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羊

種羊

種羊即留作種用的羊。波爾種羊的選擇一般都是在種用價值較高的母羊產3-6窩羊仔時選擇生長發育好的留作種用。波爾山羊的性成熟年齡在7月齡,但如果此時進行配種產羔,對交配公。母羊的發育和後代品質都有不良影響。因此要很好的掌握好種羊的第一次交配時間,我們雙浩牧業公司根據多年的飼養經驗得出:母羊在12月齡,公羊在15月齡時,進行配種繁殖效果最好。

波爾山羊

俗語說“公羊好,好一坡,母羊好,好一窩。”由於種公羊在種羊中的數量少(公.母羊比例1:30-50),因此對公羊必須精心飼養管理,要求常年保持中上等膘情,強壯的體質,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精液品質,以此來提高公羊的利用率。

種羊挑選原則

1、性器官
母羊:乳房結構型好,有不少於兩個的功能性乳頭。允許的缺陷:若不能看出乳頭分離,但有兩個泌乳口;雙乳頭:前50%應分開。公羊:在一個陰囊中有兩個較大、正常、結構良好和同等大小的睪丸。陰囊的圓周不小於25厘米。淘汰的缺陷:乳頭為串狀、葫蘆狀或雙乳頭。小睪丸,陰囊有大於5厘米的裂口。
2、頭部
頭部強健,有大而溫順的棕色雙眼。羅馬鼻。4牙時必須完全吻合,6牙以上可能有6毫米突出。角逐漸後彎,且應儘可能圓而堅硬,色暗。耳寬闊,光滑且長度適中。應淘汰的缺陷:額凹,角太直或太扁平,耳皺,突出且太短。
3、頸與前軀
頸長適中,與體長相稱。胸骨應寬,並有一深而寬的前胸。肩部應多肌肉,與身體相稱。前腿長度中等,與體長呈比例,腿短而強健,且位置適當。淘汰的缺陷:頸太長,太細或太短,肩部鬆弛。
4、後軀
尻部寬而長,大腿、尻部肌肉豐滿,凹凸不平。淘汰的缺陷:尻部太短或翹起太高,腿太長或尻太平。
5、四肢
四肢強健結構好,肌肉太多者屬非理想型。所謂強壯的四肢是指結實,適應性強,這是波爾山羊重要的基本特徵。淘汰的缺陷:X狀肢和外彎肢,太纖細或肉太多的四肢。膝部弱,蹄尖向外或向內。
6、軀體
理想型應有一長、深且寬闊的體軀。多肉的開張肋骨與腰部相稱,背部寬闊平直,肩後不顯狹窄。淘汰的缺陷:背部凹陷,肋骨開張不良,肩後呈圓柱狀或狹窄。
7、體色
理想的山羊為白色,頭與耳為棕紅色,前額及鼻樑部有一條較寬的白毛,皮膚充分著色,種公羊頭兩側除耳部外至少有直徑10公分的棕色斑,雙耳應至少有75%的棕紅色區以及同樣比例的皮膚著色。
8、皮膚和被毛
鬆軟的皮膚,有充足的頸部和胸部褶皺,尤以公羊為甚,這是一個基本特徵。眼瞼和無毛部分有色系,尾下無毛的皮膚應有75%的色素區,種羊則以100%的色素為理想。毛短有光澤。少量絨毛有利於耐受冬季的寒冷。淘汰的缺陷:被毛太長且粗,絨毛太多。

種公羊要單圈飼養

種公羊要單圈飼養,公羊要單獨組群放牧運動和補飼,除配種外,不要和母羊在一起,因為一隻種公羊容易發情,所以經常交配的話,會影響下一代羊的發育,所以種公羊需要養精蓄銳。種公羊要定期進行檢疫,預防接種四聯苗,春秋兩季各驅吸蟲.線蟲一次,每兩個月驅絛蟲一次,一年四次防治寄生蟲,並且注意觀察日常精神狀態,要確保種公羊一直處於健康狀態才能讓其在適當的時候繁衍下一代。

