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竹林七賢磚印模畫

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鹹、榮啟期四人。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闊葉竹、青松、銀杏、垂柳相隔,體現了對稱美學。此7人為魏晉間風流名士,因不滿時政,乃逍遙山林,談玄醉酒,長歌當哭,自暴自棄,世稱“竹林七賢”。由於“七賢”在當時熱衷於清談和玄學,崇尚空靈之道,而玄學中又摻雜了許多“怡悅情性”“自我陶冶”“洗心養身”“自喻適志”的道教因素,頗受知識分子的喜好,“七賢”談吐不俗,灑脫倜儻的人生觀亦博得了知識分子的讚賞,久之,便形成了所謂的“魏晉風度”,“七賢”成了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

簡介

古蹟古蹟
竹林七賢磚印模畫又叫《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磚畫,是我國文物寶庫中的瑰寶。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1960年4月在江蘇省南京市西善橋南朝墓葬出土。 現藏於: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模印拼嵌畫像磚《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簡稱“竹林七賢磚畫”)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一幅魏晉人物畫的實物,也是現存最早的竹林七賢人物組圖。

南朝。長244厘米,寬88厘米,由300多塊古墓磚組成,出土時分東西兩塊,一塊為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四人,另一塊為向秀、劉伶、阮鹹、榮啟期四人。這幅磚畫純熟地發揮了線條的表現能力,人物造型簡練而傳神,八人席地而坐,或撫琴嘯歌,或頷首傾聽,性格特徵鮮明,人物之間以樹木相隔,完美地體現了對稱美學。魏晉間以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鹹為代表的風流名士,因不滿暴政,乃逍遙山林,談玄醉酒,長歌當哭,不與統治者合作,世稱“竹林七賢”。嵇康為“七賢”之首,他是一個非常豁達而有文采的人物,文獻中記載他“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阮籍則是一個不拘小節,活得很瀟灑滋潤的人,他好飲酒,且“嗜酒能嘯”,這個“嘯”,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

由於“七賢”在當時熱衷於清談和玄學,崇尚空靈之道,而玄學中又摻雜了許多“怡悅情性”“自我陶冶”“洗心養身”“自喻適志”的道教因素,頗受知識分子的喜好,“七賢”談吐不俗,灑脫倜儻的人生觀亦博得了知識分子的讚賞,久之,便形成了所謂的“魏晉風度”,“七賢”成了魏晉風度的代表人物。圖中的榮啟期是春秋時代的名士,他與七賢有共同之處,故被畫在一起,榮啟期則是早於“七賢”許多年的春秋時期人物,由於榮啟期的性格和“七賢”極為相似,又被時人譽為“高士”,所以,磚畫中安排榮啟期和“七賢”在一起,除了繪畫構圖上對稱的需要外,榮啟期更有為“七賢”之楷模的寓意。《世說新語》說他酒後縱興“長嘯”,且“韻響嘹亮”,所以,在“七賢”之中,有“嵇琴阮嘯”之說。山濤也極能飲酒,《山濤傳》中有其“飲酒至入斗方醉”的記錄。王戎則是一位為人任率,不修威儀,善發談端的人物。向秀文儒,文獻記其“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看來是個十足的道學家。劉伶也好酒,且嗜酒如命,“止則操卮執觚,動則契盍提壺”,大杯小盅,來者不辭。阮鹹通音律,善彈琵琶,當然,這裡的“琵琶”不是我們現在所見的琵琶,而是一種被稱為“阮”的彈撥樂器,相傳這種樂器就是由阮鹹發明,在許多地方劇種的演出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樂器。

價值

1960年4月,南京西善橋宮山北麓南朝帝王陵墓中,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太崗寺新石器時代遺址時發現了竹林七賢磚畫。原件分布在墓室中的南北兩壁,各由近300枚磚塊拼嵌而成,是同類磚畫中規格最大、內涵最為豐富、保存最為完好的一件。

相傳晉代名畫家史道碩顧愷之戴逵和南齊毛惠遠等都畫過這個題材,可惜都已無存於世。幸而發現了這幅竹林七賢圖畫像磚。足以彌補這項空白,見到這幅失傳名畫的規模,仿佛也可證實後世唐代名家孫位《高逸圖》的淵源所在。

