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

郭敬明主編,並親自參與撰寫,最快了解“文學之新”大賽的入門及進階寶典,全程揭秘“文學之新”最獨特賽制的晉級實錄,收錄所有從未曝光的參賽精品,《最小說》2008年最盛大的文學選拔,十萬人的洶湧浪潮,承載夢與理想的勵志文集。第一屆“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24進12現場賽全程實錄及首次完整文章收錄。張抗抗、海岩、劉震雲、石康等名家命題點評。四輪遠程賽、四強自由命題及總決賽超過50萬字優秀比賽文章全收錄。郭敬明、落落、七堇年等柯艾簽約作家悉數出席,冠軍賽全程記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第一屆“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上+下)第一屆“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上+下)

本書包括:《第一屆“THE NEXT ·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上)》和《第一屆“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下)》。

《第一屆“THE NEXT ·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上)》:海選36強入圍優秀作品首次全部面市,36進12現場殘酷生存賽三輪比賽作品首次曝光!“文學之新”比賽全攻略,解構“文學之新”比賽過程,揭示參賽要點!唯一且最具權威性的官方參賽指南!

這是收錄了所有未曝光的參賽精品的“文學之新”全集!這也是最快了解“文學之新”的入門及進階寶典!這更是全程揭秘“文學之新”環環緊扣的賽制最核心理念的競賽秘錄!這是對這場持續十五個月的超級大賽的全程回顧和分析,這是一本用熱血記錄的文學教科書!這更是一群熱愛文學的青少年承載夢與理想、用自身拼搏書寫而成的勵志故事!這是全國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場文學新人選拔。這是他們的夢。這是他們難忘的十五個月。

《第一屆“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下)》:全國12強層層淘汰,張抗抗、海岩、劉震雲、石康等名家命題點評,遠程比賽文章全收錄。 “文學之新”比賽全攻略,解構“文學之新”比賽過程,揭示參賽要點!唯一且最具權威性的官方參賽指南!

這是收錄了所有未曝光的參賽精品的“文學之新”全集!這也是最快了解“文學之新”的入門及進階寶典!這更是全程揭秘“文學之新”環環緊扣的賽制最核心理念的競賽秘錄!這是對這場持續十五個月的超級大賽的全程回顧和分析,這是一本用熱血記錄的“文學教科書”!這更是一群熱愛文學的青少年承載夢與理想、用自身拼搏書寫而成的勵志故事!

這是全國參加人數最多的一場文學新人選拔盛會。這是他們的夢。這是他們難忘的十五個月。

目錄

《第一屆“THE NEXT ·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上)》

參賽須知

七月卷

七月文章選登

北城以北(余慧迪)

喀納斯遊記(李楓)

杉(陳龍)

想變成你(葉闡)

沉睡光年(呂岑)

大俠(王陽)

八月卷

八月文章選登

遠遠(李茜)

也許明天(蕭凱茵)

細末之節(盧麗莉)

To Dear R(徐越

半日光(鄒旭峰)

九月卷

九月文章選登

狗影子(陳奕潞)

關於灰暗,以及其他(雷文科)

海紀(劉洲)

寒蟬之雨(季峰黽)

秋涼(林培源)

你我交匯烏托邦(肖國惠)

七色花連鎖殺人事件(王羽)

十月卷

十月文章選登

前往納木錯(陰明星)

清平閒話(陳煥文)

清談(塗琳)

日光浮游(陳晨

神秘護符(劉棟)

誰人為影(謝丹丹

送你一支情歌(簡宇

十一月卷

十一月文章選登

聽雨築(劉汝華

頑執(孫煒)

我不是幻想家(孫夢潔

蕭蕭艷史(崔秀霞)

尋夢人(萬方中)

夜海(劉耿歆)

原點(白艾昕

知更鳥編年史(陳磊)

十二月卷

北京現場晉級賽第一輪命題作品

魂器(李楓等)

