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工業革命

每一次產業革命,都為下一次產業革命的到來奠定基礎,並催生著下一次產業革命的爆發。 張:五次產業革命的歷程證明,科技革命是產業革命和周期的先導和前提。 首先發生的是科技革命,然後引發的是產業革命,進而引發的是新的經濟周期。

【摘要】從產業本身去探索產業革命,研究產業、產業結構及其變化規律,尋找產業革命的源泉,從科學、技術、產業之間變動的乘數效應,研究產業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和動力系統。從前五次產業革命演進趨勢,推演第六次產業革命的必然爆發,描述第六次產業革命的概貌。從而真正理解研究第六次產業革命的實際意義。
【關鍵字】產業革命乘數效應動力系統趨勢特徵
關於產業的基本理論
產業結構及其變動理論。產業結構(industrystructure)的劃分,從靜態來看,即研究國民經濟中各產業的比重以及這些產業間的相互關係,據此可以分為基礎產業、支柱產業、主導產業、戰略產業、瓶頸產業。關於產業的分類方法大致有:馬克思的兩部類分類法及農輕重分類法、三次產業分類法、標準產業分類法。目前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三次產業分類方法。三次產業分類法的主要貢獻者,澳大利亞經濟學家艾倫-費歇爾(AllenFisher)於1935在《安全與進步的衝突》中首先提出,人類經濟活動可以分為三次產業:第一產業是和人類第一次初級生產階段相適應的農牧業;第二次產業是和工業大規模發展相對應的加工業;第三產業是指非物質生產的產業。英國統計學家科林G克拉克(ConlinGClark)在《安全與進步的條件》中完善了費歇爾法:標準是產業距消費者的遠近程度,按產品是否有形,生產過程是否可與消費過程分離,可分為第一、第二、第三次產業。因此稱為“克拉克大分類法”。
從動態來看,即研究各產業之間相互轉化和變動的規律。17世紀威廉·配地(W·Petty)在其著名的《政治術語》的分析中認為,製造業比農業,商業比製造業能夠創造更高的收入,收入的差異性造成了勞動力在產業間的流動。克拉克在費歇爾基礎上,驗證了配地的結論,即“配地—克拉克法則”,認為,由於各產業收入的差距,引起了勞動力在各產業間的流動,一般規律是: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然後第二產業再向第三產業移動。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提出的“後工業社會理論”和未來學家托夫勒提出的“信息社會理論”認為,在後工業社會或信息社會中,大多數勞動者不再從事農業和製造業,而從事廣義的服務業;社會財富也主要由服務業來生產。
產業循環。所謂產業循環是指由低一級產業體系向高一級產業體系演進的過程,高一級產業包含低級產業的成果。這種產業循環的根本原因就是由科技革命的內在動力所引起,一次次產業革命的爆發,也正是產業循環的標誌。產業革命就是產業結構中的某些主導產業發生變革,從而引起整個產業體系的質的改變,由更高級的產業體系代替原來低級的產業體系。所以說,產業革命既是推動產業體系邁向高水平產業體系的原動力,也是推動社會經濟進步的核心力量。
產業革命的數理模型
科技革命對產業革命的乘數效應。通過研究發現,產業革命與科技革命之間有個函式關係,如果用聯立方程經濟計量模型來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說明各變數之間的依存關係。
假定科技革命是自變數X,而產業革命是因變數Y,則有Y=f(X)。在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內部呈現出乘數效應。假定科技革命內部一種關鍵技術為X,那么科技鏈的量變就是Y,它們之間的關係就是K=△Y/△X,K為係數,即科技革命內部某關鍵技術變革,引起整個科技的量的變化關係。相應地,在產業革命內部,也同樣存在著這樣的變化關係,即△Y為產業革命總的變動量、△X為某主導產業的變動量,它們之間的關係仍然是乘數關係K=△Y/△X,數學含義是成倍數增長關係;經濟學含義是:在整個科技鏈中某一關鍵技術的突破,必然要催生眾多的相關科學和技術的出現;某一主導產業的變革,也必然引起整個產業體系的更大規模的質變。然而,由於科學與技術、技術與產業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種乘數關係就演變為,科技革命對產業革命的乘數關係,即K=△I/△T,表示產業革命與科技革命之間的量變關係。當K>1時,科技革命必然帶來更大規模的產業革命。從立次產業革命的實踐來看,K始終是大於1。這就是科技革命對產業革命的乘數效應。
