,得到國際出版業和作家們關注、認同的國際圖書交易平台,而且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圖書“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歷屆回顧

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簡稱“圖博會”英文縮寫“BIBF)於1986年由中國圖書進出口總公司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八屆,是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的重要會展項目。現每屆均有國內500多家出版單位及來自英國、法國、德國、美國、韓國、日本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中外出版機構參展,參觀讀者約20萬人次。
歷經26年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圖博會已發展成為兼具著作權貿易、圖書貿易、文化活動、展覽展示、信息交流、業界溝通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出版交流盛會,與法蘭克福書展、倫敦書展和美國BEA書展並稱為四大國際書展,每年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都會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實施“走出去”戰略,舉辦多種活動,成功地為中國出版業搭建了一個“走出去”的平台。

發展歷程

圖博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當時為迎接全國科學大會的召開,經中國科學院批准,中圖公司舉辦了“外國科技圖書展覽會”,共展出外國最新出版的英、法、德、日、俄等文字的科技書刊資料20000餘種,獲得國務院高度評價。1986年,舉辦大型國際圖書博覽會的條件成熟,經國務院批准,圖博會終於在9月的北京誕生。
回顧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26年的發展歷程,大致可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1986年――1994年:BIBF的誕生並嶄露頭角階段
1986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由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創辦的首屆BIBF在北京展覽館開幕。該階段的BIBF全部主辦單位是中圖公司。中圖公司秉承“發展我國與世界各國的圖書貿易,加強各國出版界、書業界的友好合作,促進國際科技文化交流,增進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的創辦宗旨,做出了巨大努力,也為BIBF持續良好發展的發展勢頭奠定了基礎。
2、1996年――2002年:BIBF的成長階段。
從1996年起,BIBF改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文化部、北京市政府主辦,中圖公司承辦。主辦方的改變極大地提高了圖博會的規格和知名度。
2000年,主辦單位增加了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圖博會也採取全新的形式,面向網路界全面開放。網路媒介讓圖博會的知名度進一步提高。
2002年,BIBF的主辦單位增加了教育部,舉辦時間由9月改為5月舉辦。
3、2003年――至今:BIBF的壯大發展階段。
2003年,圖博會正式確定為9月舉辦,並從第九屆起,由往屆的每兩年舉辦一次改為一年一次,圖博會舉辦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的肯定。
2005年起,BIBF每年設立一個主賓國。2005年第十二屆圖博會主賓國是法國,2006年主賓國俄羅斯;2007年主賓國德國;2008年主賓國希臘;2009年主賓國西班牙;2010年主賓國印度;2011年主賓國荷蘭。2012主賓國已確定為韓國。
2010年起,圖博會的主辦單位已增加至8家單位,分別是新聞出版總署(國家著作權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教育部、科學技術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出版協會、中國作家協會。

展會成就

“把世界的圖書引進中國,讓中國的圖書走向世界”,已成為BIBF的辦會宗旨;用國際理念打造書展品牌,用專業精神弘揚民族文化,是BIBF的理念。26年來,BIBF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一路走來,在歷練中不斷成長壯大。無論從辦展規模、著作權貿易項目還是社會影響來看,圖博會的成長都可喜可賀。首屆圖博會的展場面積只有7800平方米,參展國家和地區35個,展台總數348個,展商總數228家,著作權貿易97項;2011年,圖博會的展場面積擴展到了53600平方米,展出圖書20萬餘種,參展國家和地區達到60個,展台總數2155個,展商總數逾2000家,舉辦場內外活動1000餘場,參觀者總數達到18萬人次,達成中外著作權貿易協定2953項,比2010年2379項增加574項,增幅達到24.13%。其中,達成各類著作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定1652項,比2010年同期增長17%,達成引進協定1301項,引進與輸出之比為1:1.3。著作權輸出取得了較大進展,實現了“十二五”開局之年開門紅。英國出版商協會這樣評價BIBF:每年一次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已經成為世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法蘭克福書展主席尤根・博斯(Juergen Boos)說,“一年一度的法蘭克福書展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已經成為世界出版業的兩面鏡子,及時反映著國際書業界的動態”。

