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瑞跡寺

福建寧德瑞跡寺

瑞跡寺創建於梁乾化元年(即公元九一一南漢劉龑立年號、歲次辛末,時值五代十國)時有黃氏八世祖深公初為“感德場”官(即今之寧德)公念祖諱春公考諱烈公,墳墓所在(時當五代)逐置章家林山場一號,東至金背馬鞍山,西到溪源雙溪口,南至石壁雙溪口,北至阮洋橫路底。

名稱來由

同和尚皎公開創院宇,供奉佛,尊寺名瑞跡,寺坐辛向乙加戌分金,以先祖功德,院追思太祖,福蔭子孫。從此,瑞跡寺在“五代十國”時,就巍然屹立在群山環抱中,鐘聲梵唄,曾為一時名剎,故有“寧陽第一山”之稱 。

歷史變遷

宋大同二年,由於歷史的變遷,瑞跡寺已廢,至宋至道二年,(公元九九六年歲次丙申)嵩公出生,公自幼聰慧,仕後官至“校書郎奉訓大夫”、深得皇恩,公追思宗功袒德,具表奏朝,故有欽度開山道場會覺禪師之稱,可見當時嵩公為了再次開發瑞跡寺,不辭辛勞,與會覺禪師奉旨,再次開山,有石碑為證。此時的瑞跡寺較梁乾化時更為美輪美奐。同時,嵩公為了瑞跡寺能夠長存,使黃氏後裔能永得祖蔭,還置買了大量的田產和山場施於寺院,寺中有尊嵩公千秋祿位,以為表旌。

元朝時此寺還是挺有名氣,有邑人陳自新詩“雨過山溪添虎跡,雲歸岩洞長龍威。煙鍾古寺敲殘日,長笛一聲江鳥飛。”到了明朝,瑞跡寺乃具當時之名藍。有訓導閔文振詩“蓬壺境界從天設,此是寧陽第一山。日午樵穿林竹徑,月明僧度石門關。潭龍勢帶千江白,霧豹紋添萬點斑。坐看崖邊新果熟,飢猿作伴繞藤攀。”作者不但飽覽了瑞跡寺一路的山光景色,而且親自體驗了一天僧人的生活,故留下此詩為證。到了明末,刀兵四起,寺遭兵火而毀,但黃氏後裔以壁峰境為首,再度發起,重建瑞跡寺,但由於當時生活水準低困,他們還是秉承祖意,克服了重重困難,於同治三年,在原來的法堂址上,建起了現在的瑞跡寺。

解放初期,有金溪人名佛水的還獨資建造了“觀音堂”可惜“文革”遭折,瑞跡寺還好有驢路村父老以茶場名義保留下來,免遭動難。但以後由於“寧古線”開工,閩指部隊的進駐,此寺遭受了人為的慘重破壞,殘牆斷壁,滿目荒涼,全寺只有剩下石槽和石香爐各一個。小納偶緣遊方至此,荷伽藍菩薩三次香燈所示,棲身瑞跡,光陰荏苒,不覺二十秋,初至瑞跡從石香爐上得知壁峰境黃氏,後與大嶺頭取得聯繫和支持,更感瑞跡四周各村及十方信眾的大力支持,才修復了現在的瑞跡寺。同時此寺也出了一些知名僧、尼。如靡名日本、東南亞各國的年輕濟群法師、深圳宏法寺主持心靜法師、律宗比丘尼廣慧師、密宗比丘尼性悟師、他們先後都在瑞跡寺出家和住單過。同時也都做過苦行和有所貢獻。但由於此寺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又被破壞,湮沒了數十年,雖然是歷史的名剎,也少有問律。

修建緣起

滄海桑田,歲月悠悠,歷經千年幾度興衰的瑞跡寺,瑞氣長蘊,始終與黃氏脈脈相關。而黃氏後裔,祖澤長蔭,更是人才輩出,值此國泰民安之秋。我們發起修建瑞跡,應該說是殊勝因緣,今當重建山門,作為修建瑞跡寺的起步,喜得十方信眾,踴躍參加,已集資貳萬之多,投入第一期工程備料。今天雲集諸公籌備修建瑞跡寺事宜。願諸公努力,以深公、嵩公為榜樣,各盡其能,繪宏圖,俾瑞跡能再度美奐美侖、煥發名剎的光彩,悉仗諸公之努力也!而功不唐捐。願三寶慈光觀照,諸公及十方善信,鹹得祥瑞昌隆,萬事勝意,百福駢臻!

創辦緣起

性龍法師,原籍福建莆田人,1973年生,二十二歲(1994年)依南普陀寺妙善法師出家。二年後,受具足戒於莆田南山廣化寺茗山長老,後即求法於「不到支提不為僧」的天冠菩薩道場-----寧德市支提山華嚴寺。不久法師亦度其父出家修道,法名妙方。

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性龍法師赴馬來西亞遍訪善知識,曾於馬來西嚴佛光山東禪佛教學院研修佛學,並在該學院當過飯頭三個月之久,勤勞刻苦,誠懇認真,深受全院大眾的稱讚。在偶然機緣下,曾在該學院和佛光禪淨中心,二度參與雙威大學學院佛學會主辦的「楞嚴經研討班」課程。法師初聽《楞嚴經》,茅塞頓開,獲益良多。深思此經為無上法寶,末世津梁,禪門關匙;內容博大精深,結構嚴謹,教理、修行、證果次第分明,攝盡中國大小乘十宗的教義和三藏十二部經的妙理;不但能使眾生轉迷歸悟,更能引導眾生正確修行的道路,而至於成佛的重要寶典。遂發願弘揚此小三藏,以裨益末世各宗各派諸修行人,令楞嚴大法久住世間,正法大放光明,魔障災橫不起,旁門左道、邪師徒眾永息,方不辜負十方三十諸佛之悲心及教誨!

故歸國後,曾在多處開講《楞嚴經》,計有二十多回,如福建省泉州市天湖寺、寧德市瑞跡寺、湖南省南嶽大善禪寺、遼寧盤錦市居士之佛堂、吉林省敦化市北山全佛寺、黑龍江省肇東市普光精舍、昌五鎮福慧寺、肇東佛教協會、綏化寺地藏寺、北京通州區同生念佛堂、浙江省溫州市仙岩寺等,各為期十或十五天,一天六或八小時,皆用計算機幻燈片來講解,因緣殊勝,四眾雲集,聞法歡喜,受化者眾。

法師於2005年正月參訪瑞跡時,深為真成老法師所賞識和器重,並將瑞跡百多畝寺產,付託於性龍法師。性龍法師終不負老法師所望,在2007年已將地推平,瑞跡寺規劃圖也有了眉目。滄海桑田,歲月悠悠,歷經千年幾度興衰的瑞跡寺,瑞氣長蘊,將再度美奐美侖、煥發名剎的光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