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的人生智慧

禪的人生智慧

如果說一個人從生到死是一次探究生命的過程,那么禪就是生命的極高智慧,是悟道的精髓,是打開心靈枷鎖的一把鑰匙,是幫助我們尋覓失去樂園的幽徑。《禪的人生智慧》收集了五百餘則流傳千年的禪故事,字字珠璣,篇篇雋永,其中直指人心的智慧,讀之如遭當頭棒喝,如遇醍醐灌頂,是讀者了解禪學的最佳讀物,也是淨化心靈的靈丹妙藥。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禪是一面鏡子,可以照亮人的心境;禪是一盞明燈,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禪的智慧就是快樂的智慧。人人都想擁有快樂,可是由於缺乏快樂之道。總是被痛苦的烏雲所籠罩。禪告訴我們,人生的種種痛苦是盲目追求“虛幻”的結果,破除虛幻,就可以達到真正的快樂。其實,人生處處流露著禪機,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處處都可以領悟到禪的智慧,處處都可以體驗到禪的境界。

圖書目錄

禪語·禪思
拈花微笑
途中珍重
我不是佛
橋流水不流
曬 經
本分事
一切現成
佛心是什麼
棒與喝
柔軟心
識得自性
自己生命的呼聲
本 寂
何必問性
唯我獨尊
無明的產生
何為佛心
解鈴還須系鈴人
……
禪悟·禪味
爬 山
粥與茶
沒時間老
拂塵說法
不在別處
不能模仿
老與小
丹霞燒佛
一粒種子
今天不方便
育才之道
活得快樂
有什麼冤仇
無言教學
高與遠
快樂與痛苦
畸 形
肯定自己
觀音念誰
三件占董
……
禪道·禪趣
趕不上
不肯承擔
空色本相同
一休吃蜜
未上樹時
半肯半不肯
認清自己
穿衣吃飯
禪道就在身邊
磨磚成鏡
什麼叫美德
除草的工具
眾生平等
買來的智慧
禪 悟
真正的寶藏
超脫生死
真正的美
心無外物
……
……

音像《禪的人生智慧》

禪充滿了活潑的情趣,蘊藏著豐富的智慧!
什麼是禪?禪是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翻譯為“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含意為“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有祖師禪與佛祖禪兩大區別。禪不是燒香拜佛,不是誦讀佛經、修煉打坐。禪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智慧,是一種獨特的哲學觀念,是一種獨特的表情達意的方式,是灑脫曠達的人生態度。
到底禪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禪文化如何與當今社會緊密聯繫,禪能讓我們體會怎樣的人生態度呢?在這裡,邱紫華教授用風趣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深入淺出、極有趣味地闡釋禪學的基本思想、禪宗關於人生的基本理論、禪宗關於人生的智慧,讓大家在深刻的禪理中體會思想的樂趣。
主講人:邱紫華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東方美學與文化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央視《百家講壇》、湖北電視《荊楚講堂》主講嘉賓。主要從事東西方美學史、美學理論及悲劇等方面研究,已出版多部專著並多次獲得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禪的人生智慧》內容簡介
01 禪與金錢
通過香馨禪師、莫仙禪師、七里禪師等故事,說明我們應借鑑禪學的“不二法門”,抵制誘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不片面執著地看金錢問題,而要用平常心去對待——金錢是人生存的工具和手段,不是人生目的;金錢非常重要,但不是人生最主要的內容,更不是唯一內容:欲望使人貪婪,甚至陷入罪惡……
02 禪與情愛
通過龍潭崇信禪師、歸宗禪師、洞山禪師、慧春尼姑、馬祖道一、澤閹禪師、虛鏡禪師等故事,闡釋禪宗對情愛的態度——隨緣任運, 自然而然:對兩性的觀點——男女一樣,男女平等。要以平等的無分別的眼光看待女色,以順其自然的態度對待愛情,愛不能痴迷,讚美但不能帶著壞的欲望……
03 禪與職責和道義
通過坦山和尚等故事,說明如何以不二法門思想對待職責和道義間的矛盾——當人性與功利性發生對抗,當善良行為與可能導致誤解衝突時,應當選擇人性、良知、善良,這就是禪的不鑽牛角尖、不死板、靈活自然的處世態度。人應當首先是富有人性的人,充滿同情和憐憫心的人,其次才是具有職業道德、盡心盡責的人,要把人民民眾的利益、把人的生命放得比職責的條款規定更高……
04 禪與無聖無凡
通過達摩祖師、六祖慧能、慧安禪師、道信禪師、白影禪師等故事,說明禪學獨特的人生價值觀“無聖無凡”——不把人故意地進行高低貴賤的區分,不推崇所謂神聖的人,不貶低和輕視平凡的人。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是聖人,人人也都是凡人。這種人生價值觀,可以幫助我們樹立人生奮鬥的自信心,可以強化我們的人格自尊心,這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
05 禪的人生境界
通過青原惟信禪師、三祖僧璨、南泉普願禪師、仙崖禪師、白隱禪師、仰山慧基等故事,闡述禪境的四個層次:限量境、直覺境、圓融境、日常境。禪的“平常心”是指在日常生活狀態中體驗禪的真理,在現實的物質環境中追求超越現實的更高的精神境界:禪的“平常心”是有目標的,有超越意識的:禪的“平常心”的五個方面: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聖無凡……
06 不立文字
禪的思維特徵是意會思維,所主張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宗旨是意會思維形式的經典表達。禪認為語言表達太有限,也不贊成用太過直白的文字來表達感情,所以禪就利用其他方式來豐富表達, 比如以眼神交流、形體語、手勢語、象徵比喻等手法加以偽裝的形式含蓄、委婉地表達思想。在這裡,揭示了禪的意會認識的特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