神曲(崔秀霞等)

靈聲(呂岑等)

愛情暗質(雷文科等)

離殤(徐越等)

秘密之鏡(萬方中等)

黃金時代(劉曉明等)

百年孤獨(劉汝華等)

仲夏夜之夢(白艾昕等)

《第一屆“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下)》

參賽須知

二○○八年十二月卷

歸程作品

My WayⅡ(盧麗莉)

My WayⅡ(葉闡

My WayⅡ(李茜)

My WayⅡ(蕭凱茵)

My WayⅡ(孫夢潔)

My WayⅡ(余慧迪)

My WayⅡ(陳奕潞)

My WayⅡ(陳龍)

My WayⅡ(李楓)

My WayⅡ(簡宇)

My WayⅡ(雷文科)

My WayⅡ(林培源)

北京現場晉級賽第二輪淘汰賽作品

日光傾城(簡宇)

日光傾城(李茜)

日光傾城(盧麗莉)

日光傾城(劉棟)

日光傾城(劉汝華)

日光傾城(陳奕潞)

偽裝(葉闡)

偽裝(余慧迪)

偽裝(李楓)

偽裝(劉曉明)

偽裝(萬方中)

偽裝(蕭凱茵)

影(雷文科)

影(陳磊)

影(陳龍)

影(崔秀霞)

影(奉波)

影(王羽)

一眼瞬間(陳晨)

一眼瞬間(季峰黽)

一眼瞬間(林培源)

一眼瞬間(劉耿歆)

一眼瞬間(孫夢潔)

一眼瞬間(謝丹丹)

二○○九年一月卷

二○○九年一月命題參賽作品

雞毛(陳奕潞

雞毛(簡宇)

雞毛(雷文科)

雞毛(李茜)

雞毛(孫夢潔)

雞毛(蕭凱茵)

雞毛(陳龍)

雞毛(盧麗莉)

雞毛(余慧迪)

雞毛(林培源)

雞毛(葉闡)

雞毛(李楓)

一月晉級選手

二○○九年二月卷

二○○九年二月命題參賽作品

極光(雷文科)

極光(筒宇)

極光(李楓)

極光(蕭凱茵)

極光(余慧迪)

極光(陳龍)

極光(孫夢潔)

極光(葉闡)

二月晉級選手

二○○九年三月卷

二○○九年三月命題參賽作品

河流(陳龍)

河流(簡宇)

河流(雷文科)

河流(蕭凱茵)

河流(葉闡)

河流(余慧迪)

河流(三月命題特邀作者:消失賓妮

三月晉級選手

二○○九年四月卷

二○○九年四月命題參賽作品

宇宙(蕭凱茵)

宇宙(葉闡)

宇宙(簡宇)

宇宙(余慧迪)

宇宙(四月命題特邀作者:七堇年

宇宙(四月命題特邀作者:笛安)

四月晉級選手

二○○九年五月卷

選手參賽心情記錄(自由選題作品)

帶著勇敢上路(李楓)

游夢人(雷文科)

我的存在感(葉闡)

夜迷藏(陳龍)

身臨其境而又置身事外(蕭凱茵)

從過去到未來(盧麗莉)

二○○九年六月卷

二○○九年六月參賽作品

敲門(蕭凱茵)

六個願望(葉闡)

風笛曲(盧麗莉)

簡訊(陳龍)

二○○九年八月卷

總決賽作品

起源(葉闡)

起源(盧麗莉)

起源(蕭凱茵)

起源(陳龍)

