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文化史1648-1806年/帝國法、宗教和文化

宗教文化的特徵第三章 小教派文化1 宮廷文化的特殊領域第六章

內容簡介

1648至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可以視為一種區域性中歐。這個帝國以其聯邦的形式,以其大量的各式各類世俗的和教會的領地邦國及帝國城市,為優異的、在多樣性方面出類拔萃的文化繁榮,構成了一個理想的框架。其原因在於大量的、相互間極為不同且相互競爭著的領地邦國和宮府城市的共存同在,在於西歐三大教派藉助1648年的和約在帝國範圍內的平等地位;在那個時代的歐洲這是極不尋常的。完全不同的、由信仰決定的文化,即新教的閱讀-話語文論和注重感性的天主教文化,能夠富有成就地競爭著共同發展,這一點在一定的“生存環境”中對小教派文化而言也是如此,如猶太文化和胡格諾文化。

本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神聖羅馬帝為(1648-1806年)的帝國法
——文化繁榮與多樣性發展的理想框架
1 帝國成員及其廣泛獨立
2 統治機構
3 人口、社會與經濟
4 多元化文化發展有利前提
5 外交和戰爭對文化發展的影響
第二章 1648-1806年間文化發展的宗教基礎
1 在聖像問題上對《聖經》的不同解釋成為文化分道場鑣的起點
2 教堂內部的不同陳設
3 關於聖餐的爭辯
4 神聖禮拜和崇拜的不同觀念
5 聖徒與聖物崇拜
6 朝聖和遊行
7 宗教修團和修道院,兄弟團和修道院聯合會
8 教會的結構
9 牧區和牧師
10 宗教文化的特徵
第三章 教會的建築、藝術和音樂
1 改革派領地邦國和帝國城市
2 天主教領地邦國和帝國城市
3 路德教派領地和帝國城市
第四章 小教派文化
1 猶太人
2 門諾派、唯靈論者、摩拉維亞兄弟會、海倫胡特兄弟會
3 虔信派
4 胡格諾派
5 法律保障的小教派文化的生存環境
第五章 宮廷文化
1 宮廷在17和18世紀時的意義
2 形形色色的邦君宮廷
3 宮廷文化的特殊領域
第六章 教育、圖書館與文學
第七章 大眾文化、民眾信仰、風俗與產慣
第八章 啟蒙運動時代的發展
總論
史料與文獻目錄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譯後記</span>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