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禹王亭

禹城禹王亭

傳說四千多年前堯舜時期,洪水滔天,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鯀治水九年而無效,被舜處死。鯀的兒子禹繼承父業,採用疏導的方法,苦戰13年,終於戰勝洪水,使千里沼澤變成糧田。大禹治水經過禹城縣時,為查看水勢,在城西十里處率百姓聚土成丘,堆成一個“高十仞,廣倍之”的土疙瘩,這就是“具丘”。\n\n大約在明代或明代以前,有人在具丘上建築了一個亭子,取名“禹跡”,以此來頌揚禹的功績。禹跡毀壞後,張邑侯在原地修建了一座禹王廟。明朝舉人紹延達曾撰文描述過禹王廟:“大門三楹,中門三楹……則鏇題耀日,珠綱懸星……士人過者,穆然思明德之遠……”由此可見,當時禹王廟的規模是很宏偉壯觀的。

簡介

禹城禹王亭禹城禹王亭

山東禹城市區西北4000米處有一古蹟,稱“禹王亭”,該處有一高5米,四邊長各50米的“具丘山”。此山為土質,考古專家在此考察時曾發現石斧骨針等文物,乃龍山文化遺址。1977年2月被列為山東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此具丘山是大禹治水時率五百壯士擔土築成,大禹登高察看水勢,疏導了徒駭河,根治了禹城大地的水患)。後人為了紀念大禹功績,在具丘山上修建了“禹王亭”,後幾經擴建,修建了氣勢宏偉的禹王廟,每年秋季在此舉辦廟會,遠近聞名,引眾多文人墨客、志士仁人前來瞻仰憑弔。1994年,禹城市修復禹王亭。現禹王亭占地近百畝,有64個台階,禹王亭大殿內有大禹神像供人瞻仰,並建有配殿山門等建築物,紅牆碧瓦,青松翠柏相映成輝。

“禹城有個禹王亭,大禹治水留英名。”禹王亭既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一處古蹟,又是一處龍山文化遺址,具有雙重文物價值。

傳說

傳說四千多年前堯舜時期,洪水滔天,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鯀治水九年而無效,被舜處死。鯀的兒子禹繼承父業,採用疏導的方法,苦戰13年,終於戰勝洪水,使千里沼澤變成糧田。大禹治水經過禹城縣時,為查看水勢,在城西十里處率百姓聚土成丘,堆成一個“高十仞,廣倍之”的土疙瘩,這就是“具丘”。

大約在明代或明代以前,有人在具丘上建築了一個亭子,取名“禹跡”,以此來頌揚禹的功績。禹跡毀壞後,張邑侯在原地修建了一座禹王廟。明朝舉人紹延達曾撰文描述過禹王廟:“大門三楹,中門三楹……則鏇題耀日,珠綱懸星……士人過者,穆然思明德之遠……”由此可見,當時禹王廟的規模是很宏偉壯觀的。

清朝康熙年間,禹王廟又破落不堪了。甲午年間,禹城知縣曾九皋,答應百姓的請求,“復草創焉,塑像焉,置田數畝,招僧而祝之。”從此以後,“禹王廟”改稱“禹王亭”。

至於禹王亭的樣子,據老人回憶,禹王亭占地約40平方米,牆是用灰色的大磚壘成,頂部用綠色琉璃瓦蓋成,其餘為木質結構;門扇,可伸可縮,二層樓上有高一米八九的泥塑大禹全身坐像,面朝東方,上塗金黃色,間配他色。坐像兩側各有一年輕女子,手持日月龍鳳扇。坐像前上方有一刻著“神功千古”的橫匾;樓閣前左側有平房三間,平房南另有一小屋,為看廟之人所住。小屋附近有一棵碗口粗的松樹,上掛一口古鐘。樓閣前右側有平房5間。

