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

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

《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
《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翻譯版)的譯者曾在美國留學執教多年,後在清華大學微電子所任教,長期從事IC設計的研究和授課工作,作為國內IC設計領域的頂尖講師,譯筆流暢生動,既通俗易讀,又保持原書風味,幫助您更加輕鬆愉快地掌握積體電路的掩模設計,激發您對於版圖設計工作的熱情!現在您可以輕輕鬆鬆,興致盎然地學習和掌握積體電路版圖設計了!《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翻譯版)作者Christopher Saint,IBM的頂尖講師之一,以輕鬆幽默的文筆為讀者提供了一本圖文並茂、實用易讀的版圖設計參考書,自下而上,由淺入深地構造了設計理念,毫無保留地講述了從最初版圖設計到最終仿真的方方面面。內容覆蓋了模擬電路、數字電路、標準單元、高頻電路、雙極型和射頻積體電路的版圖設計技術,討論了版圖設計中有關匹配、寄生參數、噪聲、布局、驗證、封裝等問題及數據格式,最後還提代了兩個實際的例子,CMOS放大器與雙極型混頻器的版圖設計。

編輯推薦

《積體電路掩模設計:基礎版圖技術》(翻譯版)編輯推薦:作為一個電路設計者,你對電路所作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都會直接影響最終的矽片產品。電路設計遠遠超過電路模擬器。設計的物理屬性將決定電路工作的成敗與否。掩模設計問題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成為整個電路設計過程的一部分。你的設計只有在變成了矽晶片上的電路時才能算完成。

把設計轉移到矽片上是你的職責。了解你的設計對版圖方案的選擇會產生什麼影響是你的職責。與掩模設計人員溝通對電路的要求也是你的職責。要做到所有這些,你對掩模設計工作的了解即便不比你的掩模設計師更好一些,至少也不應當比他們遜色。

