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東

程美東

程美東,男,1969年7月出生,安徽無為人,中共黨員。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2001年6月獲北京師範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現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北京高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基地負責人兼首席專家,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社會兼職:北京高校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教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全國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會理事兼副秘書長、《北大馬克思主義研究》副主編。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中共黨史、近現代社會思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等問題的研究 。

主要貢獻

代表論著

(一)論文

1.《項英故意拖延了新四軍北移嗎》,《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2期。

2.《西路軍與蘇維埃政權建設》,《人文雜誌》1998年6期。

3.《歷史研究如何關注現實》,《江海學刊》1999年4期。

4.《歷史決定論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探索與爭鳴》1999年5期。

5.《鄧小平的哲學思維方法》,《毛澤東思想研究》2000年1期

6.《論毛澤東對主觀能動性的認識與實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5期。

7.《“現代化”與改革開放中國的歷史定位》,《學習與探索》2001年2期。

8.《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口結構狀況》,《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1期。

9.《孫中山的革命政策理論》,《江淮論壇》2001年4期

10.《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理論》,《人文雜誌》2002年3期。

11.《“三個代表”論與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3期

1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文化發展》,《學術論壇》2002年2期。

1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整合體系的重建》,《學習與探索》2004年1期。

14.《論近代中國現代化的緩慢發展》,《江淮論壇》2004年3期。

15.中國現代化進程為何未能及早啟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5年3期。

16.抗戰時期的中國文人,《百年潮》2005年10期。

17.《以史為鑑是鄧小平理論思維的重要出發點》,《理論前沿》2004年14期

18.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重新整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1期

19.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個問題,《馬克思主義研究》2005年2期。

20.關於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若干教學內容體系研究,《中國高教研究》2007年11期。

21.《關於人民內部矛盾理論當代實踐價值的探討》,《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2期。

22.《突發事件的應對與和諧社會的構建》,《馬克思主義研究》2008年3期,《新華文摘》2008年14期全文轉載。

23.《華國鋒時代的政治變動與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學習與探索》2008年6期。

24.《新時期以來中國政治的漸進發展——從鄧小平到胡錦濤的政治理念與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2期,《新華文摘》2009年12期全文轉載。

25.《2000年以來中共黨史專業博士論文選題考察》,《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3期。

26.《現代化視野中的新中國60年》,《學習與探索》2009年第5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

27.《2000年以來中共黨史專業博士論文選題考察》,《教學與研究》2009年第3期。

28.《“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建設迫在眉睫》,《理論月刊》2009年11期。

29.《在應對突發事件中經受考驗》,《人民日報》2009年7月22日理論版。

30.《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歷史變遷》,《湖南社會科學》 2010年2期。

31.《北京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定位》,《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4期。

32.《論學習型政黨的理論架構——知識、信仰、方法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9期。

33.《掌握科學方法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要環節》,《人民日報》2010年9月30日

34.《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實踐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導向——關於抗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歷史審視》,《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第7期。

35.《理性看待中國當前的貧富分化問題》,《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2年第4期,1/2。

36.《從大歷史的視角來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發展》,《蘭州學刊》,2012年第1期。

37.《在尋求、探索、爭取共識中推動中國政治發展——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政治藝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2年第1期。

38.《馬克思主義學科建設的現狀與前景》,《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

39.《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發展若干問題》,《黨政論壇》,2012年第4期。

40.《明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知識基礎》,《人民日報》,2012年4月6日

41.《馬克思主義為何在今天的中國還有生命力》,《理論探討》2013年3期。

42.《毛澤東創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文化基礎》,《北京大學學報》2013年6期。

43.《今天為何重申“勞動光榮”》,《人民日報》2013年2月2日。

44.《我們應怎樣看待思想政治理論課》,《人民日報》2013年5月5日。

45.《毛澤東歷史價值的時空維度》 《人民論壇》2013年12月18日。

46.《論中國夢與民眾路線的內在聯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4年3期。

47.《從政治文化角度解讀中國夢》,《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3期。

48.《中國傳統文化與劉少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黨的文獻》,2014年3期。

49.《五四運動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4月25日。

50.《核心價值觀為依法治國提供文化支撐》,《光明日報》2014年11月17日。

(二)著作

1.《鄧小平的思維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2.《現代化之路——20世紀後20年中國現代化的歷程》,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出版。

3.《中國現代化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三)主持的課題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經驗教訓研究”(主持人),2005年。

2.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項項目:《中國現代化思想史》(主持人),2003年。

3.北京市教改項目:“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概論教學體系研究”(主持人)2005年

4.北京市十一五規劃項目:北京市民辦高校黨建工作的歷史與現狀(主持人)2006年。

5.北京市社科出版基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治理突發事件的歷史經驗(主持人),2013年。

6.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現代化視野下的中國夢研究(主持人),2013年7月。