同時,產業革命是相應時代變數的函式,也就是說,產業革命的爆發,不僅僅是科學技術推動的必然結果,更應該是這一時代綜合因數的共同作用。只有產業革命爆發的諸多因數成熟的時候,才會有全面的產業革命,進而帶來整個人類社會的全面進步。因此,我們在對產業革命的模型分析時,必須明確,簡單的數學模型只可以解釋產業革命爆發的基本規律,而一次產業革命的完全爆發,還必須把社會綜合因數考慮進去。我們把這個綜合因數假定為變數S,產業革命前的綜合因數總變動量為△S,因此前面的公式就可以改寫為K=△I/(△S+△T)>1。可以看出科技的變動與綜合因數的變動將會使產業革命產生數倍的變動。這就是產業革命為什麼能為社會經濟帶來巨大成就的原因。
歷次產業革命的演進趨勢
在兩百多年的現代文明史中,先後發生了六次產業革命,已經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為推動人類社會的向前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六次產業革命分別是:第一次:紡織技術——紡織產業——解決“穿”的問題(工業革命源於英國);第二次:鋼鐵技術——鋼鐵及其製造業——解決勞動條件問題(源於美國);第三次:石油化工技術——開始能源與新材料產業——解決效益與節約問題;第四次:汽車技術——為改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的汽車產業——解決“行”的問題;第五次:IT技術——以IT為中心的信息產業——解決人類高效“社會”聯繫與獲取信息資源的問題;第六次:生物技術——延長人類生命周期的相關產業,延年益壽的生物食品產業,核心是解決生命體延續的問題。
從歷次產業革命演進規律來看,技術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產業也同樣由低級向高級演進,其實質是解決人類生命體的生存與延續。如果說前五次產業革命是滿足人類生命體本身的維持需求,那么第六次產業革命,將主要滿足延長生命體周期的需求。未來的產業革命,也仍然是圍繞著維持與延長生命體的物質與精神需求,不斷向高級發展。
第六次革命的動力因數
古典經濟學的奠基人亞當·斯密曾說過,“一切生產的最終目的都是滿足人的需求”。然而,人的需求是有層次的和差異性的。著名社會學家馬斯諾提出人的“需求層次理論”,即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層次決定論。每一次產業革命的爆發,人類欲望的滿足都得到巨大的突破。然而人類欲望的無限性,決定了產業革命和產業變遷將是無止境的。
首先,科技的發展是第六次產業革命的直接動力。與人類直接相關的生命科學,由於科技的連動性和產業連動性,產生出巨大的擴散力和輻射力。
科學技術化,技術產業化,是人類科技發展的規律。每一次產業革命,都為下一次產業革命的到來奠定基礎,並催生著下一次產業革命的爆發。以IT技術為中心的第五次產業革命,開始催生著第六次產業革命到來。
其次,諸多的外力因數也推動著產業革命的變遷。社會因數方面:全面、持續、協調的社會發展趨勢,將十分有利於人類生命體的發展。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是維持和養護生命體的最好產業。生活方式方面:一切生活方式都將以最有利於生命體的方式來進行。生產方式方面:即人們獲取資源的方式和手段將完全藉助於智慧,而不是體力。依靠智慧和知識的新生產方式代替傳統生產方式,對生命體生命力消耗大大減少。創新力方面:創新的原動力轉化為推動產業革命的力量,第五次產業革命的最大貢獻,就是喚醒了人類的創新力,在新產業革命的前夜,正是由於創新的力量,促使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並逐漸成為推動產業革命的巨大力量。
第六次產業革命特徵
第六次產業革命的特徵區別於歷次產業革命,表現在以下方面:
延長生命周期的科學和相關產業成為此次革命的主流。首先,從延長生命周期的相關科學來看,生命科學的突破、生命環境科學的進步、人文環境科學的大發展,一切科學都將以人為中心,一切不利於人類生存的科學副效應將被削減。其次,從產業來看,研究與開發將成為新產業革命的主要行業。在新產業革命時期,它將逐漸從生產中分離出來,形成相對獨立的新興行業。
科技的裂變效應和產業革命同步進行。從過去五次產業革命的過程來看,從科學到技術再到產業的循環中,存在著前後相互作用,即三者之間的非同步性。然而,第六次產業革命在“科學—技術—產業”的循環中將表現為三者之間的融和,即科技的裂變效應和產業革命同步進行。
第六次產業革命的周期,將比過去五次產業革命都更長。因為,過去五次產業革命,都是為維持生命體提供物質保障,花去了總共兩百多年的時間,所以說,延長生命周期的第六次產業革命周期將會更長。而且在整個周期階段,還會出現局部的、短周期的產業革命。
