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毀銷骨

積毀銷骨

積毀銷骨,拼為jī huǐ xiāo gǔ,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出自《史記·張儀列傳》。

基本信息

易 錯

積毀消骨(jīhuǐxiāogǔ)

解 釋

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

出 處

《史記·張儀列傳》:“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謂眾口不斷毀謗,會致人於死地。《史記·張儀列傳》:“臣聞之,積羽沉舟,羣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宋 楊萬里 《答陳國材書》:“一事未作,羣咻至積毀銷骨,其何可當!” 魯迅 《集外集拾遺·題》:“積毀可銷骨,空留紙上聲。”亦作“ 積毀消骨 ”。 漢 劉向 《新序·雜事三》:“昔 魯 聽 季孫 之說逐 孔子 , 宋 信 子冉 之計逐 墨翟 ,以 孔 墨 之辯而不能自免,何則?眾口鑠金,積毀消骨。” 漢 應劭 《風俗通·正失序》:“ 孟軻 云:‘ 堯 舜 不勝其美, 桀 紂 不勝其惡。’傳言失指,圖景失形。眾口鑠金,積毀消骨,久矣其患之也。” 宋 蘇軾 《代滕甫辨謗乞郡書》:“積毀消骨,巧言鑠金,市虎成於三人,投杼起於屢至。”

用 法

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常與“眾口鑠金”連用

示 例

而股肱之臣不惟國體,職競尋常,自相楚剝,為害轉深,~。(《晉書·劉喬傳》)

近義詞

人言可畏

英文翻譯

Repeated calumny can bring about one's ruin.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積:聚;毀:毀謗;銷:熔化。指不斷的毀謗能使人毀滅
成語舉例而股肱之臣不惟國體,職競尋常,自相楚剝,為害轉深,積毀銷骨。(《晉書 劉喬傳》)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定語;常與眾口鑠金連用
成語結構:聯合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毀,不能讀作“huī”。
成語辨形:銷,不能寫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