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鎮[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

秦家鎮[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

秦家鎮位於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具有優良的環境和廣闊的水田和旱田,是綏化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重點技術支持的水稻種植基地,水稻是該地區的主要經濟作物。 秦家鎮位於松嫩平原源頭地帶,水稻種植在極其肥沃黑土地中,吸收了足夠的氮、磷、鉀等多種礦物元素,陽光雨露充足,又有純淨無污染的河水灌溉,河水引流入田,進行科學灌溉。生長周期一般五個月左右。獨特地域優勢,保證了秦家大米獨有的高品質。 綏化城區北部18公里處,呼蘭河與諾敏河兩河流域的衝擊平原。幸福運河自東至西流經境內,兩河河套擁有草甸、薪炭林及豐富的砂石資源(周邊市縣工程用砂均出產於秦家鎮)、轄區總面積124.4平方公里。全鎮共轄10個行政村、1個居民委、73個居民組、57個自然屯。本地設有秦家一中與秦家鎮中心國小,分十個村莊,分別為:秦家村、全發村、長山村、東發村、民安村、富貴村、西口子村、梨樹村、賀民村、民興村。鎮區總戶數8457戶,人口33282人,其中農業人口28600人,勞動力總數8471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秦家鎮名源於駐地秦家崗屯名,後簡稱“秦家”。清代,1863年(清同治二年),秦魁一家來此地開荒落戶(今秦家一隊),因這裡地勢較高,立屯後起名“秦家崗屯”。中華民國時期,屬綏化縣管轄。東北淪陷後,初設秦家保,1939年改設秦家村。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設定秦家區,1951年改為第八區。1956年4月,並村劃鄉,設定秦家鄉。1958年8月,將秦家鄉與雙河等鄉合併成立雙河人民公社。1961年從雙河公社劃出,設定秦家公社。1984年3月,改為秦家鎮。

經濟發展

秦家鎮全境南、西、北三面環水,地勢東高西低。秦家鎮處於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鎮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氣候宜人,適於一年生作物生長。秦家鎮是北林區商品糧主產區之一,盛產大米,本地大米因當地環境好,而具有很好的品質。呼蘭河沿岸的砂石以質佳、量大而聞名,草炭可采量在260萬立方米以上。全鎮總面積124.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6萬畝,是綏化市水稻主要產區之一。

交通:公路省道202.秦三公路(秦家--三河),濱北鐵路穿鎮而過,有秦家車站.秦家鎮北鄰四方台鎮,南鄰沙園.東鄰雙河鎮

地理環境

位於北半球中溫帶。四季分明,雨熱同期。冬季冰雪覆蓋。夏季降雨集中,氣候溫熱濕潤。春、秋兩季氣候宜人。

年平均氣溫在1.3℃至4.0℃之間,≥10℃積溫2 400℃至2 700℃,無霜期120至140天,日照時數2 600至2 900小時。全市平均降水量483毫米,東北部年降水量在550毫米左右,西南部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7至8月份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綏化市北林區有兩大水系,即松花江水系和呼蘭河水系。水資源總量為47.82億立方米。理論水利資源蘊藏量為500千瓦以上的河流18條。地表水資源量為25. 4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22.2億立方米。

松花江在市南部,流經肇東市;呼蘭河幹流在慶安縣發展鄉柴德福屯東南入境,經北林區秦家鎮,在蘭西縣長江鄉律家店南流入呼蘭縣,在綏化市流長345公里,流域面積27 600平方公里。呼蘭河在綏化市境內共有流長超過15公里,流域面積大於50平方公里的一、二、三級支流共36條,河流總長2 933公里。主要支流有安邦河、拉林清河、格木克河、泥河、依吉密河、歐根河、尼爾根河、諾敏河、通肯河等。秦家鎮由呼蘭河與諾敏河兩河流域的衝擊平原。

土地資源

秦家鎮地理資源 秦家鎮地理資源

綏化地區土地集中連片,地勢平坦,土質優良,肥力較高,日照時間長,雨量比較充沛, 適於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長。全市現有耕地面積14.9萬公頃,占全省耕地的1/7。有宜牧草原900 萬畝,林地1 065萬畝,宜養水面150萬畝。全市尚有待開發的土地395萬畝。

生物資源

綏化地區東北部為小興安嶺山麓丘陵林地,西部為廣闊的草原,

江河溝泡遍布全區,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許多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享有盛譽。野生動物有紫貂、水獺、梅花鹿、飛龍等珍貴禽獸數十種。

綏化地區有林面積1200萬畝,林木蓄積量1400萬立方米。截止到2009年末,林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積4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9.2%。盛產木耳、猴頭等多種山產品。森林覆蓋率達12.5%,林木蓄積量為2 000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綏化地區西部地處松嫩平原,東部為丘陵半山區,地下資源比較豐富,初步探明的礦產資源有石油、鐵礦、煤炭、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等,已探明儲量的有二十多種。西部肇東、安達發現並開採了石油、天然氣;東部慶安、綏稜、海倫已發現的金屬礦藏有鉛、鋅、黃鐵及砂金等,優質礦泉水也有很大的開發價值。2010年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礦產勘查總院下屬第一水文地質勘查院為黑龍江地熱資源空白區綏化市找到地下熱水。熱儲埋藏深度1057m~1548m,底部水溫75℃,井口水溫53℃,單井出水量為480立方米/天。這一地熱勘查成果對綏化市最佳化能源結構,發展地域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草原資源

綏化地區草原全部位於中國三大草原之一的松嫩草原

腹地,總面積865萬畝。羊草抗寒和抗旱能力較強,營養價值高,為本區西部市縣牲畜的主要飼料,並以其優良的草質而遠銷日本。蘆葦和小葉樟是造紙的重要原料,還可製作各種紡織品。老芒麥、香蒲草等用途也比較廣泛。全區草原還生長野古草、虎尾草、狗尾草、落豆秋等九十餘種飼料用草。全區草原理論載畜量為98萬個羊單位。

經濟概況

秦家鎮[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 秦家鎮[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

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以水田和旱田為主要農業經濟體,由綏化北林區政府與北林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建設水稻種植基地(北林區秦家鎮大渡槽水稻科技示範園區),主作物品種以綏稻2號、綏稻3號、綏稻4號、綏稻18號長粒香品種。在秦家鎮核心區種植萬畝水稻科技示範園區,以園區做為示範,整體實行科學化管理的現代化大農業示範區。其中以20餘家水稻生產加工企業,以稻香村、長粒香米種為代表的綏稻4號品種,進軍大米市場,主體供應黑龍江省綏化地區周邊人口食用,深受好評!

秦家鎮[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 秦家鎮[黑龍江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