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棘頸螽

笨棘頸螽

笨棘頸螽(學名:Deracantha onos)又稱懶螽,是直翅目碩螽科的一種昆蟲。笨棘頸螽出現於7-9月,體型碩大,雌性略大於雄性;體色棕紅色。性情兇猛。笨棘頸螽為雜食肉食性昆蟲,主食小型昆蟲及各種植物,對植物有一定危害。

基本信息

生活習性

笨棘頸螽(圖1) 笨棘頸螽(圖1)

笨棘頸螽成蟲出現在盛夏,可一直延續到8-9月,壽命2-3個月(不算卵期)。它們常出沒於丘陵或山地的亂石、野草及縫隙之中。性情兇猛,通常張開那駭人的下顎示威,受驚時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都會使勁鳴叫示威。它們還常常大搖大擺地橫穿公路。

體形特徵

笨棘頸螽(圖2) 笨棘頸螽(圖2)

雄性體長約35mm,雌性40mm 體形粗壯肥碩,偏大。雄性翅膀短小,透明,隱藏在頸部底下,只有鳴叫時才會露出,靠摩擦翅膀上的發生器鳴叫以吸引雌性;雌性翅膀同雄性一樣,與其它種類螽斯不同的是,雌性也會鳴叫,雌性產卵管粗短,呈鐮刀形。體色通常為褐色或棕色,腹部、頸部略帶橘色條紋。六肢短粗,最明顯的是大腿,較其他螽斯更為短,且不擅跳躍,故稱“懶螽”;頭部較腹部偏小,觸鬚黑色,較其他螽斯偏短、粗。該蟲城市中幾乎沒有分布,只在森林、草原及自然環境良好的地區,如:北京與河北北部及內蒙古、甘肅一帶。

交配過程

笨棘頸螽(圖3) 笨棘頸螽(圖3)

雌性一般選擇體型較大的雄性進行交配。交配前,雄性會為了吸引雌性注意而連續地、不間斷地鳴叫,它們互相用觸角觸碰,之後,雌性慢慢爬上雄性後背,生殖器與雄性的對接。與其他螽斯類一樣,雄性開始收縮腹部排出精托,整個過程約二十分鐘左右。精托排出後,雄性獨自離開覓食以補充體力,以便下次交配;而雌性會把腹部向前弓,咬食精托以獲得營養。若交配時不慎分離,則會重新交配。

產卵孵化

笨棘頸螽(圖4) 笨棘頸螽(圖4)

交配後3-14天雌性就會產卵,產卵時用嘴在植物的莖上咬開1個洞,再把鐮刀狀產卵器插入洞中,並排出卵粒。一隻雌蟲一次可產最多百枚卵。卵形似米粒,呈褐色。

卵在自然條件下開始孵化,次年夏天一齡幼蟲破土而出倒掛在植物上利用重力進行第一次蛻皮。每隻頸螽需經歷幾次蛻皮後才可變為成蟲,每蛻一次皮,身體都會長大一些。最後一次蛻皮長出短小翅膀,約3-5天后雌、雄頸螽性成熟,開始相互鳴叫。

(圖片地址:圖1 、圖2 、圖3 、圖4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