禹王亭的香火曾在清末民國年間出現盛況。解放後,也在亭內辦過學。遺憾的是,人們沒有妥善保護,使它日漸衰敗。“文革”使它全部毀掉,只剩下幾根與土丘面相平的殘柱。

大禹治水距今已有四千年的歷史,但人們仍在頌揚禹的不朽功績。禹城人民把生產出來的最美最香的酒,冠以“禹王亭”的美稱,它的醇香伴隨著禹王的美名,飄向全國各地。當年大禹戰鬥過的地方,已變成千里良田;滾滾的徒駭河水馴服地流過它身旁,歡快地唱著人定勝天的讚歌。“禹王亭”的四周,已變成一片蘋果園,每到秋天,果實就壓彎了枝頭。禹城人民,正以當年大禹冶水的幹勁建設著自己的家園。

歷史

漫話禹城禹王亭

千百年來,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有關大禹的歷史傳說及其古蹟更是遍布中華大地,數不勝數。在齊魯,最為著名的當屬禹城境內的禹息故城和具丘山以及其上的禹王亭。禹息故城在今禹城市區西南三十里大城子坡和小城子坡之間,是大禹治水時的指揮部,也是相傳大禹埋息土之地,早在春秋時代即被齊國所建高唐城埋於地下,現僅存高唐故城遺蹟。具丘山在禹城市區西北六里十里望村南,是大禹為察看水勢率眾築的一塊“土疙瘩”,現南北長45米,東西寬50米,高8米。禹王亭是後人為永記大禹的公德而在山上修建的用於供奉大禹的廟亭,最初叫禹跡亭。歷經世世桑蒼,具丘山和禹王亭幾經毀壞與重修,今日更加發揚光大,不僅地方政府在此修建了禹王公園,禹王亭也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傳說四千多年前堯舜時期,中華大地水患成災,民不聊生,大禹的父親鯀奉命治水,鯀築堤堵水失利,九年而水不息,遂被舜處死。鯀死後,禹繼承父業繼續治水,禹改堵為疏,開渠排水,疏通河道,導三川疏九河,匯一澤開二水,導洪入海,自此水鄉成沃土,沼澤變良田。在禹城境內時,為察看水情,定徒駭、馬頰、鬲津等九河流向,大禹在徒駭河西岸具氏部落築“高十仞、廣倍之”的土丘平台,後人稱之為具丘山。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具丘山發現了灰土層,並陸續出土了石鏟、石斧、陶紡輪、蛋殼陶片、卜甲等,這些器物系古人遺留下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屬龍山文化時期。這證實,具丘山確係大禹治水時期所築。

唐天寶元年,為紀念大禹治水功德,朝廷改當時屬九州之兗州的祝阿縣為禹城縣,縣城由長青遷到禹息故城城北三十里處楊家村(現禹城火車站南一里楊城子)。新建縣城取禹封地陽翟(今河南禹州)頭一個字和祝阿的阿字,曰陽阿城。禹城縣名沿襲至公元1993年,撤縣改市,更名禹城市。

禹城建縣不久,史思明叛亂,唐大將李銑掘開黃河,以洪水擋史思明叛軍,剛建不久的禹城縣城被洪水沖毀。退水後,縣城遷至善村,建起新城。縣令登西門眺望,見徒駭河西一山丘鬱鬱蔥蔥,綠樹間有一草亭紫氣繚繞,遂問當地老者:“此是何處?”老者遂將禹在具丘山察水疏河之事告知縣令,並言道:“千多年來,當地百姓為感大禹治水為民造福之德,幾經向具丘填土,栽樹種草,並在丘上扎草亭,供奉禹王靈位,祈禹王護佑一方百姓平安。”縣令又問:“具丘離縣城多遠?”老者答曰:“離城十里。”縣令將具丘所在村莊定名十里望。是日,縣令召縣內豪紳三老,商在城西門內建禹王廟,同時在具丘山上建禹跡亭,讓世人永記大禹功德。百姓聞訊,奔走相告,富者自願捐糧捐款,貧者自願出工建廟修亭,當年即成。禹跡亭內供禹王神像,設香案。縣令親率官員與民眾攜香紙供品到具丘山禹跡亭祭祀禹王,後各朝歷任縣令都在春節和重陽節兩次親赴禹跡亭拜祭。