作者簡介

作者:(美)塞因特

目錄

引言/13

鳴謝/14

致電路設計者的一封信/15

第1章 數字電路版圖/1

內容提要/1

引言/1

設計過程/2

驗證電路邏輯/2

編譯網表/3

驅動強度/4

緩衝單元/5

時鐘樹的綜合/5

版圖設計過程/7

平面布局/7

功能塊的布局/7

門的分組/8

模組級的連線關係/8

使用飛線/9

時序檢查/10

布置/11

I/O驅動器/12

布線/12

供電網路/13

搭接/13

時鐘網路布線/15

其他關鍵網路/16

其餘網路/16

手工完成布線/17

預製門陣列晶片/18

驗證/18

設計驗證/19

物理驗證/20

GDSII檔案/20

DRC和LVS檢查/20

庫的管理/21

小結和流程圖/22

結束語/23

本章學過的內容/24

第2章 標準單元技術/25

內容提要/25

引言/25

標準格線/26

格線式系統/26

確定格線尺寸/26

規則式布線器/28

定向型工藝層技術/29

格線式布線系統要求的庫設計規則/32

對齊輸入和輸出/32

高度固定,寬度可變/34

確定導線規格/35

共用N阱/35

半格線單元尺寸/37

半尺寸設計規則/38

布線通道/39

通道布線器/43

天線規則/44

標準輸入和輸出單元/45

在模擬電路掩模設計中運用標準化技術/46

結束語/47

本章學過的內容/47

第3章 模擬電路版圖49

內容提要/49

引言/49

數字技巧和模擬技巧的對比/50

規模不同/50

主要目標不同/51

團隊工作方式不同/51

完成進度不同/52

創新要求不同/52

約束條件不同/52

對電路技術理解程度的要求不同/53

三個關鍵問題/54

問題1:這個電路是做什麼用的?/55

問題2:它需要多大的電流?/56

計算電流密度/57

問題2a:大電流路徑和小電流路徑在哪裡?/58

器件方向/59

問題3:有哪些匹配要求?/64

其他問題/64

雙極型模擬電路/65

對一個模擬掩模設計者的期望/66

結束語/70

本章學過的內容/70

附錄:關鍵問題的討論/70

第4章 寄生參數/79

內容提要/79

引言/79

寄生電容/80

導線長度/81

選擇金屬層/81

金屬疊著金屬/84

寄生電阻/86

計算IR壓降/86

布線方案/87

寄生電感/90

器件的寄生參數/91

CMOS電晶體的例子/92

雙極型電晶體的例子/92

全定製方案/93

結束語/93

本章學過的內容/94

第5章匹配/95

內容提要/95

引言/95

版圖的重要性/96

交流的重要性/98

簡單匹配/98

根器件方法/101

指狀交叉器件/103

虛設器件/105

共心/107

四方交叉/107

小結/110

匹配信號路徑/111

器件尺寸的選擇/114

結束語/116

本章學過的內容/117

匹配規則/117

第6章 噪聲問題/119

內容提要/119

引言/119

吵鬧的鄰居/120

利用常識解決噪聲的方法/122

調小音量/122

搖滾樂隊搬進他們自己的屋裡/123

回到你自己的屋裡/125

關閉所有的門窗/126

呼叫行政長官/126

搬到一個新的居住小區/126

導線方面的解決方法/127

同軸禁止/127

差分信號/130

去耦供電軌線/131

層疊供電軌線/132

諧波干擾/133

結束語/136

本章學過的內容/136

第7章 平面布局/137

內容提要/137

引言/137

決定平面布局的主要因素/138

引線驅動布局/139

引線位置的影響/139

ESD保護的供電策略/141

模組驅動布局/144

信號驅動布局/147

重新構造電路塊的形狀/149

尺寸估計/150

留出足夠的空間/151

利用現有電路來估計/152

結束語/155

本章學過的內容/156

第8章 一般技術/157

內容提要/157

一般技術/157

#1挑出五六個非最小尺寸的設計規則/158

#2選擇寄生參數最小的金屬層/161

#3要有足夠的寬導線和通孔/161

#4不要相信你的電路設計者/162

#5採用一致的方向/164

#6不要過度/165

#7遠離電路塊/165

#8早點當心你的敏感信號和噪聲大的信號/166

#9如果看起來很好,它就能工作/166

#10鑽研你的工藝/167

#11不要讓噪聲進入襯底/168

#12把你的菠菜分散到盤子的各處/168

#13改動前先複製並重新命名單元/171

#14記住你在工作的層次/172

#15使金屬層易於修改/173

#16把電源匯流排畫大些/178

#17把大電路劃小/180

結束語/180

掩模設計的古老秘密/180

第9章 封裝/183

內容提要/183

引言/183

壓焊方法/184

超聲楔形壓焊/185

超聲球形壓焊/186

倒裝晶片技術/186

多層封裝/187

封裝中的問題/188

總體外貌/189

45度規則/189

使矽的重疊最小/191

導線長度/191

壓焊塊的分布/192

尺寸估計/193

壓焊塊限制設計/193

核心限制設計/194

檢查封裝最大尺寸/195

晶片最終尺寸的計算/196

做做看/200

填補壓焊塊之間的空隙/202

結束語/202

本章學過的內容/203

第10章 驗證/205

內容提要/205

引言/205

檢查軟體/206

設計規則檢查(DRC)/207

布爾指令行/207

AND功能/208

OR功能/210

NOT功能/211

規則檢查指令行/213

版圖與電路圖的對照(LVS)/216

網表/217

解決問題的方法/218

1.檢查器件的數目/218

2.檢查器件的類型/218

3.檢查節點的數目/219

4.解決複雜的節點問題/221

a.電源/222

b.冠名節點/223

5.不要相信你的電路設計者/225

6.檢查可能發生的張冠李戴/226

7.檢查最高層有無短路/227

8.檢查有無不可見的隱形問題/228

9.了解你的電路/229

10.請別人幫助/229

結束語/230

本章學過的內容/231

第11章 數據格式/233

內容提要/233

引言/233

工業標準的基本數據格式/233

開頭部分信息/234

統一解析度/234

生成圖形/237

了解你的格線/238

結束語/239

本章學過的內容/239

實例研究1 CMOS放大器/243

新布置的工作任務/243

Bill對他的平面布局的解釋/251

Bill在畫版圖過程中的思考/255

Ted回來了/269

Bill重新思考/275

組合成晶片/297

封裝/317

附錄/319

實例研究2 雙極型混頻器/333

引言/333

任務/334

這個電路是做什麼的?/334

對這個電路有哪些要求?/337

雙極型電晶體概述/337

版圖1/338

總圖/339

電流源/340

電晶體/340

電阻/341

下二管組/342

發射極/343

基極/345

集電極/347

上四管組/347

發射極/347

基極/347

集電極/350

負載/350

輸出/350

電阻/352

版圖1分析/352

雙極型電晶體版圖——環晶體管技術/353

版圖2/356

電流源/356

發射極/356

基極/359

集電極/359

電阻/359

下二管組/362

指狀交叉方案/362

發射極/362

集電極/362

基極/365

輸入/365

上四管組/366

指狀交叉方案/366

發射極/367

集電極/368

基極/368

輸入/370

負載/372

指狀交叉方案/372

電阻/372

輸出/374

版圖2分析/376

版圖3/376

下二管組/376

四方交叉方案/377

發射極/378

集電極/378

基極/380

輸入/380

總結分析/383

實例1和實例2的比較/384

起步/385

四個工程師/399

題外話/401

請和我們聯繫/405

推薦讀物和資料/407

培訓信息/409

專業術語彙編/4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