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目前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總噸位4471噸,續航力1.5萬海里,造價5.5億元,它整合了當前海洋科學考察多學科、多領域的先進裝備和信息技術,可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和現場分析,被稱為"海上移動實驗室"。

簡介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由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建造,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作為法人單位以“專業運行、開放共享”的管理模式運行。

“科學”號在技術和建造方面整合了當前海洋科學考察多學科、多領域的先進裝備和信息技術集成,可進行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等綜合海洋環境觀測、探測以及保真取樣和現場分析,被稱為“海上移動實驗室”。

歷史

• 2007年12月20日,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項目建議書獲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
•2010年10月28日,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項目在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開工建造
•2011年11月30日,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在武漢下水並命名為“科學”號
•2012年9月29日,“科學”號交接儀式在青島舉行
•2013年4月8日,“科學”號在青島首航。

性能

“科學號”科考船“科學號”科考船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船長99.5米、寬17.8米、深8.9米,排水量約4600噸。在12節航速下,續航力15000海里,最大航速可達15節。在海上自給自足可航行60天,定員80人。船上配有先進的可控被動式減搖水艙系統,能夠抵禦12級大風。

探測與實驗系統

“科學”號配備了七大船載科學探測與實驗系統,包括水體探測、大氣探測、海底探測、深海極端環境探測、遙感信息現場印證、船載實驗、船載網路等。此外,船上還搭載了高精度星站差分GPS定位系統、全海深多波束測深系統、多道數字地震系統、纜控水下機器人(ROV)、電視抓鬥等多種國際先進的探測設備,具備高精度長周期的動力環境、地質環境、生態環境生物化學等綜合海洋觀測調查能力。

套用領域

“科學”號綜合海洋科考船將重點用於西太平洋及周邊海域科考,可為中國提供海洋地質、生物與生態、大氣等綜合科學考察信息 。重點解決大洋環流系統與氣候變化、海洋動力過程與災害、深海生物、基因資源及生物多樣性、大洋生態系統與碳循環、洋中脊與大陸邊緣熱液系統及地球深部過程、深海海底油氣資源形成機理等一系列重大科學問題。

重要意義

作為中國未來10年~20年海洋科學考察的旗艦船,“科學”號考察船將顯著提升中國海洋綜合探測能力與研究水平,為開展遠洋綜合科學考察研究提供強有力的能力支撐。

事件

中國科學號科考船在沖繩海槽作業遭日艦阻撓

沖繩海槽位置沖繩海槽位置

中國最先進的海洋科考船“科學號”2014年4月12日抵達沖繩海槽作業區,對沖繩海槽熱液區的熱液噴口、周圍海域物理化學環境,進行現場原位觀測和取樣分析。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海上保全廳巡邏船12號和13號連續兩天發現“科學號”,在沖繩縣久米島附近、所謂的日本專屬經濟區內開展疑似海洋調查活動,那霸海上保全總部說,日方巡邏船要求“科學號”停止活動,稱未經允許不得在日本專屬經濟區開展調查活動,但中方未作回應。

延伸閱讀

沖繩海槽是東海大陸架邊緣,位於琉球群島釣魚島之間,大部分深度逾1,000米,最大深度2,716米。沖繩海槽把中國的釣魚島列嶼和琉球群島分開。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表示,中國政府決定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設立的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東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陸架劃界案,由此中國在東海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到沖繩海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