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政區

一.都城鹹陽附近關中平原由內史直接管理 二.立國之初,設立36郡。其後南並五嶺以南南越地,置南海 桂林 象郡,北取陰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陸續分析內郡:東海 常山 濟北 膠東 河內 衡山等。

秦朝的政區

一.都城鹹陽附近關中平原由內史直接管理
二.立國之初,設立36郡。其後南並五嶺以南南越地,置南海 桂林 象郡,北取陰山以南地置九原郡。又陸續分析內郡:東海 常山 濟北 膠東 河內 衡山等。郡名及治所如下表所示:
 

 郡 名

治 所

 古名 

 今 地

內 史 鹹 陽 陝西鹹陽東
隴 西 狄 道 甘肅臨洮縣南

北地

義渠

甘肅寧縣西北

蜀郡

成都

四川成都

巴郡

江 州

四川重慶

漢中

南鄭

陝西南鄭東

南郡

江陵

湖北江陵

黔中

臨沅

湖南常德市西

南陽

宛縣

河南南陽市

長沙

臨湘

湖南長沙市南

楚郡

陳縣

河南淮陽

九 江

壽春

安徽壽縣

泗水

相縣

安徽宿縣西北

薛郡

魯縣

山東曲阜

東海

郯縣

山東郯城西南

會稽

吳縣

江蘇蘇州

邯鄲

邯鄲

河北邯鄲市西南

鉅鹿

鉅鹿

河北平鄉

太 原

晉陽

山西太原市西南

上黨

長子

山西長子縣

雁門

善無

山西左雲右玉鎮南

代郡

代縣

河北尉縣西南

雲中

雲中

內蒙古托克托東北

河東

安邑

山西夏縣北

東郡

濮陽

河南濮陽西南

碭郡

碭縣

安徽碭山縣南

上郡

膚施

陝西榆林東南

三川

雒陽

河南洛陽市東北

 潁川

陽翟

河南禹州

齊郡

臨淄

山東淄博市東

琅琊

東武

山東諸城

漁陽

漁陽

北京密雲西南

上谷

沮陽

河北懷來東南

右 北 平

無終

河北薊縣

廣陽

薊縣

北京市

遼西

陽樂

遼寧錦州市西

遼東

襄平

遼寧遼陽市

九原

九原

內蒙古包頭西南

南海

番禺

廣東廣州

桂林

桂林

廣西貴港境內

閩中

閩中

福建省福州市

象郡

臨塵

廣西崇左縣境

三.秦朝的縣近千個

秦朝的地方行政管理體制

1.郡設守(主持民政)、尉(主持軍事)、監(主持監察事務),郡守下設郡丞,作為郡守的副職。
2.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縣令、縣長之下設縣丞、縣尉等佐屬官員。
資料來源:
[1]《中國政區地理》(劉君德等編,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80頁)
[2]《簡明中國歷史地圖冊》(譚其驤主編,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
[3]《漢書地理志稽疑》,全祖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