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記

史官們所作的這種記錄,被後世稱為“史記”。 這部史書就是由歷代秦國史官(即秦御史)通過不斷記錄而積累成書的秦國“史記”《秦記》。 其中文公以前的史事當為秦國史官的追記。

秦朝之《秦記》

按照上古時代傳下來的禮法,大凡對於帝王所進行的一切公共活動,以及那些在帝王直轄領地內所發生的一切有必要記錄的事情,其史官皆要如實記之。史官們所作的這種記錄,被後世稱為“史記”。意即“史官所記”。
周代建立以後,無論是作為中央政府的周王室,還是作為地方政府的各諸侯國,一般都設有史官以負責記錄其國內發生的各種時政及災異性事件。並把記錄好的史冊保存在國家檔案館內。由於各國在語言和文化上存在差異,所以各國對於自己史官所編“史記”的稱呼也不一樣。如晉國所編的“史記”叫做《乘》,楚國的“史記”叫做《檮杌》(《孟子.離婁》),而周、魯、宋、燕、齊等國的“史記”則一律叫做《春秋》(《墨子.明鬼》)等等。
秦並六國以後,始皇帝根據丞相李斯的建議,下令將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一切不利於秦王朝統治的前代書籍盡皆燒毀,而且對於“諸侯‘史記’”的焚毀”尤甚”。(《史記.六國年表序》)這就導致先秦時代很多有價值的史書從此失傳。但當這場席捲全國的焚書風暴襲來以後,有一部先秦史籍卻因為不在官府的焚書名單之列而躲過了被焚毀的厄運。這部史書就是由歷代秦國史官(即秦御史)通過不斷記錄而積累成書的秦國“史記”《秦記》。根據《史記》所云判斷,《秦記》一書的記事當起於非子受封為周附庸,終於子嬰車裂趙高或其稍後。其中文公以前的史事當為秦國史官的追記。
應當說,《秦記》里的記錄是很真實可信的。該書後來成為司馬遷推定先秦年代、編排先秦歷史年表的主要依據。象《史記》中的《六國年表》、《秦本紀》及《秦始皇本紀》等篇,不過是司馬遷以《秦記》為基礎,再補入其它材料以後寫成的。
由於《史記》以後的正史對於《秦記》一書已不見著錄,故可大致認為,該書大約傳到西漢後期以後就散佚了。

十六國書之《秦記》

史書名。十六國之秦國雜史,列入霸史,屬於“十六國書”一類僭偽史書。《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及《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為十一卷,並提宋(劉氏宋國)殿中將軍裴景仁撰,梁(蕭氏梁國)雍州主簿席惠明注(估計叫做《秦記注》)。二書今已不傳。
劉知幾言:“先是,秦秘書郎趙整參撰國史,值秦滅,隱於商洛山,著書不輟。 有馮翊車頻助其經始。整卒,翰乃啟頻(車頻)纂成其書。以元嘉九年起,至二十八年方罷,定為三卷。而年月失次,首尾不倫。河東裴景仁又正其訛僻,刪為《秦記》十一篇。”(《古今正史》)
《隋書·經籍志》則曰:“《秦紀》十一卷,宋殿中將軍裴景仁撰,梁雍州主簿席惠明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