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文化

窺探文化(peep culture),指的是很多人描寫和展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然後其他人以閱讀或觀看這些東西為樂趣的一種文化。窺探文化這個表達是對流行文化(pop culture)這個短語的一種惡搞,是由多倫多作家兼社會評論家哈爾•涅茲維奇首創的。

來源

窺探文化窺探文化

這個詞的英文寫法是peep culture,是由多倫多作家兼社會評論家哈爾·涅茲維奇首創。它是由流行文化這個短語的借鑑而來。

表現

MSNQQ簽名、開心和人人的狀態欄、個人部落格、微博,人們忽然有很多展示自己狀態和心情的空間。某一天的某一個簽名可能會招來朋友們一通狂轟濫炸,或者愛心泛濫的勸慰。這大概就是窺探文化一個最明顯的現象吧。

分類

窺探文化分為兩類人,一類人熱衷於將自己心底最深處的想法通過各種渠道傳播出去,供別人“窺探”。另一類人則喜歡守在各種渠道上及時的發現別人的各種信息。這兩類人都屬於“窺探文化”,但他們又有著不同:“窺探”與“被窺探”。

心理狀態

窺探者

個人成長的需要

人從娘胎降臨到這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他們所未知的。對於孩子來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屬於疑問和隱私,他們懷著新奇、激動和迷惑開始接觸、了解和適應這個世界。在這個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疑問和隱私就形成了一種動力,導致兒童形成對隱私的好奇和探求欲的形成。我們甚至可以說,人類是生來就存在好奇心,生來就存在對隱私的好奇的,喜歡窺探隱私,是天生的,是人類的天性。

為了獲得別人的關注

人生活在特定的群體中,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來體現自己在這個群體中的地位,以滿足被這個群體其他人關注的需要。就像在一個班級裡面,成績好的學生通過取得優異成績來獲得別人認可,成績差的通過做小動作或調皮搗蛋來獲得同學的關注。喜歡窺探別人隱私的人,大多數也是為了向別人炫耀自己“知道得比別人更多”而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以顯示自己的“能耐”。

自我保護的需要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安全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所不願為外人所知的隱私。為了不讓自己的隱私暴露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大家都有意無意地在打探別人隱私的同時為自己設定一道防護欄。在潛意識裡有兩手準備:一是在自己隱私受到威脅時用以威脅他人,二是借鑑別人的過錯來完善或提醒自己。

宣洩個人慾望的需要

雖然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的不同,我們不能隨意評判窺探別人隱私的動機,但確實有人在窺視別人隱私時,會下意識地把自己壓抑的欲望、憎恨或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尤其是那些性隱私被曝光的人身上,借著別人的身體,依靠自己的想像,在意念上發泄自己的性慾和攻擊欲,在心理上得到報復性或勝利的滿足。

被窺探者

自我認知

傳播的過程就是自我認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主我”和“客我”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對話。而最終表現為顯性或者隱性,顯性表現為認同、接受、歸化;潛性表現為否定、排斥、異化。

自我價值實現

需求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當生理需要和安全的需要獲得滿足時候,社會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就會顯得尤為重要。高層次的需要比低層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價值。於是一部分人期望在訴說中獲得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找到自我價值。在這個過程中“被窺探者”可以擺脫個人獨處所產生的孤獨感,走出生活中的煩惱,尋找到心理壓抑的釋放渠道,並感受自身給他人、社會帶來的價值感。

傳播權力與控制欲

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傳播本能以及對傳播權力的渴望是參與者“參與動因”的一個重要方面。參與者“渴望權力”與“渴望自我支配”的內心動因在傳播以及“被窺視”時得到充分的體現。

注意力驅動

這個時代是注意力的時代,“被窺探者”渴望吸引儘可能多的注意力,因為越多的注意力意味著被認可的正效應增強。

影響

“窺探文化”是數字時代“有話就說、有圖就秀”的一種現象,人們熱衷於將自己心底最深處的想法貼到部落格或社交網站上供所有人閱讀。這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的社會影響,比如對隱私關注度降低等。而其中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過度分享”的趨勢,也就是說人們會線上上線下泄露過多的個人信息。

網路文化分類

新時代流行文化

窺探文化
指的是很多人描寫和展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然後其他人以閱讀或觀看這些東西為樂趣的一種文化。
街頭文化也就是hiphop文化,Hip-Hop,中文譯名嘻哈,文化源於上世紀70年代美國黑人的一種街頭說唱文化,英文中Hip意指臀部,Hop指單腳跳,Hip-Hop則是輕扭擺臀的意思。
視覺文化新的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正如通常所說,視覺文化研究的是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為何如此強調視覺形式表現經驗,而並非短視地只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
課桌文化課桌文化就是學生在課桌上塗寫的內容,從60後的“毛主席語錄”到90後的“城管”,每個階段的課桌文化都代表了一個時代特徵。課桌文化也是學生髮表個人情感和不滿的平台。
快餐文化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積累和內在價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現象。如今社會的節奏加快,隨著網路的進一步發展,快餐文化進入了瘋狂的時代,這慢慢演變成為一種時尚,衝擊傳統文化
惡搞文化指的是對嚴肅主題加以解構,從而建構出喜劇或諷刺效果的胡鬧娛樂文化。常見形式是將一些既成話題,節目等改編後再次發布,屬於二次創作的其中一手法。惡搞在當代流行文化中很常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