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革命:論里根經濟學

第二次革命:論里根經濟學

2.1從“新政”到“滯脹”——里根經濟學的形成 6.1在政策的表象背後——里根經濟學的理論來源 11.2置效率於公平之先——里根經濟學的革命

圖書信息

作 者: 楊魯軍

叢 書 名:出 版 社: 格致出版社ISBN:9787543216495出版時間:2009-08-01版 次:1頁 數:330裝 幀:平裝開 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經濟學理論與讀物

內容簡介

《第二次革命:論里根經濟學》開創性地嚴肅探索了里根經濟學所蘊含的理論內容,評價了里根經濟學的政策效應。作者認為,里根經濟學深刻而卓有成效地改變了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經濟,解決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的現實難題——“滯脹”,這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尼克森、福特、卡特等數屆美國政府都未能擺脫的難題,重新恢復了生產、供給和經濟成長,實現了自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經濟發展的“第二次”最重要的轉折,今天的人們沒有理由要求里根和里根經濟學對后里根時代的美國經濟負責。

作者簡介

楊魯軍,1961年生於上海,1979年考入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系,1983年、1986年先後獲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自1980年起,楊魯軍先後發表學術論文及各類文章近百篇,提出了許多新穎獨到的學術見解,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重視。
·查看全部>>

目錄

拂去20年的歷史塵埃——談楊魯軍《論里根經濟學>再版
假如里根復活一寫於楊魯軍《論里根經濟學》再版之際
引言
1.美國之夢——從襁褓中的美國到羅斯福“新政”
1.1 機遇之鄉——一個新國家的誕生和成長
1.2 在崩潰的邊緣——對1929—1933年大危機的思考
1.3 改革:確立巨觀經濟管理;救濟:國民收入公平分配——“新政”的主題
第一篇 里根經濟學的緣起
2.現實與選擇——里根經濟學的形成及其主題
2.1 從“新政”到“滯脹”——里根經濟學的形成
2.2 增強企業活力,擺脫停滯膨脹——里根經濟學的主題
3.美國精神、保守主義與里根風格——里根經濟學的基本特徵
3.1 未經試驗的選擇——里根經濟學意味著什麼
3.2 否定之否定——“自由放任”、“新政”與里根經濟學
3.3 在現實主義的旗幟下——里根經濟學的五大特性
3.4 里根與里根經濟學——論“里根風格”
4.國家在當代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里根經濟學的當代前提
4.1 國家不僅僅是上層建築——論國家是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統一體
4.2 國家壟斷代替私人壟斷了嗎?——論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可逆”與“不可逆”
第二篇 里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5.超越凱恩斯,但不忽視凱恩斯——面對“凱恩斯革命”的危機
5.1 危機與“革命”——經濟學的進程
5.2 擺脫傳統的長期掙扎——“凱恩斯革命”的軌跡
5.3 “凱恩斯時代”是一種虛構嗎?——對凱恩斯理論評價的評價
5.4 里根經濟學沒有完全拋棄凱恩斯一經濟學的繼承與揚棄
6.博採廣納,自成一體——理論與決策
6.1 在政策的表象背後——里根經濟學的理論來源
6.2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論供給學派
6.3 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供給學派、貨幣主義與凱恩斯主義
6.4 思想統治世界——經濟學的方向和趨勢
第三篇 里根經濟學的創新特質
7.闖過“百慕達三角”——高利率探微
7.1 奇異的循環鏈——重塑經濟運行機制
7.2 高財政赤字與低通貨膨脹何以並存?——一論高利率的作用
7.3 高利率與高投資率、高增長率何以並存?——二論高利率的作用
7.4 巨觀加強控制,微觀減少干預——取消利率“天花板”的改革
7.5 高利率釀成惡果了嗎?——高債務、高匯率辯要
8.從釘住利息率轉向控制貨幣供給量——論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8.1 為貨幣政策置定可靠的航標——中間目標的理論研究
8.2 “需求不足”條件下的中間目標選擇——利息率中間目標的實踐考察
8.3“供給不足”條件下的中間目標選擇——貨幣供給量中間目標的實踐考察
9.第二次美國革命——里根的稅制改革方案
9.1 怎樣的稅制最適合於經濟成長?——里根稅制改革的背景
9.2 公正、簡潔、有利於經濟成長——里根稅制改革方案評介
第四篇 里根經濟學的實踐評價
10.站在持久發展的門檻上——美國的重建
10.1 除非依靠魔法——“巫術經濟學”及其他
10.2 沒有通貨膨脹的有控制的經濟成長——美國經濟已經擺脫“滯脹”
10.3 “結構性失業”與“尋求性失業”——論“高失業”
10.4 一個工業巨人的新生——里根“經濟復興計畫”的實踐
11.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通向繁榮的權衡
11.1 收入平等還是機會平等——新保守主義的平等觀
11.2 置效率於公平之先——里根經濟學的革命
11.3 改革的困難在於——“劫貧濟富論”質疑
11.4 勞資矛盾與勞資合作——里根與美國工會運動
11.5 六年之癢——里根經濟學向何處去
12.結語:大趨勢——里根經濟學的國際化
12.1 國際經濟的制度性均衡及其當代選擇——論“一球兩制
12.2 超國界行動——里根經濟學已成為世界潮流
12.3 思考與超越——里根經濟學啟示錄
後記
再版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