國家級規格

26年來,每屆圖博會的舉辦都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各主辦單位領導的支持與關懷。
BIBF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離不開組委會各主辦單位領導的支持;離不開各省新聞出版局、出版集團、各出版社,即所有業界同仁的持續參與。對於圖博會的發展,中圖公司始終堅持“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嚴格按市場規律組織和策劃每一屆圖博會,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圖書博覽會。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已被列為八大國家重點支持的文化會展項目之一,成為我國政府在“十一五”、“十二五”時期大力扶持的一項重要會展事業。

上屆情況

2011年8月31日到9月4日,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本屆圖博會面積53600平方米,展台2155個,展會規模創歷史新高。來自60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000家中外出版單位展覽展示了20餘萬種精品圖書,舉辦千餘場文化交流活動。
本屆圖博會在主辦單位的正確領導下,在海內外出版單位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下,以著作權貿易為重點,集中展示我國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新成果,反映數字出版的新趨勢,大力推廣中國作家作品,多方位展示主賓國荷蘭的文化風貌,全面展現了蓬勃發展的中國出版業,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出版界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本屆圖書博覽會在“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舉辦,全面展示了“十一五”期間新聞出版生產力、實力和競爭力,豐碩成果集中展現。
1.著作權輸出再創歷史新高。經過多年努力,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已擠身世界四大書展之一,成為重要的圖書貿易信息服務平台和智慧財產權交易平台,著作權貿易的功能進一步增強,著作權貿易數量,特別是著作權輸出數量呈現逐年增長。據統計,本屆圖博會共達成中外著作權貿易協定2953項,比去年2379項增加574項,增幅達到24.13%。其中,達成各類著作權輸出與合作出版協定1652項,比去年同期增長17%,達成引進協定1301項,引進與輸出之比為1:1.3。著作權輸出取得了較大進展,實現了“十二五”開局之年開門紅。
2.體制改革成果集中展現。“十一五”期間中國出版業體制改革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對國有經營性出版單位進行改革、改組、改造和加強管理,出版企業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成為自主經營、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合格文化市場主體;文化資源按照市場規律合理配置;高新技術改造生產手段能力進一步提升,新媒體、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能力增強;出版生產關係協調順暢。出版企業煥發出生機和活力,企業實力不斷增強,國際競爭力日益提高,圖博會期間,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適合“走出去”的新產品。
3.展會重大活動圓滿成功。一是北京國際出版論壇反響熱烈。北京國際出版論壇自2004年起經過連續8屆的成功舉辦,其高端、專業、國際化的定位在國際出版界打響品牌,是每年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舉辦期間最重要的專業論壇。2011年北京國際出版論壇的主題是“數字時代的國際出版業走向”,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嚴雋琪、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等作了主題演講和政策解讀,受到了中外出版人的一致好評。本屆論壇在主題設計、嘉賓邀請、內容形成上都較往年有所創新,國內外代表傳統和數字出版的高層、威權人士從不同角度對數字出版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做了精彩的闡釋,特別是中國移動、亞馬遜等新型數字出版企業巨頭的參與給本屆論壇帶來了新亮點,吸引了全球出版人的眼球。 
二是第五屆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頒獎儀式莊嚴隆重。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是新聞出版總署設立的政府獎項,旨在表彰在介紹中國、翻譯和出版中國圖書、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重大貢獻的外國翻譯家、作家和出版家。為體現該獎項的重要性和權威性,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頒獎儀式並同柳斌杰署長一起為獲獎者頒發了特殊貢獻獎項。儀式前,劉延東親切會見了五位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獲獎者,感謝他們多年來在積極介紹中國和翻譯、出版中國作品方面作出的傑出貢獻。