特色

圖畫采橫幅壁畫形式,約在一千五百年前製成。記錄了魏末嘉平年間(公元二四九——二四五年),在山陽河內竹林之中的七位清談名士。但在這幅畫上,多了一位人物,原因是為了畫面構圖均衡起見,最後添加了一位春秋時代高士榮啟期。原畫自左至右,向橫展開,依次為手執如意的王戎、喝酒的山濤、嘯歌的阮籍、彈琴的嵇康、靜思德向秀、戀杯的劉伶、撥阮的阮鹹、殿後這位[鹿裘帶索、鼓琴而歌]的榮啟期。人物之間則以垂柳、喬松、梧桐、銀杏及不知名的樹木相隔,各占一席之地。

竹林七賢

為魏晉時期的7位名士,他們常結伴遊于山林,沉湎於酒樂。畫面上的另一個人物為春秋時的高士榮啟期,將不同歷史時期的人物因志趣相同而展現在同一幅畫面上,既是墓室兩壁畫面對稱的需要,也反映了當時“貴在肆志”、“仰慕同趣”的社會風尚。

榮啟期又叫榮期,是一位春秋時的隱士。古書《列子·湯問》記載,他曾對孔子說:得為人,又為男子,又行年九十,為三樂。把他與竹林七賢畫在一起,蓋因其放逸與竹林七賢不相上下。榮啟期因高壽而揚名,所以後世常將榮啟期作為神仙類人物看待。

第一位人物是嵇康。嵇康作為“七賢”之首,是一個非常豁達而有文采的人物,文獻中記載他“博綜伎藝,於絲竹特妙”且常“彈琴詠詩,自足於懷”,以彈奏《廣陵散》而稱絕。畫面上,嵇康席地而坐於銀杏和青松之間,怡然弄琴,表現出他“引琴而彈”,“聲調絕倫”的才氣。

第二位人物是阮籍。阮籍不拘小節,活得瀟灑滋潤。《晉書.阮籍傳》說他“嗜酒能嘯”,《世說新語》說他酒後縱興“長嘯”、“韻響嘹亮”,這個“嘯”,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把手指放在嘴裡吹口哨。畫面上,阮籍側身席地而坐,傍置酒具,作撮口長嘯狀。阮籍背後是闊葉竹。

第三位人物是山濤。《晉書.山濤傳》說他“飲酒至八斗方醉”。畫面上,他跪坐於地,衣袖高挽,手舉酒杯,面對垂柳而豪飲。

第四位人物是王戎。畫面上,王戎坐臥於地,一隻肘臂支撐在小桌上,另一隻手臂揮舞如意,身旁置酒具,背後是銀杏。這正是庾信《對酒歌》中“王戎如意舞”的寫照。

第五位人物是向秀。《晉書.向秀傳》說他“雅好老莊之學,莊周著內外數十篇……秀乃為之隱解,讀之者超然心悟,莫不自足一時也”。畫面上,向秀倚樹閉目凝思,似乎正在領悟老莊哲學的真義。

第六位人物是劉伶(靈)。《晉書.劉伶傳》說他“止則操巵執觚,支則挈搕提壺”,嗜酒如命,大杯小盅,來者不辭。畫面上,劉伶跪坐於地,手執耳杯,面對垂柳,作飲酒姿勢。

第七位人物是阮鹹。《晉書.阮鹹傳》說他“妙解音律,善彈琵琶。”阮鹹彈的是四弦琵琶,相傳這種樂器為阮鹹所創造,故又名“阮鹹”,簡稱“阮”。畫面上,阮鹹盤腿而坐,面對銀杏,懷抱四弦琵琶,挽袖彈撥。

第八位人物榮啟期。畫面上,一老者席地而坐,面對垂柳,鼓琴高歌,背後有棵銀杏。正是陶淵明詩中吟詠的“榮叟老帶索,欣然之彈琴”的形象。

另外,阮籍、王戎的酒杯里都有一隻木雕小鴨。古人稱這種木雕小鴨為“浮”,也就是“浮一大白”的“浮”。古人席地而坐,宴飲時要想知道對方飲得深淺,便看對方酒杯中小鴨浮沉的程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