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篆印

秦代對印章有一定的規定,只有皇帝的印稱璽,臣下一律稱印。 秦印最大特點是印章邊欄有界格,方形的是田字格,長方形為日字格。 秦漢印除佩帶外,還有不少封泥。

代雖然短暫,卻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印章藝術上也是如此,秦印是從戰國古鉨到印的承前啟後的過渡形式,秦印較戰國古鉨更為謹嚴方正。秦代對印章有一定的規定,只有皇帝的印稱璽,臣下一律稱印。
秦印最大特點是印章邊欄有界格,方形的是田字格,長方形為日字格。印材以青銅為主,多出鑿刻,鑄印較少。在進行文字改革的同時,以小篆代替籀文入印,並使文字更適合印章形式而加進方、直筆意,印文字型與秦詔版、權量的篆法相近。秦代的陰文印對有些繁複字型還作了一定程度上的簡化,為漢印的繆篆打下了基礎。
秦漢印除佩帶外,還有不少封泥。就是用來封斂公牘。當時公牘是竹木簡,用泥封,天子用紫色印,臣下用青泥,然後用鈐印蓋。
秦代私印朱文(陽文)較多,與陽文古鉨多用窄邊不同,喜用寬邊,與印文的細勁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後人有 秦朱 之稱。秦代私印字型精嚴,同時顯示了 疏能走馬,密不容針 的章法原則。1975年湖北江陵鳳凰山秦墓出土的兩枚《冷賢》印,一玉一銅,一篆一隸,是秦代私印的典範。而據近人沙孟海的《印學概論》所言,《十鐘山房印舉》中有兩個《邦侯》印,都是白文《陰文》,長方形,日字界格,不避劉邦諱,肯定是秦印。這兩個《邦侯》印應是秦代官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