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籬啼鳥

竹籬隱隱隔蠻溪,鳥不知名只亂啼。 嵇震,江蘇人,清嘉慶年間任崖州知州。 長柵連城護落暉,多情幽鳥韻依依。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竹籬啼鳥》
【創作年代】清朝
【作者姓名】嵇震
【文學體裁】七言律句

作品原文

竹籬啼鳥
竹籬隱隱隔蠻溪,鳥不知名只亂啼。
怨徹東風春水外,催殘花片夕陽西
美人遲暮憐芳草,倦客天涯憶故棲
他日蓬門①尋舊雨,雙柑斗酒共招攜②。

作品說明

這首詩描寫因聞鳥啼、見落花,勾引起詩人懷鄉之情。寫景抒情溶洽,自然而真切,語言通俗如話。

作品注釋

① 蓬門,用蓬草編成的門戶。指貧人所住的簡陋房子。
② 雙柑斗酒,《雲仙雜記》卷二引《高隱外書》:“戴順春攜雙柑斗酒,人問何之,曰:‘往聽黃鸝聲。此俗耳針砭詩腸鼓吹,汝知之乎?’”按,後人指“雙柑斗酒”為春遊事。

作者簡介

嵇震,江蘇人,清嘉慶年間任崖州知州。

二、王仕熙詩作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竹籬啼鳥》
【創作年代】元朝
【作者姓名】王仕熙
【文學體裁】七言律句

作品原文

竹籬啼鳥①
長柵連城護落暉,多情幽鳥韻依依。
風清樹杪鳴相應,雨過沙頭立未歸。
鸚鵡乍隨人共語,伯勞②還與燕同飛。
天邊不識填河鵲,依舊秋橫織女機③。

作品說明

這首詩描寫崖城初秋傍晚的幽景。未聯頗有寓意。

作品注釋

① 鸚鵡,俗稱“鸚哥”。種類甚多,概為攀禽。頭圓,嘴強大,上嘴彎曲。羽毛色彩美麗,有白、赤、黃、綠等色。足部的外趾可以向前轉動,適於攀緣。舌肉質而柔軟,經反重訓練,能模仿人言的聲音。主食果實,壽命頗長。多棲息熱帶森林中,營巢於岩石洞中或樹穴內。可飼養,供欣賞。
② 伯勞,鳥名。頭、頸和上背呈珠灰色,後腰部漸轉棕色。頭側有黑色貫眼紋,翼和尾羽亦大部黑色,喉部純乳白色,下體帶灰色。夏棲山野,冬居平原,常活動於村舍、農田間,食蟲益鳥。
③ “天邊”以下二句,古代神話,牛郎織女事。《風俗通》:“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

作者簡介

王仕熙,字繼學,北海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元朝大詩人、當朝被貶副宰相(參知政事)。元泰定帝致和戊辰(1328年)秋,執掌樞密院負責軍機、邊防和宮廷禁衛的燕帖木兒正留守京師,蓄謀已久的政變爆發。燕帖木兒立懷王即文宗入京登基,副宰相(參知政事)王仕熙不從新主,被捕入獄。元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王仕熙九月被流放到吉陽軍(今三亞市崖城鎮)。1332年,文宗已亡,新皇帝即位已經三年。遠在天涯的王仕熙得旨北歸,重新在朝廷任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