此次產業革命將根本改變歷次產業革命的副效應。科學技術為人類創造了福利,同時也創造了毀滅人類的工具。而第六次產業革命,卻主要針對如何延長人類生命周期,把消除一切危害人類本身的不利因數作為出發點。(作者單位:西華大學;本文系四川省軟科學資助項目成果,項目編號:2010zr0141)

是否出現曙光

張其佐:1962年生,四川渠縣人,曾先後從事過企業管理、金融證券和基層黨政工作,師從經濟學家劉詩白教授,研究領域為巨觀經濟、轉軌和制度經濟學,現為英國牛津大學高級訪問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廈門大學和外交學院等多所高校的兼職教授。先後在《光明日報》、《文匯報》及英國《經濟學家》等國內外報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出版《怎樣看待通貨膨脹》等著述3部。
從工業革命至今,世界經濟已經呈現過五個長周期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經濟又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特點。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美國經濟自2001年3月開始減速至今已近兩年,曾強勁拉動美國經濟成長的IT產業已進入相對成熟期。那么,這是否意味著以IT產業為主導的第五個經濟周期出現了新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否符合世界經濟周期變動的基本規律?是否意味著新的產業革命周期即將來臨?就此,記者日前走訪了中國國際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張其佐先生。長周期從漲潮期轉向落潮期均以技術創新和資本積累從高潮轉向低潮為基礎
孫:綜觀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工業革命至今經歷了幾次重大的周期性變動?這些周期變動的根本原因在哪裡?
張:從工業革命到現在,世界經濟有規律性的周期變動已有五個長周期,先後發生了以紡織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一次產業革命,以鋼鐵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二次產業革命,以石油和重化工及電力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三次產業革命,以汽車工業為主導產業的第四次產業革命,和以IT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五次產業革命。這種周期變動的根本原因,正如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所證明的那樣,在於技術創新,而且每個長周期總是與一次大的產業革命緊密相聯。產業革命是技術革命大規模集中的浪潮。技術革命包括新的關鍵技術和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新產業、新的基礎設施及其新的制度和管理的創新。技術創新和技術革命必然會演變為產業革命,在原有技術創新逐漸衰落時,新的技術創新周期又蘊育並導致新的產業革命,新的經濟周期也就被啟動。
孫:綜觀這些周期性變動,有什麼顯著特徵?
張:世界主流經濟周期學派和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每個長經濟周期推動經濟成長的技術革命,從產生到消亡的時間一般約50年(其中前25年為周期的繁榮期,後25年為周期衰退期),是以資本的積累和投資為基礎的。危機是大規模舊投資壽命的終點,又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機器設備的更新總是伴隨著生產周期的循環。技術革命對經濟發展過程具有二重性:它在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創造投資高潮和生產高潮,此時經濟周期處於繁榮階段,創新占據主導地位,周期的主導產品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又同時製造著投資低潮和生產低潮的潛在可能性,此時經濟周期處於衰退階段,重要的創新活動已經衰竭,周期的主導產品供過於求,於是成本競爭階段取代創新階段成為經濟衰退階段的主要特徵,全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呈現相對平衡到嚴重失衡的狀態。
孫:能否對周期漲潮落潮的深層原因再談談?
