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門[北京紫禁城端門]

端門[北京紫禁城端門]

天安門後的端門城樓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門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門,整個建築結構和風格與天安門相同。端門城樓在明清兩代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城樓下的御道兩側,儀仗種類紛呈,數量龐大,隊伍宏偉,從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門(明代稱承天門),長達兩華里。同時端門和午門城樓上鐘鼓齊鳴,以顯示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

基本信息

簡介

天安門後的端門城樓始建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紫禁城的正門之一,也是清代皇城的正門,整個建築結構和風格與天安門相同。端門城樓在明清兩代主要是存放皇帝儀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城樓下的御道兩側,儀仗種類紛呈,數量龐大,隊伍宏偉,從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門(明代稱承天門),長達兩華里。同時端門和午門城樓上鐘鼓齊鳴,以顯示封建皇權至高無上的威嚴。
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以後,端門城樓是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庫房。1999年端門城樓經過文物搬遷滬漆彩畫等修繕,面貌茸然一新(端門是紫禁城古建築群中保護最好的古建築之一),正式向遊人開放。現城樓大殿陳列有《百位帝王展》《名人書畫展等》。
登上端門城樓,太廟社稷壇明清園林景觀一目了然(常年每日8時至18時開放票價10元)。對喜好中國古代建築,明清園林、書畫藝術的遊客一定不虛此行。

建築規模

端門端門
端門至午門占地面積30680平方米。御道兩側共有左右朝房100間。明清兩代是六科垣舍,也稱六科廊(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的辦事機構所在地)闕左右門以南有廟右門(神廚門)社左門,直通太廟和社稷壇(現已封閉)。闕左右門以北朝房是王公、文武官員集會和候朝的地方。現左右朝房由南向北順序舉辦各類臨時展覽。
端門地區以午門城樓為背景的古裝照相很有特色,穿著華麗氣派的“小皇帝”、“皇后”、“皇妃"“宮女”、“武士”在金黃的華蓋,龍攆、白馬襯映下形成古老皇宮裡一道協調亮麗的風景。御道以西,露天陳列著中國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明清“紅夷古炮”群,其中不乏為我國現存的清代最精美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神威大將軍”、明代洪承疇等捐贈的(一級文物)一批著名古炮。闕左右門內兩側陳列著清乾隆年間嘉量和曰晷(均免費向遊人開放)。
值得一提的是左朝房北側現為武警國旗護隊駐地.每天早晚,威武的國旗護隊官兵邁著整齊的步伐,唱著嘹亮的軍歌,在天安門廣場為祖國升旗、護旗,壯了威軍威,既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也是端門地區遊覽觀光的一大亮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