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朱竹君學士文

祭朱竹君學士文是清代作者姚鼐的作品之一。

作品原文

祭朱竹君學士文(1)

嗚呼!海內萬士,於中有君。其氣超然,不可輩群。余始畏焉(2),曰師非友。辱君下交,以為吾偶(3)。自處京師,君日從語,執拒相諍(4),卒承諧許(5)。或歲或月(6),以事間之(7)。清辭酒態,靡不可思(8)。余與君訣(9),乙未之春(10),有言握手,期我古人(11)。

君之屬文(12),如江河匯,不擇所流,盪無外內。飆怒濤驚(13),復於恬靡(14),小�澄潭(15),亦可以喜。世皆知君,文士之碩(16),莫見君心,緊如金石。不可勢趨,不可利眯(17),吃口澀辭(18),遇義大啟。

嗚呼今日,士氣之衰,天留一人(19),庶卒振之(20)。七年江濱(21),日思君面,已矣及今(22),終不可見。嗚呼尚饗!

作品注釋

(1)朱竹君:朱筠,字竹君,一字美叔,大興(今屬北京市)人。乾隆年間(1736―1796)進士,官至侍讀學士,嗜酒好交,又好獎掖後進。有《笥河集》。

(2)畏:敬畏。

(3)偶:雙,伴。

(4)執拒:堅持己見,反對他人的觀點。執,持。拒,抵禦。諍:通“爭”。

(5)諧:合。許:許可。

(6)或:有。這句說兩人相處很久。

(7)間:相隔。

(8)靡:無。

(9)訣:分別。

(10)乙未:此指1775年(乾隆四十年)。

(11)期我古人:用古人的標準來期望我。

(12)屬:作。

(13)飆:暴風,旋風。

(14)恬靡:寧靜平息。

(15)�(zhǐ):水中的小洲。

(16)碩:大。此指突出的文才。

(17)眯(mǐ):灰沙入眼。

(18)吃口:口吃,指不善言辭。

(19)一人:指朱君子。

(20)庶:幸,表希望之詞。

(21)江濱:指長江邊。姚鼐於1775年(乾隆四十年)棄官後,在江寧揚州等地書院主講,故言“江濱”。

(22)已矣:此指朱筠逝世。

(23)尚饗(xiǎng):亦作“尚享”。意謂希望死者來享用祭品,祭文常用作結語。

作品賞析

這篇祭文用韻體寫成,四句一換韻,形式非常整齊而簡潔。先敘與亡者的友情交誼,再敘亡者的才華人品,最後復表悼念,語句抑揚有致,也不用一般韻體祭文的艱澀辭彙。

作者簡介

姚鼐(1732―1815),清代散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年間(1736―1796)進士,官至刑部郎中、記名御史。歷主江寧、揚州等地書院,共四十年。治學以經為主,兼及子史、詩文。曾受業於劉大�,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張文章必須以“考據”、“詞章”為手段,以闡揚儒家的“義理”,並以陽剛、陰柔區別文章的風格。又發展劉大�擬古主張,提倡從模擬古文的“格律聲色”入手,進而模擬其“神理氣味”。所作多為書序、碑傳之屬,大抵以程朱理學為依歸。所著有《惜抱軒全集》,並選有《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