張:周期從漲潮時期轉向落潮時期均以技術創新和資本積累從高潮轉入低潮為基礎,它從落潮時期轉向漲潮時期也是以技術創新和資本積累趨勢的轉變為基礎的。在落潮時期,一部分企業為提高利潤和擴大銷售,必然要進行技術創新,等到大部分企業都採用新技術擺脫困境時,便會形成一個新的投資高潮,隨之而來的是生產高潮。因此,每個長周期的漲潮時期都伴隨著技術革命,新的產業部門的相繼建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業革命的產生就勢在必然。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重大的技術突破是每次新的長周期經濟賴以發展技術經濟模式的變革即技術革命的基礎,而技術經濟模式的產生和發展對經濟社會的發展或停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IT產業進入成本競爭階段,預示著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及其新的周期即將到來
孫:第五次產業周期有什麼特點?一般認為,以IT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產業周期才剛剛開始,而您的意思好像是說這一產業周期正走向衰退,新的產業革命正在孕育。為什麼不是周期內部的調整呢?
張:第五個長周期發端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憑藉其在以IT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方面的優勢,率先進入這一以IT時代為特徵的新長周期,其它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大多在世紀之交才正式或開始步入這個長周期。按照經典的周期理論推算,預計這一長周期大約持續的時間還有30年左右。這一周期發生了以IT產業為主要內容的新產業革命。隨著關鍵技術、特別是電腦、雷射、微電子、電信和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的廣泛套用,新的技術經濟體系已經成型,信息產業及信息密集型服務業成為美國新經濟的主導性產業,產業結構再次最佳化升級,特別是第三次產業成為國民經濟中比重最大的產業;基礎設施是以網際網路或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為代表的“電腦空間”;企業採用電腦綜合製造系統進行生產並實行“參與和互聯繫統”的管理制度。在技術創新的同時,美國近20年來在包括政府的規制和規制改革、企業制度的變革與組織創新、政府巨觀財政與貨幣政策、促進和鼓勵技術創新政策和就業、分配等方面,涉及整個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等制度安排上,進行了重大調整和改革,從而形成了一種有利於技術創新和經濟成長的社會機制。總之,在這個長周期中,經濟成長主要來自IT產業。
IT產業的顯著特點是創造和使用知識產品,而過去舊的的製造業則是把原材料轉化成最終產品,屬於“凝聚資源”的產品,面臨邊際報酬遞速的困境;而IT產業則是“凝聚知識”的高新技術產品,面臨邊際報酬遞增的趨勢,對傳統產業具有溢出效應。所以,在第五個長周期中的短周期運行規律已發生重大變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短周期的擴張期比過去拉長。從1991年3月至2000年12月擴張期達到117個月,呈現出“一高三低”的狀態。但是,在今後一段時間裡,IT產業如果不出現更高級別的技術創新,目前美國經濟成長的減速就不排除以IT產業為主導產業的第五個世界經濟周期開始從創新中高級階段進入成本競爭階段。進入成本競爭階段的IT產業及其產品,從需求來講有可能會迅速地向全球擴散,並導致全球供給的增加和過剩。
從經濟周期來講,美國經濟成長減速源於新經濟的周期性調整。但新經濟並沒有改變經濟周期,只不過它不是一個普通的周期,而是屬於康德拉季耶夫所說的長周期,每個長周期由兩個階段即平均各25年的繁榮階段和衰退階段。美國新經濟革命始於石油危機與布雷頓森林體系終結後的70年代後半期。石油危機在客觀上預示著汽車產業周期必然向IT產業周期推進,要求一場既可以節省能源,又可以節省原材料的產業革命;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終結又引發了大規模的金融創新。這兩者的結合導致了新經濟的到來。以IT產業為主導的第五次產業革命及其長經濟周期,經過20多年不斷的技術創新,美國新經濟即新的長經濟周期的中高級創新階段快要結束,IT產業開始逐步轉入成本競爭階段。正是IT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發展的這種質變,使得美國經濟成長的基本面發生了變化,從長周期的繁榮階段轉向長周期的衰退階段。一般來講,由於衰退是長周期的轉折點,是新的技術革命取代舊的技術革命的過程,同時將是周期主導產業變動的過程,也是兩個長周期交替的過程。
孫:您的意思是說,IT產業進入成本競爭階段,預示著新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及其新的周期即將到來。
張:可以這么說。在第六次產業革命中,最有可能成為主導的將是與延長人類生命密切相關的產業
孫:如果說第五次產業革命是以IT為主導產業,那么,在未來的第六次產業革命中,哪種產業可能會唱主角呢?
