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楷

程子楷

程子楷,(1872年-1945年)字嵩生,號忍公。興寧縣北鄉三都三里(今資興市程水鎮)石鼓村程家人。任同盟會副揆,湖南討袁軍第一軍司令,清朝光緒年間拔貢,授孫中山國民革命政府上將軍銜。首批參加同盟會,參與指揮了辛亥革命,1945年在反抗日軍侵略中以身殉國,終年73歲。

個人簡介

程子楷,字嵩生,號忍公。興寧縣北鄉三都三里(今資興市程水鎮)石鼓村程家人。

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十七日(1872年4月4日)生。

程子楷將軍故居程子楷將軍故居

光緒十七年(1891),程子楷赴衡州參加府試,有機會涉獵西學書籍,逐漸受到變法維新思想影響。光緒二十三

年,以生員資格赴長沙考試。當時甲午戰敗,國家民族處於危急關頭,血氣方剛的程子楷心潮澎湃,借試卷抒發愛國激情,縱論國事,深中時弊,受到主考官湖南學政江標賞識,選為撥貢,經朝考,後補為湖北棗陽縣知縣。光緒二十六年,以唐才常為代表的維新派激進人士策劃在湖北長江流域起事,他積極回響,參加“自立會”和長江兩岸會黨組成的自立軍。

光緒三十年,棄官東渡日本求學。在日本耳濡目染,較快地接受西方學說,他的思想發生顯著變化,並下決心投筆從戎,旋考入日本東京振武學校。12月,和湖南留日學生黃興、程潛、宋教仁、趙恆惕、曾繼悟等及雲南、直隸、河南留日學生共百餘人,組織革命同志會。翌年8月,在日本江戶謁見孫中山,從此熱衷三民主義,程子楷首批參加同盟會,被推舉為副揆(副執事)。不久,轉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於光緒三十四年十二月畢業。

宣統元年(1909)程子楷受同盟會委派赴廣西,與蔡鍔一道訓練新軍,任新軍教官,不久改任管帶。他一方面在新軍中宣傳民主革命思想,一方面發展秘密組織,與黃興等共同策劃推翻清王朝的大業。宣統二年二月,廣州新軍起義失敗,他繼續在新軍開展革命活動。次年八月上旬,他受命由廣西赴北京觀看新軍會操,途經長沙遇見程潛,遂同行北上。十九日車抵彰德,得知要爆發武昌起義,即與程潛南下武昌,以遂平生之願。時京漢路已停止客運,於是改為航海南下,在上海又遇鄧希禹、黃子偉二人同路。鄧、黃均系清廷文官,願意棄職從軍。他們一行4人,於十月十三日從滬率乘輪船赴武昌。十八日,到達黃興所在的漢陽昭忠祠總司令部,留任總司令部參謀。不久,革命軍進攻漢口失利,程子楷返湘,出任湖南獨立第四旅旅長,駐防岳州。他抓住時機,整休軍隊,蓄積革命力量。

民國2年(1913)3月20日,因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激起“二次革命”。6月9日,袁下令緝拿湖南“亂黨首犯”程潛及“附逆”程子楷、陳強等人。程子楷時長沙,不顧個人安危,與譚人鳳、蔣翊武等人為湖南反袁獨立奔走,促使湖南督軍譚延闓於7月17日宣布獨立。7月25日,湖南討袁軍成立,以程子楷為第一軍司令(後代理總司令),趙恆惕為副司令。程子楷指揮討袁軍集中力量援贛,從萍鄉進入新余,掩護贛軍主力集中,贛督李烈鈞部才得以從容入湘。後贛軍戰敗,使譚延闓心神不定,首鼠兩端,至8月13日便宣布取銷獨立,於是程子楷再次被袁世凱通緝,不得已逃往日本。

民國4年,護國戰爭爆發,程子楷自日本回國,入廣東肇慶護國軍第二軍,任第一混成旅旅長兼攻贛右翼司令。他率部與北洋軍作戰,屢挫敵焰。黎元洪繼任總統後,為表彰程子楷的功勳,特授予陸軍中將銜,委任總統府一等咨議,並授大緩文虎嘉禾勳章。

程子楷書院程子楷書院

民國6年7月,孫中山在廣州號召擁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組織護法運動。程子南下廣州,參與護法

軍。10月6日,護法軍湘南總司令部在郴州組成,推舉程潛為總司令,程子楷為清鄉督辦兼籌餉督辦。護法戰爭結束後,程子楷繼任湖南省政府高等顧問。民國7年12月,湖南爆發“驅張(敬堯)運動”,程子楷熱情支持進步學生驅逐張敬堯。接著,憤怒譴責鎮壓工農運動的趙恆惕。北伐戰爭爆發後,參加反吳(佩孚)委員會,歡迎和支持北伐軍。“馬日事變”後,為抗議反動派的血腥暴行,他決然辭去一切職務,歸隱嶽麓。在退隱的十餘年裡,他致力於支持革命志士、扶持公益事業。

