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中人語

穴中人語

《穴中人語》選自南宋康與之《昨夢錄》,屬於文言文體裁,講述一個姓楊的三兄弟與一位老人在一個洞穴中的所見所聞。

簡介

昨夢錄 昨夢錄

全文:宣政間,楊可試、可弼、可輔兄弟讀書,精通易數,明風角鳥占雲祲孤虛之術,於兵書尤邃。三人皆名將也,自燕山回語先人曰:“吾數載前,在西京山中遇出世人,語甚款,老人頗相喜,勸子勿仕,隱去可也。予問何地可隱,老人曰,欲知之否?乃引余入山,有大穴焉。老人入,楊從之,穴漸小,扶服以入,約三四十步即漸寬,又三四十步出穴,即田土,雞犬陶冶,居民大聚落也。至一家,其人來迎,笑謂老人曰:久不來矣。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對曰:此中地闊而居民鮮少,常欲人來居而不可得,敢不容邪?乃以酒相飲,酒味薄而醇,其香郁烈,人間所無。且殺雞為黍,意極歡至,語楊曰:速來居此。不幸天下亂,以一丸泥封穴,則人何得而至?又曰:此間居民雖異姓,然皆信厚和睦,同氣不若也,故能同居。苟志趣不同,疑間爭奪,則皆不願其來。吾今觀子神氣骨相非貴官即名士也,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子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均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在此俱無用,且起爭端,徒手而來可也。指一家曰:彼來亦未久,有綺縠珠璣之屬,眾共焚之。所享者惟米薪魚肉蔬果,此殊不闕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衣食於他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今吾兄弟皆休官以往矣。公能相從否?於是三楊自中山歸洛,乃盡損囊箱所有,易絲與棉布絹先寄穴中人,後聞可試幅巾布袍賣卜二弟築室山中不出,俟天下果擾攘則共入穴,自是聲不相聞,先人常遣人至築室之地訪之,則屋已易三主,三楊所向不可得而知也。及紹興和好之成,金人歸我三京,余至京師訪舊居,忽有人間此有康通判居否?出一書相示,則楊手札也。書中致問吾家意極殷勤,且雲予居於此,飲食安寢終曰無一毫事,何必更求仙乎?公能來甚善。余報以先人沒於辛亥歲,家今居宜興,俟三京帖然,則奉老母以還。先生再能寄聲以付諸孤,則可訪先生於清淨境中矣。未幾金人渝盟,予顛頓還江南,自此不復通問。”

原文

老人引楊氏入山之大穴,雞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謂曰:“此公欲來,能相容否?” 對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吾此間凡衣服、飲食、牛畜、絲纊(kuàng,絮衣服的新絲綿)、麻枲(xǐ,麻)之屬,皆不私藏,與眾共之,故可同處。子果來,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魚肉,此殊不缺也。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楊謝而從之。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與老人同出。

譯文

老人帶領姓楊的人來到一個大的山洞,雞和狗都很高興的樣子,人們都在一起住。到了一家,老人對(這戶人家)說:“這個人想來這裡住,能夠容留他嗎?”(穴中人)回答說:“你既然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有賢能的人。我們這裡只要是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這類東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與眾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真的要來,請不要攜帶金銀珠寶這些珍異的東西,(人們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魚肉,這裡是不缺的。地是按照各家的人數分給他們土地,用來耕地養蠶,不能從別人那裡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姓楊的人道謝並且聽從了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誡道:“你如果來晚了,山洞就封著了。”將近夜晚,姓楊的人與老人一起出來。

註解

勿攜金珠錦繡珍異等物 攜:攜帶

能相容否 容:允許

此殊不缺也 殊:特殊的物品

楊謝而從之 謝:辭別

所享者惟薪米魚肉 薪:柴

惟計口授地 惟:只

子來或遲 或:或許

之的解釋:老人引楊氏入山 大穴(是的)居民之大聚落也(用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舒緩語氣)與眾共 (代詞 代衣服、飲食、牛畜、絲纊、麻枲(枲,麻))楊謝而從 (代詞,代穴中人)

作者介紹

簡介

穴中人語 穴中人語

康與之, 字伯可,一字叔聞,號退軒,滑州(今屬河南)人。南渡後居嘉禾(今浙江嘉興)。高宗建炎初(1127)上“中興十策”不為用。後依附秦檜,為秦門下十客之一,被擢為台郎。檜死後,編管欽州,復送新州牢城。其詞多應制之作,不免歪曲現實,粉飾太平。但音律嚴整,講求措詞。代表作為《卜運算元》、《玉樓春令》、《長相思》、《金菊對芙蓉》、《風流子》、《減字木蘭花》、《滿江紅》、《憶秦娥》、《昨夢錄》等。其中《長相思》寫西湖勝景,“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煙靄中”,在這一片湖光山色之中詞人想起南齊錢塘名妓蘇小小的九里松外偶遇騎青驄馬之少年之故事,想來當年她對著這湖山勝景一定是春愁滿胸、情思綿綿吧!《卜運算元》一詞寫物是人非的滄桑變換之感,“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等都是選取精當,語言完美的切題之佳句。伯可著有《順庵樂府》五卷,不傳;今有趙萬里輯本。

詞集

風入松

畫橋流水欲平闌。雨後青山。去年芳草今年恨,恨香車、不逐雕鞍。紅杏牆頭院落,綠楊樓外鞦韆。

謝娘別後憶前歡。淚滴春衫。柔荑共折香紅處,勸東風、且與流連。早是相思瘦損,梅花謝了春寒。

憶少年令(元夕應制)

