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連江

連江歷史

連江古稱溫麻。三國時代,孫吳為鞏固東南海防,派將弁在連江修造船隻,設溫麻船屯,溫麻之名亦自此始。大業三年(607年)併入閩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從閩縣拆出重置溫麻縣,其年改名連江並沿用至今。天寶元年(742年),縣治從伏沙遷移今址,“北枕東祭,南瞰鰲江”,城域形似展翅南飛的鳳凰,故名鳳城。新中國成立後,曾三次(計18年)屬閩侯專區,二次(計16年)屬福安(寧德)專區,1983年7月1日第二次歸屬福州市轄區至今。現全縣轄16個鎮、6個鄉、266個行政村(居),人口62萬。

地理位置

連江地處福建東南沿海,閩江口北岸,東與台灣、馬祖一衣帶水,西傍省會福州,為歷代軍事、交通之要地。境內自然條件優越、山海資源豐富,可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連江縣旅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4.2萬人,是福建省著名的僑鄉。距馬祖最近處僅8000米,對台(馬)貿易十分活躍,特別是與馬祖列島的民間親情往來頻繁,連江縣已成為海峽兩岸實現“三通”的前沿和閩台經貿合作的“黃金口岸”,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

經濟社會發展

作為國務院首批沿海開放縣份之一,改革開放以來,連江縣委、縣政府搶抓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人才、政策優勢,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進一步加快經濟建設發展步伐,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都取得長足進展,先後被評?quot;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等稱號。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70.8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86.08億元,財政總收入2.68億元,1999年、2000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福建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和經濟"實力"十強縣。
中國水產大縣
連江縣海域遼闊,海岸線長209公里,有大小島域82個,海域面積3112平方公里,是陸地面積的2.7倍。
大官坂貝類養殖場
全縣22個鄉鎮中漁業鄉鎮13個,從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1/3。連江縣有著豐富的海產資源,海洋魚類有500多種,其中經濟魚類有100多種。境內著名的“三灣三口”(黃岐灣、羅源灣、定海灣,閩江口、敖江口、可門口)是福建省重要的水產生產區,先後被列為福建省“現代漁業示範區”,“海洋開發試驗區”,中科院海洋所的“貝藻類養殖試驗區”,實現科學養殖規模化、海水捕撈遠洋化、精深加工系列化。2000年水產品總量為57.9萬噸,連續22年居福建省首位,全國縣級第二位。
中國水產食品加工業的搖籃
2000年連江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獲得“中國(福州)食品工業園”冠名權。園區已實現“三通一平”達千畝,37家內外資食品企業入駐園區,並初具規模,帶動連江縣海洋經濟發展。
水產加工
同時,企業利用外資的嫁接,科學技術的開發,實現了量的擴張和質的升華,目前,全縣擁有水產加工企業153家,其中百勝海味廠、官塢海洋開發有限公司被列入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水產品年加工量17萬噸,產值達14億元,水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形成冷凍保鮮、料理食品、即食食品、保健食品、罐頭食品、飼料加工等多層次水產加工產品體系,主要產品有海帶結、海帶卷、魚丸、魚面、單凍鰻片、章魚球、蝦仁、蝦皮等幾十種加工產品,其中海帶產量占全國銷量2/3,銷往全國各大中城市以及美國、日本、南韓、台灣等。
投資興業的百年福地
近年來,連江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投資10多億元使基礎設施由制約型向適應型乃至超前型轉變。
交通便捷
城區距馬尾港35公里、福州45公里、長樂國際機場57公里、擬建中福溫鐵路連江站3KM,104國道和同三高速公路貫穿境內。
蓮荷路
港口建設步伐加快,開發建設了官頭3000噸對台貿易碼頭、黃岐千噸級碼頭和下宮500噸客貨碼頭,可門港和粗蘆島深港碼頭也正在抓緊前期準備工作。全縣海運總噸位達21.4萬噸,擁有運力居全省第一的鄉鎮海運企業,共同構成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
通信齊全
全縣程控電話容量達7萬多門,移動電訊覆蓋全縣,可實現數據通信和多媒體通信。
水電充裕
福建省第六大江——敖江從園區中間依城而過,淡水充足,地熱資源豐富,目前日供熱水能力為6000噸,是全省第二個“溫泉縣城”。電力除省網直供外還擁有山仔、塘坂等水電廠,總裝機容量6.8萬千瓦,跨入全國100個裝機萬千瓦縣行列。城區“三縱四橫”主幹路網基本形成,市政設施建設逐步配套,城市雛形可見,被評為省二級文明縣城。

政策保障

解放思想、營造寬鬆的投資軟環境已成為全縣上下的共識,除落實國家、省市一系列優惠政策外,我縣還成立了投資服務項目中心,並制立實施了《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若干意見的規定》、《關於進一步加快水產加工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關於建立和實行投資項目審報代辦制,進一步加強投資軟環境建設的實施意見》、《關於對外商投資基礎上實行會審制、限時制、代理制、檢查報告制和責任追究制的規定》等檔案,並在地方稅收留成、土地規費、水、電等方面做最大的讓利優惠,使我縣投資環境更趨於明朗和寬鬆。

旅遊

旅遊業發展極具潛力
連江縣山清水秀,山海兼具的自然景觀和古今爭輝的人文景觀,構成豐富的旅遊資源主體。境內有名山16座,古物遺蹟3處,古剎157座,奇峰、怪岩、幽洞、名潭100多處,名家摩岩石刻和歷史碑記150多處。

含光塔

主要景點有:敖江流域的新石器文化遺址、青芝山百洞山、閩江口“五虎守門”和“雙龜鎖口”、定海灣古沉船文物、長門古炮台以及宋朝理學家朱熹遺墨、明朝學者陳第墓、民國國府主席林森藏骨塔等名勝古蹟,聞名遐邇,黃岐半島戰備時期遺留下的眾多軍事設施神秘誘人,獨具魅力。目前,我縣已開發三個各具特色的旅遊線路。一是以省級風景名勝區青芝山為主軸的閩江口旅遊線路,展示沿江、山川風貌;二是以黃岐半島為依託的濱海旅遊線,體現海濱風光、海鮮風味和台馬特色;三是以貴安溫泉高爾夫球場和山仔庫區為重點的西部旅遊線,突出溫泉療養、體育旅遊和畲族風情,旅遊將成為我縣跨世紀的新興產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