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道[位於督脈上的腧穴]

神道[位於督脈上的腧穴]

神道,又稱天道,語出《易經》“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自漢以降,神道又指“墓前開道,建石柱以為標”。在中醫中,神道,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沖道。屬督脈。宗教中,神道是日本的本土傳統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為主,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祇。

詞語解釋

墓道

中國很多陵墓前都有一條大道--神道。神道兩側置放石人石獸,象徵帝王生前的儀衛。陵墓前的石人又稱翁仲,其來由是:秦朝有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據說他身長一丈三尺,異於常人,力大無比。曾駐守臨洮,征服匈奴有功。阮翁仲死後,秦始皇懷念他,特製翁仲銅像立於鹹陽宮司馬門外。據說匈奴人來鹹陽,見到銅人,竟為是活著的阮翁仲。從此,人們便把宮闕或陵墓前的銅人、石人稱為翁仲。
神道神道
而陵墓前的石獸也有由來。石獸放置在墓前是從漢代霍去病墓開始的。霍去病是兩漢時期一位年輕的著名軍事家。他18歲隨侍在漢武帝左右,善騎射。20歲時,兩次率兵出征河西走廊找敗匈奴,戰功顯赫。24歲時不幸病逝。漢武帝為表彰這員愛將,特在自己的茂陵之東修建霍去病墓,形式象徵祁連山,以紀念他在河西走廊的功績。石匠們參照祁連山的天然石獸,在霍去病墓前鑿刻了躍馬、臥馬、伏虎、臥象、小豬、石魚、人與熊、猛獸食羊等生動的石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馬踏匈奴",它概括了霍去病短暫一生抗擊匈奴的豐功偉績。這組石刻便是中國古墓前最早的大型石刻。後來的歷代帝王的修建自己的陵墓時也都沿用石人石獸的陵前裝飾,所以現在的唐陵、宋陵、明陵、清陵幾乎都在陵墓前陳列儀仗隊式的石人石獸。

穴位

【名稱】:神道【歸經】:督脈
【拼音】:Shéndào
【國際標準代號】:DU11
【特點】:禁針穴。
【定位】: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心痛,驚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風不語,癲癇,腰脊強,肩背痛,咳嗽,氣喘
【刺灸法】:斜刺0.5~1寸;可灸。
[名解]
1)神道。神,天之氣也。道,通道也。神道名意督脈陽氣在此循其固有通道而上行。本穴物質為靈台穴傳來的陽氣,在上行至本穴的過程中,此氣由天之上部冷降至天之下部並循督脈的固有通道而行,故名神道。神通、沖道名意與神道同,通為通道,沖為沖行。
2)髒俞。髒,內部臟腑也。俞,輸也。髒俞名意指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輸督脈。本穴位處脊背上部,與體內的心臟相鄰,心臟的高溫熱氣由此外傳體表督脈,故名髒俞。

神祇

神靈。唐韓愈《禘祫議》:“禘祫之時,獻祖宜居東向之位,景皇帝宜從昭穆之列。祖以孫尊,孫以祖屈,求之神道,豈遠人情?”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一》:“﹝周憬﹞臨死謂曰:‘比干,紂之忠臣也;倘神道有知,明我以忠見殺。’”《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正月十八日,鐵溪里的‘神道’出現,滿城人家,家家都要關門躲避。”