內容試讀

《第一屆“THE NEXT ·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上)》

七月文章選登

北城以北

作者:余慧迪

性別:女

出生年月:1992年4月20日

所在省市:廣東省惠州市

在讀學校:惠州市第—中學

我從祖國的最東南處起,一路向北逃離,逃到北城以北的地方。

——前記

北城在木棉、荔枝和紫荊的混合香氣的薰陶下,漸漸地有些昏昏欲睡了。

從前北城人只知道他們世代居住的這座小城在H城的北部,又在東江下游的北岸,於是為其命名曰:北城。到後來,北城人終於知道,北城原來坐落在祖國東南的廣東省,又隸屬於廣東省東南部H市,相當於國土的最東南端。然而這名字叫得久了也就習慣了,於是北城一直叫北城。

北城位於珠江三角洲東北部,H城西北部,南望東莞,毗鄰港澳,靠近廣州、香港、深圳。照理說,這樣的地理位置是非常有利於發展的,可是北城有些慵懶,有些倦怠。眼見得深圳、東莞這些鄰居三十多年前就開始如火如荼地搞改革,現在一個個經濟都發展得如日中天了,北城仍舊是懶懶地,翻一翻身,撓一撓癢,繼續曬它的太陽。

我的家在臨近東江的一個住宅區里。幢幢相同的房子、相差無幾的紫荊、大塊單調的空地,組成了—個平凡的小區。十幾年來小區就沒出過事,風平浪靜。

那個普通的星期五下午,我從學校一路狂奔回家,一把把書包甩在地板上,就衝到陽台門口。文心蘭總是在下班之後花上半個小時的時間來打理她種的吊蘭。一盆盆的蘭草懸掛在陽台上空,葉子細長優美,嫩綠之中夾著一線鵝黃,勾著半圓的弧線,風一吹過便搖曳生姿。

文心蘭像平時一樣給吊蘭澆水。她用拈花指扶著水壺,微微傾斜,水小股JL,'h股兒地匯到花盆裡。我默不做聲地直盯著她。她的頭隱沒在十幾盆弔蘭中間,我只看到一隻漆黑的眼睛在嫩綠和鵝黃中閃了一下,然後是一聲輕輕的咒罵:“掐死你那雙黑眼珠子喔,瞪得跟死人似的。”

我很響亮地吸了下鼻子,努力使自己的眼睛看起來不那么水汪汪。那些盈滿的淚珠似乎一不小心就會紛紛滾下來。“小柒哪裡去了?”我問。

“瞧你那死樣兒,什麼小柒,哪個死人啊。”文心蘭繼續歹毒地說著。

我又下了一番極大的努力,才克制住自己的聲音不那么顫抖。 “我是問,莫柒信哪裡去了?”

“死在外面了。”她繼續面不改色,一如既往地用冷漠把我的焦慮擊潰。我清楚地聽見自己的聲音軟下來,用一種卑怯惶恐的聲音可憐巴巴地問: “媽媽,我能不能求你告訴我莫柒信到底去哪兒了?”

“求我?你這死丫頭這是在求我嗎?為了一個臭不要臉的死人求我?”文心蘭關節發白地攥住一盆弔蘭。她搖晃得那樣厲害,以至於那么多細弱的葉子也跟著瑟瑟發抖。啪的一聲。一顆炸彈擦著我的左耳爆炸。陶瓷和泥土紛紛揚揚地落了我一身,幾根細長的葉子滑稽地耷拉在我肩上。我一邊扯起書包沖回房間,一邊摔上門,靠在牆角把頭埋進膝蓋里嚶嚶地小聲哭泣起來。

我從未像現在這樣迫切地渴望逃離北城,逃離這個噩夢

在我尚年幼就意識到文心蘭的說話方式是多么與眾不同的時候,我也不禁注意到大多數北城人也有著跟她相同的習慣。他們說話特別鍾愛一個“死”字,名詞前加“死”,動詞前加“死”,賓語前加“死”,一切可以加上這道裝飾的地方,他們都會毫不客氣地賦予一個“死”字。比如僅僅是因為回家晚了這樣一件小事,文心蘭也可以用極其壯烈的方式把我責罵個狗血淋頭: “死丫頭,也不用你那雙死眼看看現在幾點了,你老實交代你死到哪裡去了。這么晚才知道死回家?活得太舒服想死了是吧?下次你再這么晚死回來看我不揍死你。”

