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參[小說人物]

劉參[小說人物]

劉參(?—前162年),漢文帝劉恆之子。漢文帝三年(前177年)三月,有司請立皇子為諸侯王,於是當時諸子皆立為王。其中劉參被立為太原王,劉恆另一子劉武被立為代王。兩年後,劉武轉徙為淮陽王,代地盡歸太原王劉參,劉參號遂易為代王。建都於晉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代王藩系從此肇基。代王劉參的生母地位低微,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因此劉參在文帝時並不得寵,他的藩國勢力也較小,在漢代的諸侯王國中基本上不起很大的作用。劉參前後為王17年,文帝後元二年(前162年)去世,謚為孝王。劉參死後,由他的兒子劉登繼任第二代代王。

史書記載

史記記載

《史記·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孝文帝凡四男:長子曰太子,是為孝景帝;次子武;次子參;次子勝。孝文帝即位二年,以武為代王,以參為太原王,以勝為梁王。二歲,徙代王為淮陽王,以代盡與太原王,號曰代王。參立十七年,孝文後二年卒,謚為孝王。子登嗣立,是為代共王。立二十九年,元光二年卒。子義立,是為代王。十九年,漢廣關,以常山為限,而徙代王王清河。清河王徙以元鼎三年也。

漢書記載

《漢書·卷四十七·文三王傳第十七》:

代孝王參初立為太原王。四年,代王武徙為淮陽王,而參徙為代王,復並得太原,都晉陽如故。五年一朝,凡三朝。十七年薨,子共王登嗣。二十九年薨,子義嗣。元鼎中,漢廣關,以常山為阻。徙代王於清河,是為剛王。並前在代凡立四十年薨,子頃王湯嗣。二十四年薨,子年嗣。

地節中,冀州刺史林奏年為太子時與女弟則私通。及年立為王后,則懷年子,其婿使勿舉。則曰:“自來殺之。”婿怒曰:“為王生子,自令王家養之。”則送兒頃太后所。相聞知,禁止則,令不得入宮。年使從季父往來送迎則,連年不絕。有司奏年淫亂,年坐廢為庶人,徙房陵,與湯沐邑百戶。立三年,國除。

元始二年,新都侯王莽興滅繼絕,白太皇太后,立年弟子如意為廣宗王,奉代孝王后。莽篡位,國絕。

家庭成員

家世

高祖父:劉榮

曾祖父:劉煓

曾祖母:王氏(王含始)

祖父:劉邦(漢太祖高皇帝)

祖母:薄姬

父親:劉恆(漢太宗孝文皇帝)

哥哥

大哥:劉啟(漢孝景皇帝)

二哥:劉武(梁孝王)

弟弟

四弟:劉揖(梁懷王)

兒子

兒子:劉登(代共王)

孫子

劉義(清河剛王)

劉館

劉順

劉嘉

劉軍

劉賢

劉忠

劉郢

劉遷

劉遇

曾孫

劉湯(清河頃王)

劉祿

劉遷

劉寅

劉成

劉豹

劉福

劉弘

劉樂

玄孫

劉年(清河王)

劉()(名不詳)

劉推

劉不識

劉江

劉千秋

劉親

劉步可

劉徒

劉萬世

五世孫

劉如意(廣宗王)

劉京

劉尊

劉元

劉霸

劉尊

劉遒始

劉光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