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市華安鄒姓字輩怎么排

福建鄒性字輩:

鄒姓-家乘譜牒

漳州市

華安縣

鄒姓字輩排行

1989年的是什麼字輩

我們福建漳州市華安縣字輩怎么排 哪裡有主譜
1、江蘇:鎮江潤州鄒氏宗譜四卷、鎮江潤州鄒氏宗譜六卷、丹 陽雲陽鄒氏重修宗譜十卷、丹陽雲陽鄒氏宗譜十六卷、武進鄒氏家乘 四十八卷、武進鄒氏家乘三十二卷、無錫鄒氏宗譜三十六卷、常熟小 山鄒氏支譜一卷、范陽鄒氏家譜
2、浙江:紹興鄒氏家譜四卷、常山鄒氏家譜十二卷首一卷、常山鄒氏 家譜不分卷
3、安徽:桐城鄒氏宗譜三十卷、懷寧懷化鄒氏宗譜七卷 鄒姓-家乘譜牒
4、福建:閩南鄒氏族譜
鄒姓

5、江西:南昌省會鄒氏祠主錄不分卷、修水鄒氏族譜卷、銅鼓鄒氏宗 譜一卷、宜黃鄒氏宗譜卷、
6、湖北:黃岡鄒氏宗譜卷、麻城鄒氏宗譜八卷、邵陽鄒氏宗譜五卷、 新化鄒氏重修譜不分卷
7、廣東:中山沙湖鄒氏宗譜不分卷、大埔鄒氏族譜初基
8、四川:長壽鄒氏家譜四卷、和江鄒氏范陽正宗譜一卷、內江鄒氏族 譜一卷、建昌鄒氏家譜不分卷、鄒氏族譜二卷、鄒氏族譜卷、鄒氏宗 譜十六卷、鄒氏宗譜、鄒氏族譜、鄒氏族譜九卷首一卷、鄒氏宗譜一

鄒姓-歷史名人

鄒 衍:亦作騶衍,戰國時齊國人,著名的思想家、陰陽家。他學究天人,雄於辯口,號“談天衍”。創五行始終說。“深觀陰陽訊息”,藉以論述天道、世運的轉移。鄒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記·卷七十四》說鄒衍著有“十餘萬言”。《漢書·藝文志第十》陰陽家著錄《鄒子》四十九篇,《鄒子終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鄒 忌:鄒氏家族在戰國時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遊說齊威王,被任為宰相。他曾勸說齊威王納諫,導致齊國實力加強。
鄒 陽:西漢散文家。齊人。生卒年不詳。文帝時,為吳王劉濞門客,以文辯著名於世。吳王陰謀叛亂,鄒陽上書諫止,吳王不聽,因此與枚乘、嚴忌等離吳去梁,為景帝少弟梁孝王門客。鄒陽“為人有智略,慷慨不苟合”,後被人誣陷入獄,險被處死。他在獄中上書梁孝王,表白自己的心跡。梁孝王見書大悅,立命釋放,並尊為上客。著有《上吳王書》、《獄中上樑王書》。
鄒 諷:江西省吉水人,南宋愛國大臣,曾任江西招諭副使,後因功進兵部侍郎,文天祥被執,他自殺。
鄒 浩:常州晉陵(今屬江蘇省)人,宋代大臣、詩人,自號道鄉居士。曾兩起兩落,歷吏部、兵部侍郎、寶文閣大學士等職。著有《道鄉集》詩集。
鄒 亮:明代學者,工詩文,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書,著有《鳴珂》、《漱芳》等書。
鄒 容:原名鄒紹陶(1885-1905),四川省巴縣人。1903年加入愛國學社,組建中國學生同盟會,寫成著名的《革命軍》一書,倡言反清革命,號召推翻清廷,創建中華共和國,頌揚革命為世界之公理,自稱“革命軍中馬前卒”,遭到清廷和上海租界當局的迫害,《蘇報》案發,章太炎被租界當局拘捕,鄒容自投捕房,一同入獄於提藍橋的公共租界監獄。1905年4月3日死於獄中,年僅21歲。
鄒補之:北宋學者,著述頗豐,有《春秋語孟注》、《兵書解》、《宋朝識略》等。
鄒元標:明江西吉水,萬曆進士。剛作官的時候因得罪張居正而被貶,於是潛心研究理學。張死後,他又出來作官,以敢言著稱,母死後居家講學三十年,為東林黨首領之一。與趙南顯、顧憲成號為三君。.後為魏忠賢所忌,被迫辭官而歸。著有《願學家》。
鄒守益:明學者,字謙之,號東郭。安福人。官至南京國子祭酒。師從王守仁,強調“縝獨”、“戒懼”。著作有《東郭集》。
鄒應龍:明朝陝西省長安人。嘉靖進士。曾上書揭發嚴篙父子,言辭激烈,因此被罷。嘉慶時任雲南巡撫。萬曆年間因得罪東廠太監馮保被罷免,後病死。
鄒元標:江西吉省水人,明代左都御史。一生仕途波折,開罪張居正,謫戍都均衛六年,開罪魏忠賢,被迫辭官還鄉。曾家居講學三十年,與趙南星、顧憲成號為三君子,是東林黨首領之一,著有《願學家》等。
鄒一桂:江蘇省無錫人,清代大臣、畫家,累官至禮部尚書。工繪事,尤工花卉,間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
鄒伯奇:清代科學家,字特夫,廣東南海人。精通天文、曆法、算術。把數學套用於實際,總結我國關於幾何學方面的經驗,寫成比較完整的幾何學著作《格術補》。用數學方法表述了反光鏡、透鏡等的成像規律以及關於眼鏡、望遠鏡、顯微鏡等光學儀器的基本原理。另 外還著有《赤道星圖黃道星圖》等。
鄒韜奮:原名恩潤。1895年生於福建省長樂,原籍江西餘江。中國現代新聞記者、政論家和出版家。1921年畢業於聖約翰大學。1922年入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工作。1926年在上海主編《生活》周刊,畢生從事新聞出版工作。九一八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2年創辦生活書店。1933年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週遊歐美,並至蘇聯參觀。1935年回國。在上海、香港主編《大眾生活》周刊、《生活日報》和《生活星期刊》,並任上海各界救國會和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的領導工作。1936年因從事抗日救亡活動被國民黨政府逮捕,為七君子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獲釋。先後在上海、漢口、重慶主編《抗戰》、《全民抗戰》等刊物。1941年皖南事變後,再度出走香港,復刊《大眾生活》。1942年到蘇北解放區。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根據他生前的申請,追認為中共黨員。輯有《韜奮文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