這件事我倒不怪她。因為在她背後,有整個北城的八十多萬人為她作了鋪墊。

北城是個充滿怨氣的地方。我一直這么覺得。北城人有一個特殊的本事,無論大小事,他們總能從客觀上找原因。比如天氣不好,比如時間不對,比如張三太貪小便宜或者李四太蠻不講理。只要稍稍沾上點邊兒的理由,不管有理沒理都會成為冠冕堂皇的真理,以此來作為他們成績不好、生意不好或者運氣不好的最好的解釋。年輕人到處大罵特罵當今的教育制度和煩人的家長;老人們在大樹下乘涼趕蚊,順便數落不肖的子孫;女人們提著大袋小袋穿越在骯髒的市場裡,嘴裡忙著咒罵持續上漲的價格和小販們缺斤少兩的卑劣行為。上班族們抱怨昂貴的石油和低迷的股市。如此這般,沒完沒了。沒完沒了。

自打我懂事以來,最早是從外祖母那裡懂得了怨怒的害處。我的外祖母祖籍深圳,當年她只有五六歲的年紀,被一顆話梅糖輕易地騙到了北城。長途汽車上的奔波勞累以及一臉惡相的人販子,嚇得她不會說話,在賣人文家以前,一直都只會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面目慈祥的文老爺子把她的手輕輕放在他寬厚的大掌上面,問她的名字,她唯有拚命地搖頭。於是老人又把她的小手轉交給了另一隻小手。

年輕的文家少爺寬厚老實,問她, “我叫文景森。你叫什麼名字?”

她依舊只搖頭。過了一個月,才開口說話。“玲玲。”她卑怯地小聲說道。

“哪個?是王令玲,還是王林琳,又或者靈氣的靈?”

她復搖頭。文景森繼續耐心地問: “那你姓什麼?”

她伸出一隻食指,在空中畫了三橫,再一豎。他笑,從此替她取名為王玲。

起初那段日子,他繼承了祖上的家業。文家世代做木工,於是他的名字里有三木。憑著一雙巧手和憨厚善良的品格,他很快把產業做得更大,財富累積得更多。閒暇時光,他也教她寫字,一橫,再一橫,筆筆道勁有力。

王玲一輩子只學會寫四個字:一、二、三,以及她的姓氏,王。

文家本不是什麼書香門第,她又是買進來的童養媳,更不需什麼文化。很多時候,她想起他教她寫字的樣子,不自覺地兀自動動食指,一橫,一橫,再一橫,然後是狠狠的一豎。她便得意地嘿嘿笑開來。

那是夫妻倆一段平淡的幸福時光。後來,“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運動興起,他的財產收入公社。出於對祖業的熱愛和尊敬,他偷偷留了一台刨木的工具機。被揭發後,他被揪到大街上狠狠地批鬥。接著是一段最黑暗無邊的苦日子。她從闊綽的文家少奶奶變成了公社裡面煮飯的廚娘。每天起早摸黑,與柴火和煤煙為伴。

外祖母很喜歡跟我們講起以前的故事,說她自己的遭遇,也說一些聽來的恐怖故事。到了最後,每每都是她不能自制地嘶喊:“憑什麼?那么多年的艱難都熬過來了,他憑什麼就在過上好日子的時候撒手歸去留我一人在世?憑什麼!”