非配種期

(1)非配種期。除放牧外,還要適當補飼,以保證足夠的營養,如:青草期除放牧外每日補充精料500克,冬季補乾草3000克、胡蘿蔔500克、食鹽、骨粉各10克。
(2)配種期。在配種期前30-40天為配種準備期,逐步提高營養水平,精料補充料先按60-70%飼喂,逐步增加到配種期的飼餵量。隔2-3天采精一次,定期檢查精液品質,防止羊過度疲勞。
配種期放牧的種公羊除保證優質牧草外,每隻每日補餵精料1-1.5公斤、優質牧草2公斤、胡蘿蔔0.5公斤、骨粉10-15克、血粉或魚粉5克。舍飼的種公羊,日糧配比是禾本科乾草35-40%,多汗飼料20-25%,精料45%,每天飼餵3-4次,飲水3-4次,運動6小時。種公羊的采精次數要根據羊的年齡.體質和種用價值來確定。青年羊每天采精1-2次,采精一天休息一天:成年公羊每天采精3-4次,每一次采精要有2小時的休息時間,特殊情況下(種公羊少而發情母羊多),成年公羊可間隔半小時連續采精2-3次。,定期檢查精液品質,防止羊過度疲勞。

配種期的種公羊

配種期的種公羊神經處於興奮狀態,經常心神不定,不安心採食,這個時期的管理要特別精心,要早起晚睡,少給勤添,多次飼餵。
(3)配種結束後就轉入復壯期。約30-40天,飼養重點是恢複種公羊的體質,增膘復壯。
種母羊
繁殖母羊的飼養目的是最大限度發揮其繁殖性能,以保證多胎、多產、多活、多壯。

種母羊的生長

種母羊的生長一年分為3個階段;
(1)空懷期。是指斷奶到母羊再次配種前的一個時期,即為恢復期,該期要選擇牧草繁茂的草地放牧,適當延長放牧時間,以促進發情,提高受孕率,增加雙羔率。對斷奶後較瘦弱的母羊,要適當增加精飼料,提高膘情促進排卵。從而達到整圈羊發情整齊,產羔集中,便於管理。
(2)懷孕期。母羊妊娠期為5個月,懷孕母羊應加強管理,要防擁擠.防跳溝.防驚嚇.防滑倒,日常活動要以“慢..穩”為主,不能吃霉變飼料和冰凍飼料,以防流行,臨產前1周不遠牧,便於分娩時及時回舍。前3個月胎兒發育緩慢,青草期一般不必補飼,枯草期要適當補料,保證適當的膘情。到妊娠後2個月,胎兒生長發育較快,約90%的體重在懷孕後期形成,因此日糧水平比空懷期提高40-60%,除放牧外每天應補餵乾草1.0-1.5公斤,青貯料1.5公斤,精料0.45公斤,礦物質及維生素補充根據日糧情況而定。
(3)哺乳期:產後的2-3個月為哺乳期。此期的特點是母乳作為羔羊的主要營養,特別是前20天,幾乎是羔羊唯一的營養物質,所以要保證母羊飼料營養的全面性。同時哺乳期母羊的管理要控制精飼料的餵量,產後3天內,母羊不能餵過多的精飼料,不能飲冰涼水。斷奶前,應逐漸減少多汁飼料和精飼料的餵量,防止發生乳房疾病。羊舍要經常打掃.消毒,一切污物要及時清除,防止羔羊吞食發病。
波爾母羊全年發情,一年可產兩胎或兩年三胎,公羊沒有明顯的配種季節,但精液的產生及特徵具有明顯的季節性,一般是秋季最好,而春夏兩季質量往往下降。一年中具體配種時間的確定,應根據計畫的產羔次數和產羔時間而定。若要1-2月份產羔,就要上年的8-9月配種,若要3-4月份產羔,就要上年的10-11.月配種,

純種繁殖

波爾山羊的純種繁殖在山東已經大面積推廣,但由於原種波爾價格昂貴,總的來說數量還不是很多。雙浩牧業公司根據自己經驗得出:廣大養殖戶採用級進雜交的方法,同樣可以生產出物美價廉的雜交商品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