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碎片

空間碎片

空間碎片是人類空間活動的產物,包括完成任務的火箭箭體和衛星本體、火箭的噴射物、在執行航天任務過程中的拋棄物、空間物體之間的碰撞產生的碎塊等,是空間環境的主要污染源。

天文學概念,人類空間活動的產物

空間碎片,專指人類在太空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及其衍生物。

空間碎片的幾種來源:

空間碎片空間碎片

——完成任務後的衛星以及運載火箭末級直接成為空間碎片;

——火箭剩餘燃料、衛星高壓氣瓶中的剩餘氣體、未用完電池,都可能因為偶然的因素爆炸,而產生難以計數的空間碎片,至2003年人們共發現了170餘次爆炸,將近一半的碎片因此而來;

——固體火箭燃料中添加了鋁粉,燃燒產生的氧化鋁向空間噴射,形成太空“沙塵暴”;

——用液態金屬鈉鉀作為冷凝劑的核動力衛星,衛星失效後冷凝劑向外泄漏的小液滴產生了小碎片;

——航天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是名副其實的太空垃圾,和平號空間站的垃圾就直接被拋向太空;

——航天員在太空行走時遺棄的扳手、手套、攝像機燈等物品也成為空間碎片;

——空間碎片使太空飛行器表面材料退化、剝落,成為新的空間碎片。 開展空間活動時間較長的美、俄兩國,所產生的空間碎片約占總數的45%和48%,我國產生的約占1.2%。 沒人能夠數清空間碎片的確切數目。人類目前只能對直徑10厘米以上的碎片進行跟蹤監測,這類碎片目前共有9600多個,世界上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有能力對其進行全部監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為每個碎片都進行了編號。 小於1厘米的碎片據估計有數千萬乃至數億,太空飛行器已經根本無法避免與其相撞,只能通過加強自身的防護能力來應對。

都亨等編著,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圖書

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空間碎片》

空間碎片空間碎片

作者:都亨等編著

出版社:中國宇航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年04月

內容簡介

自從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至今已有51年的時間,空間技術在此期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和巨大的成就。但是與此同時,人類的空間活動也製造了數以億計的空間碎片(也稱為太空垃圾)。本書系統地介紹了空間碎片的知識,涵蓋了空間碎片的來源、特性、危害、監測和預警方法、防護方法、碎片撞擊特性和空間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內容,適合相關專業科研和管理人員學習,也適於對空間技術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目錄

第一章 空間碎片特性和危害/1

第二章 空間碎片是怎樣產生的/21

第三章 對策之一——躲避空間碎片碰撞/33

第四章 對策之二——加強太空飛行器防護/69

第五章 對策之三——保護空間環境/101

第六章 全球關注空間碎片/11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