程子楷書院新貌程子楷書院新貌

盧溝橋事變後,程子楷力主抗戰,慨然出任湖南省政府軍事參議,參與3次湘北會戰,到前線了解情況,慰勞傷員。後,日軍大舉南侵,他被迫避歸資興鄉里。日軍掠郴州、入資興時,他年老力衰,疾病纏身,不得已避敵於中西鄉木橋壟山中。日軍得知他的名望,四出搜尋,意在脅其充任偽職。他深知勢危,扶病深避,顛沛于山岳之間,露宿風餐。民國34年2月12日

(農曆除夕),由於漢奸引路,不幸被獲。日偽脅誘並用,他始終不為動搖,且用流利日語,痛斥日寇,遂遭幽禁。除夕之夜,他痛感國破家亡,憂憤交加,自縊殉國。

民國35年,鑒於他在國民革命中建下功勳和崇高的民族氣節,國民黨湖南省政府為他舉行隆重葬禮,並報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追授上將軍銜。

人物生平

湖南省興寧縣(今資興市)人,1872年4月4日出生於興寧縣北鄉石鼓村一書香門第家庭。1879年選為拔貢,經朝考,授湖北棗陽縣知縣。1904年棄官東渡日本,留學東京振武學校和士官學校。接受了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和社會學說,思想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與黃興、宋教仁等組織革命同志會。在日本江戶謁見孫中山先生,從此熱衷三民主義,首批參加同盟會,被推舉為副揆(副執事)。

1908年12月從士官學校畢業,受同盟會委派,到廣西任新軍教練官,不久改任管帶。在新軍中從事革命活動,遭疑忌,於是東走廣州,與黃興等共同策劃推翻清王朝的起義。廣州起義失敗後,他潛回廣西,繼續在新軍中秘密開展革命活動。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入武漢革命軍總司令部,任湖南獨立第四旅旅長,駐防岳州。1913年3月,袁世凱刺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激起“二次革命”。他在長沙與譚人鳳、蔣翔武等積極推動湖南督軍譚延闓反袁獨立,任湖南討袁軍第一軍司令(後代理總司令)。袁世凱下令緝拿。他逃往日本。1915年護國戰爭爆發,他回國入廣東肇慶護國軍第二軍,任第一混成旅旅長兼攻贛右翼司令,率部與北洋軍作戰,屢挫敵焰。袁世凱帝制復滅。黎元洪繼任總統,授其陸軍中將軍銜、總統府一等咨議。1917年,南下廣州,參加護法軍,任湖南總司令部清鄉督辦兼籌餉督辦。護法戰爭結束後,繼任湖南省政府高等顧問。因軍閥混戰,國事日非,他隱退上海。1927年回到長沙,以書史自娛。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他激於愛國熱情,力主抗戰,慨然出任湖南省軍事參議,積極參與三次湘北會戰,親臨前線,了解敵情,慰勞傷員。1944年6月,長沙失陷。日軍長驅南下。他避居故里。1945年2月12日,由於漢奸引路,他不幸被捕。日軍得知其名望,脅誘齊施,欲餌之以偽職。他大義凜然,堅貞不屈,並用流利的日語痛斥日寇,遂遭幽禁。除夕之夜,他痛惜國破家亡,憂憤交加,自縊氣絕,以身殉國,終年73歲。

成就榮譽

1946年,鑒於他在國民革命中建立的功勳和崇高的民族氣節,當時的湖南省政府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並報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追授上將軍銜。

程子楷書院

程子楷書院又名石鼓書院,為中日式設計,共二層,分前後二棟,中間開井,上、下走廊相通,總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是現今郴州資興市僅存的幾座古建築之一,屬於典型的中日式建築,至今已有100年歷史。

程子楷程子楷

1905年棄官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興民的本領和道路,其間回鄉省親,並捐款建造書院,並親自設計圖紙。程子楷書院座落石鼓溪旁,小橋流水,過去古樹成蔭,六月天也涼爽清靜,是讀書的好地方,許多老人都曾在此念過書。程子楷鼓勵青年要好好學習,做國家的有用人才。程子楷後又捐款修築從三都老街過石鼓村直通東江渡口的石板路,至今猶存。

2011年湖南省文化局出資再次修繕。

資興市委、市政府決定對程子楷學堂進行全面修繕。湖南省文博設計研究院製作了維修設計方案,湖南省文物局對該方案進行了認真的評審並批准了該維修設計方案。該維修設計方案第一期投資額為400萬元,按照修舊如舊原則,對主樓、外大門進行了修繕。資興市文廣新局現正在對程子楷學堂做陳列布展設計,準備將其打造成資興國學博物館,作為資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對公眾免費開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