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無線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

《移動無線通信》是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移動無線通信移動無線通信
第1章為介紹性內容,講述移動通信的歷史以及後續各章的描述。其後的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第1部分包括第2章到第8章。第2章講述在無線介質中遇到的傳播現象;第3章介紹蜂窩的概念;第4章到第7章討論功率控制、調製、編碼以及接人技術;第8章對第二代系統——GSM,IS-95,IS-136以及D-AMPS進行了詳細的討論。第2部分包括第9章到第12章。第9章探討了無線系統的性能分析;第10章對第三代系統——W-CDMA,CDMA2000以及GPRS進行了深入的描述;第11章討論了在蜂窩系統中提出和使用的接入和調度技術。最後全書以對無線區域網路(WLAN)和個人區域網(PAN)的討論作為結束。..
本書適合作為大學本科高年級或研究生一年級無線通信的入門課程,也可作為工程師、計算機專家以及其他技術人員的參考材料。

作者簡介

MishchacSchwartz從1974年開始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子工程系任職,1現在是CharlescBatchelor名譽教授.a他編寫或合作編寫了9本著作,1其中包括通信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方面的暢銷書.a他現在的研究方向是無線網路.aSchwartz教授是美國國家工程學會成員、IEEE會員和前理事、IEEE通信協會前會長,1他還是IEEE信息理論分會的前任主席.a1983年,1他獲得了IEEE教育獎.a在1984年的IEEE調查中,1他是前十位電子工程最佳教育者之一.aSchwartz還是美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成員,11994年因對計算機通信方面的貢獻而獲得了紐約市市長獎,12003年因對電信和工程教育的貢獻,1還獲得了日本Okawa獎。

圖書目錄

第1章介紹與綜述.
1.1歷史回顧
1.2本書概述
第2章無線介質中傳播現象的特性
2.1自由空間傳播情況
2.2無線情況
2.3隨機信道特性
2.4終端移動和衰落速率
2.5多徑和頻率選擇性衰落
2.6改善衰落的技術
習題
第3章小區基本概念和信道分配
3.1信道再用和小區導論
3.2信乾比計算,一維情況
3.3二維小區簇和信乾比
3.4流量控制:愛爾蘭厄蘭性能和小區尺寸
3.5信號的機率計算
習題
第4章動態信道分配和功率控制
4.1動態信道分配
.4.2功率控制
習題
第5章調製技術
5.1數字調製技術介紹
5.2信號成形
5.3蜂窩無線系統中的調製
5.4正交頻分復用
習題
第6章多址接入技術:FDMA,TDMA,CDMA系統容量比較
6.1時分多址接人技術
6.2碼分多址接人技術..
6.3CDMA容量:單小區情況
6.4誤比特率的考慮
6.5CDMA容量計算:CDMA與TDMA相比
習題
第7章檢錯糾錯編碼
7.1檢錯與糾錯的分組碼
7.2卷積編碼
7.3Turbo碼
習題
第8章第二代數字無線系統幀
8.1GSM
8.2IS-136或D-AMPS
8.3IS-95
8.4移動管理:切換、定位和尋呼過程
8.5語音信號處理和編碼
習題
第9章性能分析:準入控制和切換
9.1關於性能概念的概述
9.2一維小區
9.3二維小區
習題
第10章2.5G/3G無線移動系統:分組數據交換
10.1簡介
10.23GCDMA蜂窩標準
10.32.5/3GTDMA:GPRS和EDGE
習題
第11章蜂窩系統接入和調度技術
11.1時隙Aloha接人
11.2綜合接人:語音和數據
11.3基於分組的蜂窩系統的調度
習題
第12章無線區域網路和個域網路
12.1IEEE802.11WLAN
12.2無線個人區域網路:藍牙/IEEE802.15.1
習題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