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自在

《福慧自在(聖嚴法師講金剛經)》是聖嚴法師結合現代人的生活,從淨化心靈,提升自我;淨化人心,造福社會;福慧雙修,獲得圓滿人生的主題對《金剛經》的思想做了申發。《金剛經》是佛教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經典,旨在闡發實相無相、去除執著、解脫自在,獲得大智慧大福德的道理。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聖嚴法師,1930年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圓寂。 
著名佛教道場法鼓山的創辦人,分支道場遍及歐、亞、美、澳等各洲,門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個博士學位獲得者,1975年獲日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歷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美國佛教會副會長及譯經院院長,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為輔仁大學、政治大學、文化大學博士生導師。 
舉辦多種雜誌,在亞、美、歐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種。其中《正信的佛教》發行近四百萬冊,《信心銘》被譯成十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師、宗教界精神領袖、教育家、慈善家、學者,長年在國內外為推動心靈環保、種族和諧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遺餘力。 
1998年被《天下雜誌》評選為四百年來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被譽為穩定台灣人心的力量。

圖書目錄

緒言 介紹《金剛經》
一、《金剛經》的地位——諸經中之最高
(一)從有我的煩惱,到無我的解脫
(二)從現實的生命,知究竟的存在
(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我無相,功德無量
二、《金剛經》的目的——廣度一切眾生
(一)不住於相而行布施
(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內以智慧為基礎,外以慈悲作表現,福慧圓滿,同成佛道
第一講 《金剛經》與心靈環保
一、環保的層面
(一)保護物質的自然環境
(二)保護人間的社會環境
(三)保護自我的內在環境
二、《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一)淨化人心
(二)發菩提心
(三)保護初發心
(四)降伏煩惱心
三、《金剛經》的心靈環保
(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二)“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
(三)“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則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四、從有到無的心靈環保
(一)普通人的心理活動——住於過去和未來
(二)大修行人的心理狀況——住於現在的活動
(三)解脫者的智慧反映——不住於過去、未來、現在
第二講 《金剛經》與自我提升
一、《金剛經》的自我觀
(一)自我的層次
(二)執著的自我
(三)假名的自我
二、《金剛經》的自我升華
(一)認識自我
(二)化解自我
(三)提升自我
第三講 《金剛經》與淨化社會
一、《金剛經》的社會環境
(一)自然環境:中印度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
(二)社會環境的接觸層面
二、《金剛經》的社會建設
(一)祗陀太子的事跡
(二)給孤獨長者的事跡
(三)人間社會的互動關係
(四)以布施行與忍辱行建設人間、關懷社會
三、《金剛經》以法布施的心靈環保來淨化社會
第四講 《金剛經》與福慧自在
一、福報與智慧是一體的兩面
(一)福報的定義是:過去種福現在有福,現在種福未來有福
(二)智慧的定義是:當做的事要恰到好處地去做,當說的話要適如其分地說
二、《金剛經》的福慧雙修
(一)修福當與修慧配合
(二)修慧是從修福中表現
三、依智慧修福德才能無礙自在
(一)戒、定、慧三無漏學
(二)行布施而不住相
(三)法布施功德最大
附錄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及注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注
附錄 金剛經書法欣賞門
康熙御筆臨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