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一法師

禪一法師

”對外交流2000年,禪一法師在東南亞國家開始禪宗在異國他鄉的傳播。 2002年禪一法師應邀,出席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第二屆亞洲宗教徒和平會議,歸途訪問了曼谷及香港。 是年十一月,率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訪問印度,朝禮聖跡。

法師生平

少年法師
1980年,唐代東渡的鑒真大師肉身回國巡禮,禪一與師傅明哲陪同日本京都提寺館長森本教順長者上供、念經、瞻禮,使活動圓滿完成,並增進中日兩國佛教交流和人民友誼。1980年秋中國佛學院恢復,任副教務長,兼任講師授課,並任中國佛協理事及常務理事。
1984年調任中國佛協所在地廣濟寺任首座和尚,開辦僧伽學習班。在中國佛協趙朴初會長領導下,長期參加外事活動,並出訪日本、法國等。
禪一法師現任世界佛教協會名譽主席,亞洲慈善事業發起人、泰國佛教協會主席等職。禪一法師潛心研佛學數十餘載,慣行師傅“出家要自利利他、福利大眾”的主張,是宗教界愛國愛教的優秀代表。追隨師傅將自己的畢身精力貢獻給我國的佛教事業,為佛教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禪一法師

愛心募捐

法師募捐修建的大悲禪寺
法師在國內首次募捐:2009年禪一法師首次回國,受到國內工商行政各界人士愛戴與擁護,為大悲禪寺建設首次募捐,籌集善款三億人名幣。

書畫藝術

禪一法師 青綠山水
禪一法師在書畫藝術上的成就為世人所推崇愛戴。他的書法早期脫胎魏碑,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後期則自成一體,沖淡樸野,溫婉清拔。特別是出家後的作品,更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這是絢爛至極的平淡、雄健過後的文靜、老成之後的稚朴,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樣:“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逸之致也。”

對外交流

2000年,禪一法師在東南亞國家開始禪宗在異國他鄉的傳播。禪一大師為現代海外中國佛教弘揚的奠基人!受多個國家的愛戴和擁護,泰國總理 特意提供一座行宮作為禪一大師弘揚佛法的佛堂。
2002年禪一法師應邀,出席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第二屆亞洲宗教徒和平會議,歸途訪問了曼谷及香港。
法師在世界佛教組織

2003年,參加上海佛教代表團到普陀山朝山。同年,循唐代玄奘大師自長安西行路線,歷經敦煌、吐魯番、古高昌國等地到達新疆。
2004年,應美國華僑總商會會長、美東佛教總會會長之邀,率代表團到紐約訪問,並參拜美東佛教總會大乘寺。歸途中並訪問華盛頓、費城、洛杉磯、舊金山等各地寺院道場。是年十一月,率中國佛教協會代表團訪問印度,朝禮聖跡。
2005年再次訪問香港、八六年訪問日本。
2006年到美國西來寺,參加西來寺落成典禮,並出席第十六屆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同年春再度訪問日本,七月訪問新加坡。年底應法國上海聯誼會之邀,訪問巴黎。
2007年應澳洲新南威爾斯市華人佛教會及定慧學舍之請,到澳洲弘法。七月又訪問馬來西亞。禪一捐出鑄大銅佛款三百四十萬人民幣,另捐三十萬人民幣給當地舉辦社會福利事業。
禪一的思想 -----在今天的條件下,就是要為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事業的更大勝利作貢獻。所謂‘愛教’,就是熱愛我們所信仰的佛教,即愛佛教教義中‘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理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原則;‘自利利他,廣種福田’的思想等等。我還經常對一些青年僧人講,愛國愛教的原則本身是一個辯證的關係,愛教必須愛國,愛國才能愛教。”
在《培養青年僧才是中國佛教界的當務之急》一文中,禪一法師進一步指出:“所謂‘兩愛’,就是‘愛國愛教’。作為一個新中國的佛教徒,首先必須熱愛我們**祖國,要為我國**兩個文明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佛學院校的學僧同樣如此。其次必須熱愛我們所信仰的佛教,愛佛教教義中建設人間淨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種種理想等等。愛教必須愛國。愛國才能愛教,兩者不可偏廢。”
圍繞“愛國愛教”的主題,禪一法師在社會、慈善、教育、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為佛教與社會相適應作出了可貴的探索。本文擬通過對禪一法師愛國愛教思想的研究,發掘出大師思想深層最閃光的東西,從而為今人乃至後人,在弘揚佛教優良傳統,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方面,提供可資借鑑的教益和啟迪。
禪一法師:是現代中國的一代高僧。他禪宗臨濟,教在華嚴,行歸地藏、普賢。在其早年的參學進路中,禪一轉益多師,博採眾長,歷參受學於佛教復振的中心區域之一西域諸高僧,本文透過近代佛教禪教兼弘的“華嚴禪”進路,具體結合禪一法師的參學歷程,以禪教一致論的現代推展為議題,試圖闡釋禪一法師如何自覺地融人禪教一致這一中國化佛教的主流傳統,透顯當代中國人間佛教思想的實踐內涵,及其與中國化佛教傳統中華嚴禪思想的內在關聯,從而提出人間佛教作為傳統佛教或佛教傳統的現代推展,既離不開有為僧人對佛教傳統自身的承續,更需要加以與時俱進的推展。而禪一法師正是這樣的僧人典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