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隻眼睛看諾貝爾文學

內容介紹

王芳編著的《第三隻眼睛看諾貝爾文學》依例對諾貝爾文學獎進行了“巨觀”與“微觀”的雙重關照,拿出十三個章節,對諾貝爾文學精神、諾貝爾文學的局限與缺憾、諾貝爾文學與古代歐洲文學傳統的新生以及諾貝爾文學與德國文學、俄羅斯文學、法蘭西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亞洲文學、拉丁美洲文學、東方文化、女性作家、北歐文學的互動關係逐一進行了細化研究。而該書最重要、最有建設性的部分,是最後第十四章《中國文學的諾貝爾獎情結》,充滿了批評意識與反思精神,是《第三隻眼睛看諾貝爾文學》“風暴眼”。
第三隻眼睛究竟看到了什麼?第一,中國當代作家如何繼承和創新文學傳統、如何在保持民族性的同時兼備世界性,這比爭獲諾貝爾文學獎本身更應該成為當務之急(正像評論家李建軍所言“幾乎構成偉大文學要素的重要條件和品質,我們都缺乏”);第二,作家沈從文以“獨立鄉下人”姿態挖掘鄉土中國的山水、人性之美,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美麗人格的提純,將國民精神的另一面展示於世,在某種程度上矯正了啟蒙視域下被妖魔化了的鄉土中國和底層民眾形象(如魯迅筆下的閏土、華老栓、阿Q),其代表作《邊城》既有民族性追求又與諾貝爾文學獎的理想主義訴求相一致(這位最有希望在一九八八年獲獎的中國作家只因早逝世半年而錯失良機),他的“自身獨立的寫作姿態”為中國作家樹立了表率;第三,中國作家至今未獲諾貝爾文學獎,與百年來國家政治經濟滯後的社會歷史原因有關,也與主觀上抵制漠視、語言文化存在隔閡有關;第四,中國作家普遍存在“使命感淡漠”、“文學表現力貧弱”、“內心膚淺浮躁功利,精神資源欠缺”、“原創力缺乏”、“文學的世界影響力不夠”等軟肋,與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標準距離尚遠;第五,中國文學傳統的厚重、創作題材資源的豐富以及日益寬鬆自由的環境,為中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供了可能性。

作者介紹

王芳,女,1960年11月19日出生。1983年本科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漢語言文學系,1986年研究生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現為內蒙古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擔任全國高等教育外國文學指導委員會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出版專著《中西方文學人文精神比較研究》。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代表論文《紅樓夢與魔幻現實主義》《中西方文學自我意識比較》《中國五四新文學與俄白銀時代比較》等,被《人大複印資料》《高校社科文摘》《新華文摘》等刊物轉載或收入要目。曾主持內蒙古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一項,主持自治區教育廳項目兩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研究一項。獲“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政府獎”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兩項。

作品目錄

緒論:走近世界性的文學大獎第一章諾貝爾文學精神探析一、高擎理想主義的火炬二、捍衛人性的尊嚴與崇高三、追求和平正義、反對戰爭、抵制暴力四、深刻的反思精神和憂患意識五、強調民族意識突出民族色彩六、跨文化的視野七、彰顯時代精神八、作家獨立的寫作姿態九、藝術創作的創新意識和多元化追求十、維護純文學,拒絕平庸和炒作第二章諾貝爾文學的局限與缺憾一、歐洲中心主義的傾向二、評判標準政治或藝術的偏見三、中國文學遭遇的冷遇第三章諾貝爾文學與古代歐洲文學傳統的新生一、詩人的崛起與希臘文學的繁榮二、塞菲里斯的古希臘藝術氣質三、愛琴海詩人埃利蒂斯四、義大利文學的勃興第四章諾貝爾文學與德國民族文學的復興一、德國文學的現代進程二、托馬斯·曼——德國20世紀文學的火車頭三、黑塞——德國浪漫派文學最後一位騎士四、伯爾——德國廢墟文學的代表第五章諾貝爾文學與俄羅斯文學的精神品格一、俄羅斯文學的精神品格二、布寧——俄羅斯最後一位經典作家三、肖洛霍夫——頓河史詩的譜寫者四、索忍尼辛——俄羅斯文學的良心五、帕斯捷爾納克——俄羅斯“回歸文學”的傑出代表第六章諾貝爾文學與法蘭西文學大國的風範一、文學思潮的領舞者二、薩特——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三、西蒙與新小說四、勒·克萊齊奧——世界的漂泊者第七章諾貝爾文學與英國文學的現代性一、英國20世紀文學的現代性二、T·S艾略特——第一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現代派詩人三、卡內蒂筆下的異化世界四、戈爾丁——英國當代文學的典範第八章諾貝爾文學之旅與美國文學的勃興一、美國文學與美國文化的多元化二、海明威——為現代美國小說闖出一條新路的作家三、福克納——美國南方文學的代表四、約翰·斯坦貝克——一個具有人道主義情懷的作家第九章亞洲文學與諾貝爾文學的世界性一、亞洲文學的古老傳統與現代性轉折二、泰戈爾——亞洲文學走向西方的橋樑三、川端康成——日本文學美學精神的代表四、大江健三郎——一個日本文學中的另類第十章諾貝爾文學與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學一、諾貝爾文學園地的拉美風情二、拉丁美洲理想的象徵——米斯特拉爾三、馬爾克斯與拉丁美洲的“文學地震”四、拉丁美洲當代詩壇的一顆明星第十一章諾貝爾文學與東方文化的解讀一、阿格農與希伯來文學傳統二、納吉布·馬哈福茲——讓阿拉伯文學走向世界三、帕慕克視野中的東西方文明衝突第十二章諾貝爾文學獎壇上的女性作家一、女性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理想主義的詮釋二、拉格洛夫——諾貝爾文學獎女性得主的一面旗幟三、多麗絲·萊辛——女性作家中的長青樹四、女性作家對諾貝爾文學的意義第十三章諾貝爾文學與北歐文學的奇幻異彩第十四章中國文學的諾貝爾獎情結一、焦慮與不屑二、沈從文與諾貝爾文學的情緣三、追問與思考四、中國文學離諾貝爾文學獎有多遠五、中國文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可能性附錄一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及其代表作名錄附錄二諾貝爾文學獎大事記附錄三各國獲獎數量(截止2010年)參考文獻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