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令依賴症

禁令依賴症

禁令依賴症,是一種政治社會學。主要是指地方官員為了政績而制定的地方反腐倡廉規定,至於管不管用倒在其次。禁令依賴不是一種真正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

概述

禁令依賴症禁令依賴症

中國地方禁令,多數是重複黨紀國法、重申中央禁令,比如“嚴禁以權謀私”“嚴禁公款吃喝”“不準公車私用”等。地方反腐倡廉建設的重點不是切實貫徹法律法規及中央禁令,而是根據政治需要制定出一些貌似更新更嚴的規定,至於管不管用倒在其次。致力並滿足於制定禁令,並把禁令本身當做政績,這就是值得警惕的“禁令依賴症”。

事例

2014年5月,廣州市紀委首次發文明確規定,領導幹部不得將公車停放在高爾夫球場、歌舞廳、夜總會等場所,不得出入私人會所和歌舞廳、夜總會,嚴禁領導幹部與私企老闆勾肩搭背等。

輿論對此褒貶不一。有人說,對手握公權的領導幹部嚴一些有利無害,能從源頭上防止其犯錯誤,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當前對官員的誘惑太多太大了,“被迫受賄”也不只是笑話。反對者認為,“十個嚴禁”終究是“花架子”,難免中看不中用,類似例子俯首即是。況且,官員自費去歌舞廳都被禁止有點不近人情,畢竟官員有血有肉,而不是苦行僧。

評論

對於過多過濫的“三令五申”,其實就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門患上了禁令依賴症,這種表現特徵其實是對法律上“不準”規定的破壞。雖然經過這么多年的法制建設,我們的法律體系雖仍有不足,但亦形成基本框架,只要這些法律得到很好的執行,維持一個基本的穩定局面是綽綽有餘的。、

可惜,法律被某些人當做稻草人,有關部門也沒有依法管束自己的人員,等事出多了,民眾意見大了,就發幾條禁令,表明整治決心。和中央禁令相比,地方禁令多數“看起來很美”,甚至讓人“審美疲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