雙龍燭影,千門夜色,三五宴瑤台。舞蝶隨香,飛蟬撲鬢,人自蕊宮來。

太平簫鼓宸居曉,清漏玉壺催。步輦歸時,綺羅生潤,花上月徘徊。

風流子

律,再賦一闋。恨方回久下世,不見此作。

結客少年場。繁華夢,當日賞風光。紅燈九街,買移花市,畫樓十里,特地梅妝。

醉魂盪,龍跳捴萬字,鯨飲吸三江。嬌隨鈿車,玉?南陌,喜搖雙槳,紅袖橫塘。

天涯歸期阻,衡陽雁不到,路隔三湘。難見謝娘詩好,蘇小歌長。

漫自惜鸞膠,朱弦何在,暗藏羅結,江綬消香。歌罷淚沾宮錦,襟袖淋浪。

瑞鶴仙令(補足李重光詞)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恨小樓西。曲屏珠箔晚,惆悵卷金泥。

門巷寂寥人去後,望殘菸草低迷。閒尋舊曲玉笙悲。關山千里恨,雲漢月重規。

杏花天(慈寧殿春晚出遊)

帝城柳色藏春絮。嫩綠滿、遊人歸路。殘紅剩蕊留春住。無奈霏微細雨。

南陌上、玉轡鈿車,悵紫陌、青門日暮。黃昏院落人歸去。猶有流鶯對語。

卜運算元

潮生浦口雲,潮落津頭樹。潮本無心落又生,人自來還去。

今古短長亭,送往迎來處。老盡東西南北人,亭下潮如故。

金菊對芙蓉(秋怨)

梧葉飄黃,萬山空翠,斷霞流水爭輝。正金風西起,海燕東歸。憑欄不見南來雁,望故人、訊息遲遲。木樨開後,不應誤我,好景良時。

只念獨守孤幃。把枕前囑付,一旦分飛。上秦樓游賞,酒殢花迷。誰知別後相思苦,悄為伊、瘦損香肌。花前月下,黃昏院落,珠淚偷垂。

滿江紅(杜鵑)

惱殺行人,東風裡、為誰啼血。正青春未老,流鶯方歇。蝴蝶枕前顛倒夢,杏花枝上朦朧月。問天涯、何事苦關情,思離別。

聲一喚,腸千結。閩嶺外,江南陌。正長堤楊柳,翠條堪折。鎮日叮嚀千百遍,只將一句頻頻說。道不如歸去不如歸,傷情切。

滿庭芳(冬景)

霜幕風簾,間齊小戶,素蟾初上凋籠。玉杯醽醁,還與可人同。古鼎沉煙篆細,玉筍破、橙橘香濃。梳妝懶,脂輕粉薄,約略淡眉峰。

清新,歌幾許,低隨慢唱,語笑相供。道文書針線,今夜休攻。莫厭蘭膏更繼,明朝又、紛冗匆匆。酩酊也,冠兒未卸,先把被兒烘。

減字木蘭花

楊花飄盡。雲厭綠陰風乍定。簾幕閒垂。弄語千般燕子飛。

小樓深靜。睡起殘妝猶未整。夢不成歸。淚滴斑斑金縷衣。

採桑子

晚來一霎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荷葉鋪水面(春遊)

春光艷冶,遊人踏綠苔。千紅萬紫競香開。暖風拂鼻籟,驀地暗香透滿懷。

荼コ似錦裁。嬌紅間綠白,只怕迅速春回。誤落在塵埃。折向鬢雲間、金風釵。

練習

1.下面句中“此”字分別指代什麼:

⑴此公欲來。指代(楊氏 )

⑵老人肯相引之此。指代(穴中)

⑶此殊不缺也。指代(薪米魚肉)

2.下面各組詞義相同的一組是(C)

A、落:落英繽紛 居民之大聚落也

B、果:未果,尋病終 子果來

C、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吾此間凡衣服、飲食……之屬

D、處:處處志之 故可同處

3.對短文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

A、文中穴中人與桃花源中人一樣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B、《桃花源記》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一老人引導才進入大山之穴。

C、穴中人告訴楊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給土地,然後自己來耕種養蠶,不能向別人求取食物。

D、楊氏聽了穴中人的話後,不願意留在洞中,所以,臨近傍晚又與老人一同出穴。

4.翻譯下列句子:

⑴此公欲來,能相容否?

譯:這個人想到你們這裡居住,你能不能容留他?

⑵老人肯相引至此,則必賢者矣。

譯:你既然願意帶他來到這個地方,那他一定是有賢能的人。

⑶惟計口授地,以耕以蠶,不可取食於人耳

譯:只打算給你一些地,用來耕地養蠶,不能從別人那裡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

5.下面句子中“子”的含義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 )

A.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子恃何而往

C.子來或遲,則封穴矣 D.子果來

6.解釋加點字詞語在文字中的意思:

(1)凡′衣服,飲食(只要)

(2)故可同出′(住在)

7.在括弧中填寫下列句子省略的成分.

(穴中人)又戒曰:“子來或遲,則封穴矣。”迫暮,(楊氏)與老人同出。

8.試比較《穴中人語》與《桃花源記》在敘述內容及表現手法上的異同。

同:文中的穴中人與桃花源中的人一樣,過著與世隔絕、自給自足、怡然自樂的生活

桃源人和穴中人既熱情好客又存有戒心。

異:《桃花源記》中是漁人自己偶然發現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楊氏是經老人引導才進入山中大穴的。

文體不同,《桃花源記》屬於序文,《穴中人語》屬於筆記小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