起源

神道起初沒有正式的名稱,一直到公元5世紀至8世紀,漢傳佛教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漸漸被日本人接受,為了與“佛法”一詞分庭抗禮,創造了“神道”一詞來區分日本固有的神道與外國傳入的佛法。是以在“日本書紀”,“用明天皇紀”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句中,首次出現了“神道”這個稱呼。“神道“二字雖源自漢字,但實際上對此詞的概念在漢語與日語中有所不同。漢字傳入日本後,”神“字被用來表示日語中的”かみ“。當時的日本人稱已逝的人之亡靈為“かみ”,亦將認為值得敬拜的山神及樹木,狐狸等動植物的靈魂稱為“かみ”。“かみ”還包括一些令人駭聞的凶神惡煞。其後,人物神的歷任天皇,幕府將軍,功臣,武士等也漸漸被作為膜拜對象,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 佛教初傳入日本時,神道信徒甚為反對。由中國渡來的有力氏族,例如蘇我氏,支持佛教。日本本土的氏族,物部氏和中臣氏擁護神道,反對佛教。佛教僧侶具有中國先進的知識,天皇因此支持佛教。一時神道失勢,然至8世紀末,佛教僧兵的權力亢進,天皇欲制佛教的勢力,因而神道再度得勢,兩種宗教逐漸互相混合。至明治時期,百姓等信仰兩宗教。於是佛教寺院和神道的神社,兩者渾然。例外的是伊勢神宮,供奉天皇的祖先,屬於古神社。至江戶時代末期,國粹的神道理論家宣稱,兩者不能相混。明治初年,興“廢佛毀釋運動”。神道成為國家的宗教。雖明治政府承認信教的自由,但崇拜神道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成為統治國民的手段。當時在日語中稱為“國家神道” 。 日本國內約有1億600萬人信仰此教,占日本人口比例近85%。

派別

神道大致有三種流派: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個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創始人;民俗神道無嚴密組織,是農民自己祭祀農事和路神。明治維新後,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將神社神道定為國教,即國家神道,由政府出資資助。古來神道的祭祀神職人員,神主(神道的祭司)以及下級神職人員一般都是世襲。明治政府不採傳統的制度,廢止世襲職。設定內務省中一部局來管轄全國神社,而神職皆成內務省的職員。又將古社中多數小者,由政府統籌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在盟軍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布詔書,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政府不得資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經成為日本神道信仰的主流。

文化

日本人一般在出生30至100天內,都會被父母帶領參拜神社,在3,5,7歲的11月15日所謂三五七節要參拜神社,升學,結婚要到神社祈求神佑。但平時求籤,祈求交通安全等到佛寺,葬禮也要佛教和尚主持。每個神社門前有一個叫做“鳥居”的日本牌坊,正殿門楣上掛一鈴鐺,懸一粗繩,參拜者先要拉動粗繩,再大聲鼓掌以驚動神靈,然後雙手合一默默祈禱。一般不用下跪,但進入殿內須脫鞋。因日本大學升學競爭相當激烈,每年高考時,都有大批學生到神社祈禱。

神道碑  

1. 指神道前的石碑,上面記載死者生前事跡。立在墓道上的碑。記錄帝王大臣生前的活動。神道即墓道。神道碑文原較簡單,一般只稱“某帝或某官神道之碑”。歐陽修《集古錄跋尾》記述漢楊震碑首為:“故太尉楊公神道碑銘”,則神道碑之名,漢已有之。後來紀事漸趨詳細,成為人物傳紀的一種變體,並多收入作者的文集。[英文tombstone] 2. 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記錄。[英文inscriptions]

姚廣孝神道碑

姚廣孝神道碑姚廣孝神道碑

明朝初期著名的“無冕宰相”道衍和尚,俗姓姚,名廣孝,字師道,作為永樂皇帝的第一大謀士,不僅是鄭和下西洋的策劃者和支持者,而且還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

姚廣孝於永樂十六年(1418)仙逝於北京慶壽寺,享年83歲。死後就葬於北平的房山縣東北40里長樂寺。在今天的北京房山區崇各莊鄉長樂寺村,姚廣孝的墓塔猶在。墓塔,高33米,共9層,呈八角形密檐式,以磚砌成。須彌座,上砌三層蓮花。柱身正面嵌銘“太子少師贈榮國恭靖公姚廣孝塔”14個字。其他各面設假門或假窗,檐部各角懸掛鐵制風鈴8個,頂端寶珠剎以生鐵鑄成,與8條脊的戧吻相聯。骨塔造型秀麗,高聳挺拔。塔前數十米處,豎有明成祖《御製姚少師神道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