而最近的這十幾年。外祖母又多了一條新的理由去怨恨:那就是她的故鄉深圳。她眼睜睜地看著生她並且原本應該育她的小漁村變成了如今享譽國際的現代化大城市,而她所在的北城居然還漫不經心地用散步一樣的速度慢慢發展。她簡直憤怒了。

“憑什麼?我原本可以有更好的發展,過上更好的生活,憑什麼要我淪落在這個小城市裡面一輩子?”她怨人販子,怨文家老太爺,怨文景森,怨批鬥他的人們,怨整個北城。

但是我發現,她唯獨忘記了責備自己,當年為何嘴饞得為了一顆糖就犧牲了一生的福。外祖母心臟不好,大概就是被怨念所侵蝕的。

王玲在來到北城的第十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接下來是第二個,第三個。

1967年初,正值中國傳統最重要的節日,大年三十那一晚,大腹便便的王玲在做年夜飯時突然感到一陣劇痛,倒在了灶台邊。

當晚,文心蘭出生。由於是最小的孩子,又是個白白淨淨的小姑娘,文景森非常偏愛這個孩子。他常常把她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帶著她到處晃;又用胡茬把她弄得咯咯笑。文心蘭從小就受到了與那個年代不符合的寵愛,比如上國小時就穿著時髦的方格連衣裙吸著牛奶咬著餅乾去上學。

可以想見,文心蘭從小就對父親過分地依戀和親密。而四個孩子裡面,只有三哥文尹城最像父親。尹城不僅活潑聰明,而且風度翩翩。在那個叛逆的年紀,文尹城不僅是文心蘭最喜愛的哥哥,更是她心目中關於男性的全部楷模。

然而文尹城的風光只持續到了十八歲。一場高考把他的驕傲擊垮了,在家唉聲嘆氣了兩個月之後,他走上了復讀之路。而文心蘭在那段艱難的日子裡也決定繼續升讀高中,以便有更多的時間陪她親愛的哥哥。

文尹城重考了三年。高中畢業的時候,連他的妹妹也高中畢業了。但她沒有考上大學。他臨上大學前慈愛地撫摸著她的頭說:“丫頭,乖乖等我。要聽話。”

她當真聽話地等了他四年。那四年里她在鄉下國小里教書,拿著微薄的薪水,懷著厚實的夢想。她在黃昏的狗尾巴草叢邊上學會了彈吉他,穿著格子襯衣,烏黑的頭髮蓋著半張臉,對著橘紅的夕陽輕輕地笑紅了臉。

四年之後,她褪去了青澀,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姑娘。四年後他回來,出落得更加溫文爾雅、落落大方,手上還挽著一個漂亮的女子。她叫石榭蘭,在電視台混了幾年仍混不出名氣的小明星。

她爭著出門去迎接他,聽著他熟悉的聲音親昵地喊著“蘭蘭”,卻錯愕地發現,那人不是自己。那么突兀地,她的身心涼透。“狐狸精!”她暗暗地罵,轉身跑回了房。

打那以後,年輕的文心蘭也成了一個有怨的女人。

所有的哥哥姐姐都談婚論嫁了。文心蘭在家裡倒像是個怨婦。她大聲地抱怨,抱怨電視台的節目太無聊,抱怨大哥的孩子吵吵鬧鬧,抱怨嫂子的香水噴得太多——她尖銳刻薄的話語給家人們帶來了嚴重的困擾。文尹城提議說該給他這個寶貝妹妹找個人家了。

王玲早在文心蘭高中畢業時就曾經給她找了個婆家,男方姓莫,是當地一個老實巴交的個體戶。當時她堅持要下鄉教書,推掉了。婚約書還在家裡那個大立櫃的底層。文心蘭把它翻出來,一個人偷偷去了莫家。

……

《第一屆“THE NEXT·文學之新”新人選拔賽作品集(下)》

北京現場晉級賽第二輪淘汰賽作品

日光傾城(簡宇)

一 美人出南國,灼灼芙蓉姿。

她最是心軟的了,偏偏長了一張咄咄逼人的臉,眉毛黑濃,一直斜斜地仿佛要插入鬢里去,眼底兩抹杏梢紅,下巴尖削得能滴出水來。一直到了大三同學間漸漸熟了,才知道她的好,開口總是先叫她,“憫情,上商城的時候幫我買條圍巾回來。”“憫情,我今天不去上課了,老師要是點名,你幫我答聲到。”她的頭就是那么低地點啊點,仿佛永遠抬不起來。

