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辟伊闕

禹辟伊闕

禹辟伊闕,伊闕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二十里處的龍門石窟前。此地兩山對峙,伊水從中穿過,稱為伊闕。至晚在杜甫時已將伊闕叫作龍門了。《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館於洛。劉子曰:美哉禹功!明德遠矣。

中文名稱: 禹辟伊闕
發生地點: 伊闕(今河南省洛陽市南二十里處的龍門石窟前)
事件介紹
禹辟伊闕
伊闕在今河南省洛陽市南二十里處的龍門石窟前。此地兩山對峙,伊水從中穿過,稱為伊闕。至晚在杜甫時已將伊闕叫作龍門了。《左傳》昭公元年記載:“天王使劉定公勞趙孟於,館於洛。劉子曰: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吾與子弁冕端委以治民臨諸侯,禹之力也”。這裡是說,劉定公到了河、洛地區,看見伊闕,大為感嘆地說:禹功美哉!要不是大禹,我們或許早就變成了魚。這說明春秋時人已相信伊闕是禹開鑿的,他們對禹治水之功績是十分崇敬的。不過,伊闕兩岸的山體,岩石堅硬,以大禹當時的技術條件是決不可能用人工開鑿的。這也只是一個美好的傳說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