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怪

關於這個“空怪”,民間有不少典故。

簡介

關於這個“空怪”,民間有不少典故。最白話的是說在longlongago(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做買賣的小商販,每天出門,一定先虔誠地拜拜灶神,一天生意真的就順風順水了。不巧,某一天,他老婆來不及做早飯,商販就胡亂去外面攤子吃了些不乾淨的東西,結果肚子痛得一塌糊塗,他張嘴就埋怨灶神爺,“早上拜半天,您老人家怎么都不保佑我呢?”
這個典故沒有明確的證據可考。記得我從老外婆那裡聽到這個版本時,著實笑了半天,這人,這么傻,這么迂,讓我猜,灶神爺一定要說,“自討苦,怨我何來?空怪。”

現象

放眼職場,這樣的人還真不是少數。收不到款怪財務政策緊,銷不了貨嫌產品不考究,做不出產量怪設計不成熟,等等等等,但最典型的還是那些“老”字輩,不管是“大老”還是“小老”,只要是個頭,每每做壞了業績,總要找一堆理由,怪天不時、怪地不利,最後怪來怪去,就怪人不和。因為,事總是人做的。
既然曉得了癥結在人,那最順手的當然是做組織整合了,把A部的人整合到B部,把B部的人整合到C部,反正八個瓶子七個蓋,蓋來蓋去總是有地方的。這樣整合來整合去,如果業績好了,大老闆小老闆都開心,“空怪”自然就告一個段落,如果業績還是不好,那就得繼續折騰。
我有一個朋友,他說今年已經被整合5次了。我打趣他,如果是連續升職的話,你現在應該是聯合國秘書長。電腦那頭,他笑倒:“哪裡,繞來繞去,其實也沒改啥。”
第一次是同事主導的一個研發項目卡殼了,他臨危受命,被擢升為總工;第二次是有空降兵要來,為了讓新來者先吃個空心湯圓,BOSS私下許諾,如果讓出總工頭銜,額外補貼他月薪;第三次是要重點抓工藝創新,工作證立馬改成工藝師;第四次最離譜,據說為了爭取一個政府項目,他被借調到分廠,當了項目經理,那邊事情還沒有完,他又被召回了,咋了?空降兵辭職了。
仔細算來,做的事情還是那些事情,工作證倒是收了一疊,平常都放在證件套里,需要哪張用哪張。不過,他竊笑,職位牌轉了一圈,薪水也跟著長了。

現實感

鍾鍾公司職員處女座
女友凱西是個內心強大的人,這與她的經歷有關。她一直都有夢想――努力讀書,離開家鄉,過上更好的生活。一切比預料中順利得多,工作、晉升……所有曾經想要的,一個都不缺。
讓人羨慕的是,當我們還在為可憐的薪水拼死拼活時,人在深圳的凱西,早已同香港接軌。更讓人眼紅的是,凱西的老公是實打實的高級技工,薪水比她只多不少。照理說,現在的凱西應該揚眉吐氣,但是,在QQ上,她卻向我傾訴:自己遇到了瓶頸。簽名檔也應景地改成了哈姆雷特式困惑――走or留?
凱西的糾結主要是寄養在老家的兒子下半年要讀國小,本著為蓓蕾的將來,最好能留在父母身邊,讓IQEQ得到均衡發展。她也想過把兒子帶去自己工作的深圳,但一個高昂的入學贊助費,就把她嚇回去了。與此同時,雖然她穩坐公司一姐寶座,但是職位卻變得升無可升,再努力也只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這令一向理想高遠、求新求變的凱西漸漸少了鬥志。
還有更微妙的,這幾年房價漲得離譜。凱西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為深圳房價實在太高,一直下不了買房的決心,沒有房子就找不到家的歸屬感。每每和老同學聚會,雖然薪水比人家高,但是看看老家那些混得如魚得水的同學,凱西不免感嘆背井離鄉到底不如留守來得安逸。
比較之下,回家的好處變得很明顯――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兒子也不再是電話里的聲音,或者視頻里觸摸不到的活動人像。而一直想為自己打工的凱西,回家也能為心愿的達成提供了無限可能,光想想就刺激。
離開安穩的生活是需要勇氣的,不過“新家鄉人”凱西最後還是作出了回家的決定,當然,她找了為孩子將來著想的好台階下。

職場秀

陸愷培訓師天蠍座
小王是我的前同事,成人日語大專畢業。當年在一家外貿公司做翻譯,混得很不滋潤。原因何在?學歷不過硬。3年業餘大專沒好好學習,日文聽力只能聽個60%,口語表達只能表達個50%,筆譯稍微好點,翻個70%,工作起來,壓力不要太大喔!
但小王腦子靈,天生情商高。眼見翻譯這碗飯不容易吃,還沒過試用期就調轉方向了。
他先是買了若干諸如《職場新人須知》的工具書,隨後,又看了一些職場暢銷小說。小王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我要掘到職場的黃金,得先給自己充充電。
小王跟我說這番話的時候,他的身份已經變成某女裝品牌公司的Buyer(買手)了。
小王說:“找工作要懂得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且得最大化。雖然我專業是日文,但那純粹是為了混張文憑,我真正的長處你是知道的喔,就喜歡逛逛商店、挑挑衣服、拗拗造型,於是我選擇了Buyer作為轉型的方向。”
“可是,這個行業大多是女員工呀?你一個爺們不覺得工作氛圍太娘了嗎?”我不解地問他。
小王嘿嘿一笑:“那正好可以發揮我的性別優勢呀。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再說呀,我們是女裝品牌,顧客一般都是女性,男性Buyer的眼光反而更顯獨特呢!”
2008年金融海嘯突然來襲,公司生意有所滑坡,新店開張計畫全部取締。這時,小王主動請纓,申請去店鋪做一線銷售員,我們都以為他瘋了,他卻說,只有變化才能趕得上變化。
果然,不久,部門緊縮人手,小王的上司不幸被裁,而小王呢,他在店鋪做著銷售員,一點都沒事。小王說:我現在是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也許是有在店鋪的工作經驗和之前做Buyer的經驗,兩年後,小王成功跳槽到另一家知名品牌公司擔任營運區域主管。高升之後,小王請一眾老友聚會Happy,老同事紛紛跟他取經,討問職場秘籍,小王笑問:“大傢伙兒可看過職場網路輕喜劇《司馬TA呀》?”(司馬Ta即Smart聰明的諧音)
大家曰:“沒,‘司馬Ta’是誰呀?”

小王說:“諸位,你們都是OUTMAN(過氣的人)。我先告訴你們幾句‘司馬Ta’規則吧。第一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不要低估自己的潛力;第二讓自己去適應環境,因為環境永遠不會來適應你;第三記住,不可替代的是工作本身,而不是你。”
嘿,看來,在職場中,除了要努力幹活外,更要聰明地幹活。WorkSmart(聰明地幹活)絕對是門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