自唐至元,曾因戰亂災荒,禹跡亭幾經被毀重建。明天啟四年,十里望鄉紳吳以逵、吳以暹倡鄉民在禹跡亭舊址建禹王閣,此比原禹跡亭有所擴大。

康熙50年,廣東人曾九皋任禹城縣令,施政有方,逢風調雨順,連年豐收,民眾安居樂業。曾九皋稱此為禹王護佑之功,募捐重建禹跡亭,更名禹王亭,並置祭田四十畝,招僧人數名入住。亭建成,刻碑以記,曾縣令親撰碑文,書“神功千古”匾額。後曾離任,百姓感其在禹業績,遂捐資制“功德碑”立於禹王亭內。

雍正二年,禹王亭又一次擴建重修,更加宏偉壯觀。從具丘山東側沿階而上,坐西面東二層樓閣,即禹王亭:灰牆,綠頂琉璃瓦,飛椽出廈,紅木樑柱,頂部雕有飛禽走獸,亭內全部木質雕梁畫柱,正中供禹王金身塑像,高1.89米,兩側塑有金童玉女。亭兩側建有東西配殿。

道光七年二月,民族英雄林則徐北上,曾在禹王亭逗留一夜,並將觀感記入《丁玄日記》。

明清時期,禹王亭香火大盛,前來拜祭禹王者絡繹不絕。不少騷人墨客來此朝拜觀光,留下不少詩詞墨寶,有的被刻碑留存,有的載入縣誌。清末及民國初期,禹王亭香火尚盛,春秋兩季在此舉辦祭禹廟會。民國時亦曾整修。

日寇侵華,禹王亭東西配殿被炸毀,禹王亭前廈遭炸拆除,從此逐漸荒涼。

解放後,禹王亭經簡單修補當做學校,後學校遷出,打井運動時又被拆去不少磚瓦。1966年,“文革”初,被當做“四舊”徹底拆除,僅存雜草叢生、荒涼具丘。1977年2月,禹王亭遺址被定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立碑於具丘山下,由文化、公安部門和十里望回族鄉政府成立“禹王亭遺址”保護小組,具丘得以保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禹城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為保護和繼承民族優秀文化、弘揚大禹精神、探討大禹文化,禹城市政府於1996年決定重修禹王大殿和禹王亭,並於1997年1月順利完成。二十一世紀之初,禹城市政府再次整修禹王亭景觀,將其建成供人觀光、遊玩、考察、研討、休閒、娛樂的開放式古文化“禹王亭”公園。園內有禹王殿正廳,進廳是“禹王亭題記”碑和為建禹王亭捐資的“功德碑”,左右兩側是“大禹世紀鐘”鐘樓和鼓樓。再往裡走,中間是享殿,享殿內塑大禹治水像和九鼎模型。享殿兩邊建有碑廊,安放著遺存和當代名士頌大禹功德的碑刻。穿過享殿,是禹王大殿正殿,大殿上方懸掛著曾九皋縣令親書的“神功千古”匾額,門兩邊是取自大禹陵清乾隆皇帝撰寫的楹聯。進大殿,正中塑禹王神像,左右兩邊還塑有曾協助大禹治水的四位功臣:皋陶、伯益、后稷、啟。周圍牆上配以有關大禹治水的木刻壁畫。正殿兩邊為東西配殿,分別闢為“禹城出土文物展室”和“禹城回顧展室”。出後門,便是山東省重點保護龍山文化古遺址——具丘山,具丘山上新建六楞形禹王亭。具丘山後右側是打於唐代的神井。禹王亭公園內,蒼松翠柏,綠樹成蔭,景色怡人,此乃大禹文化之聖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