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直

端直,漢語辭彙。 拼音;duān zhí。 釋義:1、.正,不歪斜;直,不彎曲。2.正直。3.指正直的人。

基本信息

拼音

duān zhí

引證詳解

正,不歪斜;直,不彎曲。 ①漢·張衡 《西京賦》:“廛里端直,甍宇齊平。” ②宋·王讜 《唐語林·補遺一》:“所剺處多不端直,文帖且又繁積。” ③郭沫若 《銀杏》:“你的株乾是多么的端直。”

正直。 ①《楚辭·九章·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王逸 註:“言我推行正直之心。” ②《韓非子·解老》:“心畏恐則行端直,行端直則思慮熟。” ③《史記·秦始皇本紀》:“端直敦忠,事業有常。” ④《北齊書·崔昂傳》:“昂性端直少華,沉深有志略。” ⑤宋·蘇舜欽 《上京兆杜公書》:“天下所相望號端直者,惟丈人與孔諫議、范吏部耳。” ⑥明·方孝孺 《祭宋仲珩文》:“子之端直,當為神明。”

指正直的人。 《呂氏春秋·情慾》:“巧佞之近,端直之遠,國家大危。”

1.

正,不歪斜;直,不彎曲。

2.

正直。

3.

指正直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