她的脾氣也不知道是像誰,若是父親,父親常年不在家,在非洲當中醫,什麼病都看。母親更是厲害的人,從來不肯吃虧的,她心裡只有父親小時候贈她的話:強極則折,情深不壽。丁憫情一直不明白,大概就該這樣不明白了。

等到畢業時,有個男生追她。在英語角里,她埋頭寫寫停停,陳一杭直接叫她名字,說中午一起吃個飯吧,她也不知道如何拒絕,就這么答慶了。吃飯的時候,她又不會說話,陳一杭問一句,她就答一句。吃到一半,兩個人心中悻悻,都沒胃口,丁憫情抬睛,一下子看見他熾烈的睛正盯著她額前,低聲軟軟問一句,我吃完了,我們可以走了嗎?哀求似的。

他突然笑起來,也不知道為什麼笑,說好。

畢業後大半年,他陪著她回家。母親一早準備了大桌的飯菜,看見他歡喜得不得了,青椒牛柳、油爆小龍蝦……一頓飯里只顧著他。等到第二天,陳一杭陪著母親在客廳里聊天,聊著聊著,母親問起他家裡如何,陳一杭提起,爸媽是離婚的,他七歲時候開始和媽媽一起過日子。丁憫情站在旁邊,分分明明地看見母親嘴角的笑容僵了一僵,然後撒得更歡,她心裡一下子沉下去。

傍晚飯後陳一杭陪她散步,她心裡一直想著白天母親臉上那一瞬的僵硬,直指萬家燈火的明爍里走過千萬時光後兩個人再也沒有未來一般。一直回到樓下小區里,她坐在鞦韆上蕩來蕩去,陳一杭坐在旁邊的長條凳上陪她,眼睛那么看著她,幾枝秋桂和夜雲的深深晚晚里,忽然開口叫她,憫情,憫情,連著匆匆叫了兩聲,然後才低頭問,我是單親家庭的孩子,所以你媽不喜歡我吧。

原來他也看出來了。

她坐在鞦韆里,心一下子靜下來,鞦韆微微鏽蝕的轉軸發出吱呀吱——呀的長長的歲月之聲,她跳下來,走到他身後摟住他的脖子,緊緊地,過了一會兒才說,陳一杭,我們結婚吧。

二 眉目皎明月,一笑傾人城

丁憫情後來一直知道,她是結婚那一夜,得罪了陳一杭的母親。他家住在另一個北方的城鎮裡,冬季枯燥荒涼得只剩蒼蒼的天,草已添黃,兔早迎霜。可鎮子經濟發展得很好了,交通便捷,生活便利,只有他媽媽還生活在煙火塵世之外,堅持對陳一杭說,她要進陳家的門,那就得按我的規矩來。

規矩就規矩吧。她根本不忍心看見他為難地站在她眼前,眼裡藏著他自己的千錯萬錯。

丁憫情一早被送到陳一杭的一位嬸嬸家,住天大清早,一抬花轎來接親。她頭上蓋著火火紅紅的錦布繡花蓋頭,她忍不住好奇,用嘴拚命地將蓋頭吹起來,看見了花轎,差點沒蹲在地上笑出聲來,那真是從《鎖麟囊》的趙守貞那兒搶來的花轎,流蘇凌亂,殘破不堪。她也乖乖上去。腳底一盆燒得旺旺的炭火,走過幾條路,經過百家視窗,一直送到他家,捧著個拙劣清青花瓶,跨馬鞍,拜堂,然後送進洞房。餓了大半夜,她的胃忍不住開始疼,這時候,陳一杭的那群嬸嬸送來子孫餑餑,半生不熟的,她迫不及待地夾起塞進嘴裡,稍稍嚼兩口就吞進肚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