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學勇

程學勇1967年3月生,中專文化,襄樊長虹數控集團公司數控廠車間主任。

1.當代社會小說《懸崖不勒馬》作者

程學勇,男,筆名熙愛克斯崴(cxy),字習之,英文名Harrow(意“耙”),自號榻廬捫虱夫,直隸大名府人(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壬戌年六月八日(公曆1982年7月28日)生於冀南農家。自稱“汗臭門第”,自評“自幼執拗,既無三徙教,不聞過庭語”,人言桀驁,性喜針世事砭人生,多管閒事。和諧五年夏(公曆2007年7月)畢業於直隸公學(河北大學),現謀食於嶺南鵬城。當代藐小的坐家,濕人,學著,農民活動家,國家級民眾演員,堅定的共產主義者、無產階級民主戰士。
著有《懸崖不勒馬》及散文詩一篇,舊體詩、閒雜文等多篇,策論若干篇。
七律·榻廬長飲
寒窯意暖心作碳,
窘況唯有君不見。
逍遙酒友不相厭,
一片冰心兩不欠。
有情之事莫輕羨,
無奈之人氣似箭。
等閒三浣三餘過,
風雲經世方寸間。
七絕·城
沉石飛沙草非苔,
人頭攢動樓成排。
燈火輝煌不是景,
夜半風雨入夢來。
七絕·常感師恩
——又是一年9·10
桃李滿門不留停,
傳道授業勝躬行。
身無分文憂天下,
敢忘殷殷恩師情。
釵頭鳳·念果兒
別螓首,肩旁走,眼波清澈醇如酒。靨如花,意無價,丹唇輕啟思慮無差。恰!恰!恰!
蹉昔疇,再無逑,心向明月月難留。遇雲霞,心上下,世無白馬蝸牛作畫。駕!駕!駕!
《懸崖不勒馬》後記
寫者自認經歷過一次思想的墮落,後來幸得“高層次”的教育,方如醍醐灌頂,猛然醒悟。品味生活,寫者雖不敢稱閱歷資深,但於人之常情處確也明白了幾許,通篇之中,無論戲官或是謔民,寫者均無惡意,只為曝一曝陰影的光,替閱者熨一熨褶皺的心。
篇中某些格調很不夠高雅,比如對待“失誤”與“錯誤”的態度,但這卻是很實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乍一看,拙文似有“揭露文學”之嫌,但寫者本意只要告訴某些人,快樂的極端便是悲哀。寫者本不擅遣詞造句,但是很喜聞(魯迅)先生的味道,所以在別人看來很捌扭的地方,往往是寫者故意造作。
故事中事,除去殘酷的結局,可算七分史實,三分杜撰。有誰從困窘中來么?否則很難相信,這故事是有根據的。英雄們常言:尷尬中不必受窘,挨打時無需抱頭。這些冠冕堂皇的話,寫者只好讓給徐瑞去說。所以“養精蓄銳”者,乃是因為寫者無奈於墮落的原因。想好好活下去,除此之外,寫者別無他望。
回首往事,寫者很是沉痛。談起未來,寫者又很渺茫。草草就穴的人,只留下蒼白的思念。悔恨的淚水,什麼也不能夠追回,只留下蒼白的記憶。昔日兄弟的諾言隨風而去,找不到半點痕跡,只能在內心深處無力的悔恨。未來的生活,不知是否異樣,放眼望去,道途很荒涼。大概因此,故事充滿憂傷。
真不明白,死了的人,為什麼不再回來,一幅對聯為什麼就對不上來。這可算故事的直接由來。
兵經云: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而後生,徐瑞正如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卒子兵,故而叫他的故事為“死地”。
——熙愛克斯崴
2002年4月18日
上了大學,回頭再看當初寫下的文字,突然熱淚盈眶,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多活了幾天就這么的不出息了。這幾年過來的日子,也沒有一天不在胡思亂想,於是就有一天想到了“死地”與“而後生”這幾個字,突然覺得既俗還不夠貼切,但一時又找不到更合適的替代者!那是整體的心情特別苦悶的一段時間,於是沒在苦悶中滅亡而是在苦悶中“爆發”了,懷著一種跳崖的心情,煉得了“懸崖不勒馬”的結晶,那么“跳崖”也就順理成章了。跳崖!讓人想到跳樓,很恐怖的感覺!但我的“跳崖”是延續著“而後生”來的,跳是不錯,但不是跳“下”,而是跳“過”,如果不幸“下”了,那純屬意外!
——熙愛克斯崴
2005年7月14日

2.襄樊長虹數控集團公司數控廠車間主任

程學勇,男,1967年3月生,中專文化,襄樊長虹數控集團公司數控廠車間主任。1988年任電鉗班班長,1992年任準備車間調度,1993年任現職。他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工作踏實肯乾,有一定的管理水平,積極配合領導做好各項工作。他歷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3.中國苴卻硯專委員副會長

簡介

程學勇,男,名藝樂石,1974年生於四川樂山。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苴卻硯專委員副會長,攀枝花市政協委員,攀枝花市樂石藝術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藝術總監。研究開發了苴卻石雕巴蜀文化三星堆系列、紫砂系列、十二生肖系列、九寨神韻系列、金色的攀校花系列,並首創苴卻石開發史上第一幅苴卻石雕圍藝術作品。

個人榮譽

雕刻作品曾獲中國藝術節金獎;
獲中國民族民間工藝品旅遊紀念品收藏品博覽會金獎;
獲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