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參

福參

管鞘當歸(學名:Angelica pseudoselinum)是傘形科當歸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分布於中國大陸的四川、東北等地,生長於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地區,多生長於高山灌叢以及草地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福參

正文

福參
(《藥性考》)

異名

建人參(《金御乘方》),建參(《綱目拾遺》),土當歸、土人參(《福建中草藥》)。

來源

為傘形科植物大齒當歸的根。

植物形態

大齒當歸
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全株光滑。根紡錘形或分枝。莖單生,細長,近於圓管狀,上部開展呈又狀分枝。葉薄膜質,具柄,柄長4~18厘米,有鞘;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寬三角形,二至三回三出式分裂,最終裂片寬卵形至近菱形,長2~5厘米,寬1.5~3厘米,有2~4深刻小裂片,邊緣有缺刻狀圓齒,兩面脈上有糙毛,基部楔形,先端尖銳至長尖;莖上部葉3深裂至淺裂,小裂片披針形至長圓形,先端圓鈍或尖銳。復傘形花序;總花梗長2~10厘米;總苞片4~5;傘幅6~14,有稜角,內角有毛;小總苞片鑽形;花白色,花柄絲線狀,不等長,長4~7毫米;萼齒相等,卵形,尖銳,宿存;花瓣倒卵形,先端內折,短而圓鈍;花柱基矮圓錐狀,花柱短,叉開。雙懸果近圓形,長4~5毫米,寬2~3毫米,扁平。花期8月。
生於林下、林緣及山坡草地。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北、湖北、四川、陝西及東北等地。

採集

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較好。除去鬚根,刮淨粗皮,曬乾或蒸熟曬乾。

藥材

乾燥根呈紡錘形成圓錐形,長約8~12厘米。根上部直徑約2~3厘米,外表淡黃棕色或黃灰色,有縱溝紋及少數橫皺紋;質堅硬,折斷面黃白色。
產於福建。

性味

《藥性考》:"辛苦甘,溫。"

功用主治

治脾胃虛寒泄瀉,虛寒咳嗽。
《藥性考》:"益氣。"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

選方

①治脾胃虛寒泄瀉:㈠福參三至五錢,金櫻子乾根五錢,淮山藥三錢,苡米三錢。水煎服。㈡福參五錢,大棗五錢,水煎服。
②治虛寒咳嗽:㈠福參五錢,桂圓乾五錢。水煎服。㈡福參五錢。早米一盞同炒焦黃,水煎,酌調冰糖服。(選方出《福建中草藥》)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