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作戰指揮中心

中國計畫設立一個“空天行動指揮中心”,並加緊為未來的“天軍”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太空行動。事實上中國周邊的國家也已緊隨美俄之後開始紛紛組建太空司令部並成立專門編制的武裝力量。

中國計畫設立一個“空天行動指揮中心”,並加緊為未來的“天軍”培養人才,服務於國家的太空行動。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這則報導本身並未引起太大波瀾,但縱觀當今世界,為確保對太空這一“第四戰場”的掌控,各國紛紛組建太空司令部並成立專門編制的武裝力量,卻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美俄最早爭建“天軍”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渴求軍事霸主地位的美國,最早將目光投向地球以外。美軍太空司令部在其2020年構想中稱,“今天的軍事作戰十分依賴航天能力,未來更是如此。”
為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太空作戰,美軍在冷戰時期成立的北美防空司令部等單位的基礎上,加緊打造“天軍”。
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美軍就組建了由100多名太空人和7000多名技術人員組成的航天師,負責太空飛行器的發射和控制。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此後,又於2000年成立了第76太空管制中隊和第527“侵略者”中隊,分別擔負太空防禦和進攻任務。
目前,美軍太空部隊司令由太空人出身的四星上將凱文·奇爾頓擔任,司令部設在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
該司令部直接隸屬於參謀長聯席會議,下轄空軍航天司令部、海軍航天司令部和陸軍航天司令部,下屬作戰中心有空軍航天作戰支援中心,海軍航天作戰支援中心,航天防禦作戰中心和聯合航天作戰中心等。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姿態,俄羅斯雖然國力比不上蘇聯,但也毫不含糊。早在1993年,俄軍就著手籌建太空作戰、預警和偵察系統,並於1997年合併完成了火箭部隊、軍事航天部隊和飛彈防禦部隊建設,到2001年正式創建了“天軍”。
俄羅斯“天軍”歸總參謀部和國防部聯合管理,編制9萬人,包括軍事航天部隊和空間飛彈防禦部隊兩部分。
其編有1個飛彈航天防御集團軍,下轄1個飛彈襲擊預警師、1個反導防御師(包括8個反導發射陣地)、1個太空監控師、1個航天設備試驗和指揮總中心,另有一些特種測量設備。僅就反衛星技術而言,俄航天部隊現已達到實戰水平。

後起之秀各打如意算盤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面對美俄兩強爭相發展“天軍”的態勢,其他二線國家備感壓力,自然也要有所動作。
印度國防部目前正積極籌建太空司令部,意欲統一掌管全國資源,應對來自周邊的太空威脅。印度正積極開發中遠程彈道飛彈、軍用太空飛行器、天基雷射武器等,並構想將空軍轉型為“空天軍”,或稱“航空航天部隊”。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據悉,印軍未來的太空司令部將仿效美國模式,能在衛星、空中預警系統和太空飛行器間協同,把航天和航空統管起來,實行統一指揮。在這個司令部的參與下,印度現已開始實施探月計畫和火星探測計畫。
受和平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憲法的限制,日本在軍隊組織結構上難有突破性的動作,因此採用“寓軍於民”的策略,以科研名義開發尖端航天技術。
例如,日本斥巨資進行月球探測,該項目中的一大關鍵是變軌技術,如將其用於洲際飛彈,則是突破飛彈防禦體系的有效手段。
日本的深空探測也馬不停蹄,最新的收穫是,“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在經歷了長達7年的太空航行後,於今年6月13日返回地球,顯示了日本在太空飛行器測控方面的強大實力。
韓國同樣在積極推進成立直屬空軍的太空司令部,並計畫在2015年前組建空間作戰團,負責對本國軍用衛星進行管理,並建立彈道飛彈預警系統。
2025年該司令部完全建成後,將作為空間作戰基礎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承擔起航天指揮控制重任。

未來戰爭的一張資格證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自人類叩開宇宙之門以來,外層空間迅速顯露出與國家安全的緊密關係,成為繼陸地、海洋和天空之後的第四戰場。
按照軍事學家的構想,未來的“天軍”是一支合成型部隊,大體包括地基支援、太空飛行器部隊、自動化指揮和控制單位等。太空作戰的樣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包括信息戰、衛星戰、電子戰、反導戰和計算機戰等,體現了技術
空天行動指揮中心空天行動指揮中心
複雜、兵種協同性高的特點。
然而,在擁有獨立的編制前,這些部隊大多分散在各個軍種或機構內,職能重複,管理分散,不能很好地協調。
在經過反覆調整和實踐後,各國深感只有建立專門的指揮機構,才能使“天軍”發揮最大作戰效能。
在未來戰爭中,如果一個國家擁有了太空優勢,那么,它就可以對地球表面的任意目標實施不間斷的偵察監視,戰場情報實時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太空飛行器可以根據任務需要,隨時出現在目標上空,戰場機動能力大幅躍升;
航天平台可以使用定向能武器毀傷目標,精確打擊能力空前提高;外層空間無遮無攔,作戰平台可大幅減少燃料損耗,最大限度地提升作戰效率……
正是因為看到了如此巨大的誘惑,一些人不斷宣揚:哪個國家如果不能擁有太空司令部及其指揮下的“天軍”,就沒資格打未來戰爭。
對後發國家而言,如果不能積極整合自己的航天能力順應這一趨勢,那么,它們在世界局勢中的話語權恐怕也難得到保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