7.教育部專項課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學科現狀與前景研究(主持人),2013年10月。

8.北京市社科規劃重點課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夢”內容體系研究(主持人),2013年10月。

學術專長:中共黨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中國現代化思想史

研究成果

科研狀況如下:

序號 文著名稱 發表報刊、出版社名稱及時間 報刊情況簡介 字數 個人承擔部分

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人口結構狀況》《中共黨史研究》2002年1期 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10000 獨立

2 《論毛澤東對主觀能動性的認識與實踐》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5期 首屆全國雙十佳學報 12500 獨立

3 《“現代化”與改革開放中國的歷史定位》 《學習與探索》2001年2期 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12000 獨立

4 《歷史決定論與中國近現代史研究》 《人文雜誌》1999年6期 綜合類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10000 獨立

5 《歷史研究如何關注現實》 《江海學刊》 社科類國際交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5000 獨立

6 《西路軍與蘇維埃政權建設》 《人文雜誌》1998年6期 綜合類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8000 獨立

7 《孫中山的民生主義理論》 《人文雜誌》1998年6期 綜合類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11000 獨立

8 《鄧小平的哲學思維方法》 《毛澤東思想研究》2000年1期 全國政治類核心期刊 7000 獨立

9 《孫中山的革命政策理論》 《江淮論壇》2001年4期 綜合類人文社科核心期刊、社科類國際交流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8000 獨立

10 《“三個代表”論與中共黨史研究》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3期 首屆全國雙十佳學報、綜合類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13000 獨立

1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文化發展》 《學術論壇》2002年2期 綜合類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8000 獨立

12 《項英故意拖延了新四軍北移時間嗎?》 《安徽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2期 7000 獨立

13 《西路軍出征記》 《黨史文匯》2000年10期——2001年4期 山西省一級期刊 35000 獨立

14 《中國現代化進程滯緩之文化背景》 《理論導刊》1998年1期 全國政治類核心期刊 2800 獨立

15 《中國城市化進程重新啟動之原因探析》 《理論導刊》2001年9期 全國政治類核心期刊 3800 獨立

16 《鄧小平思想方法論形成的主觀條件》 《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8年2期 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6500 獨立

17 《鄧小平思想方法論的特色》 《唐都學刊》1998年4期 陝西省一級期刊 6500 獨立

18 《中共三代領導集體論中共黨史研究》 《前線》2001年6期 中共北京市委機關刊物 6000 獨立

19 《中國現代化理論形態》 《天中學刊》2001年1期 河南省一級期刊 7000 獨立

20 《“三個代表”論與唯物史觀》 《中國改革報》2001年7月9日理論版 國家體改委主辦 2500 獨立

21 《大力弘揚主旋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 《珠海論壇》1999年3期 5000 獨立

22 《關於中共歷史價值的科學詮釋》 《鄧小平理論研究》2000年2期 2800 獨立

2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婚姻家庭制度的嬗變 ,約 1萬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3年6期 (《北京日報》《南方日報》《文摘報》《中國剪報》等眾多報紙和網站轉載)

24.論近代中國現代化的緩慢發展 ,約1.1萬字, 《江淮論壇》2004年3期

25.中國現代化進程為何未能及早啟動 ,約1萬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5年3期

26.關於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幾個問題,約1.1萬字,《馬克思主義研究》2005年2期

27.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整合體系的重建 ,約1.2萬字, 《學習與探索》2004年1期

(人大複印資料《中國政治》2004年4期轉載)

28.論政治家的思維能力 《唐都學刊》2004年2期

29.抗戰時期的中國文人 ,約1萬字, 《百年潮》2005年10期

30.毛澤東思想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重新整合,約0.6萬字,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5年1期(獲《光明日報》主辦的“中華民族精神大家談”徵文二等獎)

31.關於目前中國人生存狀況的若干憂思 ,約0.6萬字,《中國政法大學人文論壇》第一輯

32.以史為鑑是鄧小平理論思維的重要出發點 ,約0.5萬字, 《理論前沿》2004年14期

33.論鄧小平的感性思維 ,約0.8萬字《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4年4期

34.張靜如與現代化理論研究 ,約 1萬字 《黨史研究與教學》2002年 6期

35.注意發揮知識分子在實踐“三個代表”中的作用 ,約0.45萬字 《黨建研究》2003年4期(多家網站轉載)

36.“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華民族復興 ,0.7萬字,《毛澤東思想研究》2005年1期

主要著作

1 《反特鎮反運動實錄》 金城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

2 〈〈20世紀中國革命理論與中國現代化的歷程〉〉 濟南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3 《現代化之路——20世紀後20年中國現代化的歷程〉〉,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出版;

4 《鄧小平的思維世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

5 《中國現代化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6《透視當代中國重大突發事件——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經驗教訓》(主編,自己撰寫30餘萬字),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