張:從全球經濟的供給與需求來分析,在未來將要爆發的第六次產業革命中,最有可能成為該周期主導產業的,將是與延長人類的生命周期密切相關的生物產業和基因產業。這是因為工業化社會已先後解決了人類吃穿住用、交通、城市化和信息化等問題之後,將引起人類社會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更大質的變化的主要技術革命,是如何延長人類生命周期這一重大問題。按照周期規律,確定每一次產業革命發生的年代和時間,都是以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為標準,一般不包括產業革命向其它國家擴散的時間。因此,IT產業的相對成熟並進入成本競爭階段和向世界擴散,並隨著生物、生命和基因等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突破,新的周期有可能即將到來。
孫:美國的IT產業進入成本競爭階段還能給我們什麼啟示?
張:五次產業革命的歷程證明,科技革命是產業革命和周期的先導和前提。首先發生的是科技革命,然後引發的是產業革命,進而引發的是新的經濟周期。沒有科技革命,產業革命和經濟周期就不可能發生。同時,產業革命一般是首先在經濟技術最先進、各方麵條件更優越的國家興起和完成的。而在IT產業進入成本競爭階段的新周期變動的背景下,開發中國家要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首先必須占領科技革命的制高點,在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的結合上進行新的跨越,這樣,才能在新一輪經濟周期中贏得競爭先機。我想,這是一個重要的啟示。
新技術革命的出現說明了國際市場競爭性質的演變,即一旦一個國家率先進入了新經濟時代,就可能利用報酬遞增和對傳統產業的外溢效應從國際分工中獲得更大的市場利潤,並形成強大的壟斷優勢和進入門檻,阻止其它國家和地區進入。這說明要做強經濟實力,就必須搶占新技術革命的高地。
搶占新技術革命高地的另一種特殊意義,在於獲得高額利潤的市場示範效應是企業作出決策的根本誘因。在傳統產業中,當越來越多的後進者具有某一產業的生產能力後,該產業的平均利潤必然下降,而每一次新技術革命的領跑者卻可以避免這種厄運。因為其新增利潤的來源與過去不相重複。這說明要真正把實力做強,就不僅要追趕跟進,而且要跨越領先,這就從根本上證明了促進技術創新在實現經濟的跨越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順應產業革命具有擴散、輻射、示範、加速效應的規律,
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再次最佳化升級

孫:進入成本競爭階段的IT產業的技術必然會向全球擴散,那么,這是否意味著IT產業會有一次新的國際分工和重組?
張:可以肯定,IT產業的國際分工和重組是大勢所趨。這是因為,在IT產業成本競爭階段到來之前,IT產業的研究、開發和製造高度集中在美國,這與美國的文化與市場經濟體制最適合技術創新有關。但是,隨著新經濟周期從創新中高級階段進入成本競爭階段,美國在IT產業的研究、開發和製造上的綜合優勢將難以發揮,IT產業國際分工將會形成新的格局:美國可能繼續承擔其IT產業領域的研究功能,因而繼續保持IT產業的領先地位;日本有可能承擔IT產業技術開發功能,成為IT產業技術開發的主戰場。這是因為日本在前兩次產業革命中,一直占據世界先進國家技術模仿的獨特優勢,再加之戰後幾十年經濟高速增長,從事生產製造的成本太高,因而難以參與IT產業製造的國際分工。
孫:在這次分工和重組中我們會有什麼機遇?
張:歐洲和亞洲地區包括印度在內的世界其它國家,從人力資源成本和運輸成本等因素來看,要成為世界IT產業製造中心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中國最有可能成為世界IT產業製造業的基地。這不僅因為我國具有低成本的豐富人力資源和較低的的運輸成本,同時我們還是目前世界上IT產品最大的消費國,加之目前IT產業的製造業正在大規模地向我國積聚和擴散。更為重要的是,加入WTO後的中國市場競爭優勢更加明顯,低成本的比較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將更加有利於我國參與IT製造產業的國際分工。因此,我國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後發優勢,順應產業革命所具有擴散、輻射、示範和加速效應的規律,促進產業結構再次最佳化升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