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殼發電

發電技術用稻殼發電,主要原理是利用在糧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稻殼為原料,在煤氣發生爐中燃燒產生煤氣,通過用水過濾和淨化成為純淨氣體,再送入煤氣發電機燃燒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

簡介

稻殼發電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在糧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稻殼為原料,在煤氣發生爐中燃燒產生煤氣,通過用水過濾和淨化成為純淨氣體,再送入煤氣發電機燃燒做功,帶動發電機發電。稻殼是大米加工過程中數量最多的副產品,約占稻穀籽粒重量的18%%左右。專家研究認為,兩噸稻殼相當於1噸標準煤的發熱量。

相關內容

1999年,我國研究人員利用稻殼發電技術獲得成功,並在福建省推廣套用。利用稻殼發電技術推廣套用後,不但可以節約大量資金,而且還可以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烏蘇里江米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烏蘇里江擁有3台裝機容量為200千瓦的發電機組。稻殼發電項目上馬後,預計年發電量可達500萬千瓦時:烏蘇里江米業公司自用250萬千瓦時,對外輸出250萬千瓦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