延東同志指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形成了以優秀民族文化為主導、同時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明成果的文化發展格局。文化因交流而豐富,因交融而多彩。推動文化交流不但是各國人民的熱切願望,也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與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期待進一步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擴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心靈溝通。五位獲獎人紛紛表示,將一如繼往地從事和支持中國作品的翻譯和出版工作,希望通過不斷努力,為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架起心靈溝通的橋樑,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友好使者。
三是圖博會開幕式順利成功。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副主席羅富和,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荷蘭教育、科學和文化國務秘書賽爾斯特拉以及來自世界6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中外出版機構、參展商代表、部分國家的駐華大使或公使、全國各地新聞出版局及國內出版社的代表400餘人出席了開幕式。柳斌杰署長代表第十八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組委會致開幕辭。他指出,享譽全球的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首次在現代化的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隆重舉辦,呈現出一派全新的景象。中國出版業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發展之路,在經歷了大改革、大變化之後,正在實現大發展、大繁榮的宏偉目標。柳斌杰署長真誠歡迎荷蘭作為主賓國參加本屆圖博會,並衷心希望,各國的出版商在書展期間通過豐富多彩的交流、貿易、展示活動,共謀書業發展的新前程。開幕式結束後,柳斌杰署長參觀了國內外展台。
四是領導參觀專場效果顯著。為體現中央領導同志對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關心和重視,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北京市委書記劉淇、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羅富和等領導專程參觀了書展。長春同志仔細觀看了轉企改制後煥發出勃勃生機的重點出版單位展區和近些年快速發展的重點數字出版企業展區,充分肯定了新聞出版業認真落實中央的文化體制改革決定,努力推動新聞出版業大發展大繁榮所取得的豐碩成果。對“十一五”期間以平台搭建為依託,初步形成了由著作權輸出、數字出版產品輸出、出版物實物出口、印刷外貿加工、企業和資本“走出去”等多種載體構成的新聞出版業“走出去”新格局表示滿意,並提出要求,繼續開展“三改一加強”,打造骨幹傳媒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加強企業融合,提高新聞傳播能力,增強新聞出版業的國際競爭力。
4.數字出版展區亮點突出。為讓中國出版業全面了解全球數位化潮流和趨勢,促進中外出版人在數位化發展進程中相互交流,進一步推動中國傳統出版向數字出版的轉型,本屆圖博會特別設立一萬平方米規模的數字展區,集中展示數字閱讀終端產品、數字出版新技術、數字出版編輯與加工,以及按需印刷新技術新產品。斯普林格、聖智、美國出版科技集團、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手機閱讀基地、中國電信數字閱讀產品基地、盛大文學、同方知網、龍源期刊網等40多家海內外知名數字出版機構閃亮登場,在展場效果、產品體驗等方面均有突出表現;國內外參展企業充分溝通,滿足了出版同行在數位化領域相互交流、借鑑的需求,“以展促轉”的效果突出明顯,為中國出版企業向數字出版轉型提供了廣闊的視野,搭建了交流平台。
5.各種文化活動精彩紛呈。本屆圖博會共舉辦千餘場文化出版活動,各種論壇、演講、作家對話、圖書首發式、辯論和文學音樂欣賞會等內容精彩紛呈,這些專業、高層的文化出版活動涉及文學藝術、社會科學、人文歷史等多個方面,成為本屆圖博會的亮點。“中國圖書館與國際出版社高層對話論壇”、“中荷10+10國際出版人會議”、“中歐出版人圓桌會議”、“POD按需印刷論壇”、“華語出版交流會”等一系列專業出版領域的研討會,有效促進了國際間的著作權貿易與出版合作;“《旅程:布萊爾回憶錄》新書首發式”引起廣泛關注;“BIBF文學之夜”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不僅增進了中外詩人及作家之間、以及中外作家與讀者之間的相互了解,也有利地推動了國際出版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6.荷蘭主賓活動平穩有序。本屆主賓國荷蘭組織了以荷蘭教育、科學和文化部國務秘書賽爾斯特拉為團長、包括25位作家及100餘位出版社代表的代表團參加博覽會,其展示規模、展品質量、活動內容和投入力度上為歷屆主賓國之最,荷蘭王妃專程作為作家代表來華參加主賓國活動並推廣文學作品。圖博會期間,荷蘭主賓國組織舉辦了40場專業及作家活動,其中16場分布在場外,以促進荷蘭作家、出版人與中國同行的交流與溝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