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塘

祝塘

古鎮祝塘是江陰四大名鎮之一,也是江蘇省綜合實力百強鎮之一。文人如林的美稱名聞遐邇,外貿之鄉、針織之鄉的美譽響徹海內外,小巧玲瓏的斗山和碧波盪瀾的盪南白盪,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祝塘民性淳樸,生活富裕,全民素質較高。 家鄉情是傳情的線,聯緊的絲、返家的橋,是傾訴念家的港灣、是尋求逝去童年的心音之所、是聯緊友情動人的歌,希望這裡能成為您休憩的港灣! 祝塘鎮是徐霞客的祖居,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南部,地處太湖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發區,居無錫、江陰、常熟三市區的地域幾何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5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30公頃,擁有常住人口59711人,外來人口54256人,下轄12個村(社區)和1個省批工業集中區、1個無錫市級工業集中區。 祝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江陰“四大古鎮”之一,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年。境內有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的祖居、承先橋、千年銀杏古樹等歷史遺蹟,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曾長期隱居於此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其中“武松打虎”等千古不朽的文學章節正誕生於此。 近年來,祝塘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幸福江陰”建設統攬全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對外開放知名度日益提升,被譽為“江南外貿第一鎮”。該鎮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全鎮擁有工商企業1000多家,目前全鎮已形成紡織、服裝、輕工機械、有色金屬製造為特色的產業集群。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118.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43%;完成利稅總額8.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7%;財政收入4.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47%,被列入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排名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千強第131位。祝塘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全鎮綠化復蓋率達37%以上。境內“五福島”是蘇南地區保持完好的次生態濕地,已成為祝塘的一張綠色名片。

基本信息

祝塘

祝塘祝塘

古鎮祝塘是江陰四大名鎮之一,也是江蘇省綜合實力百強鎮之一。文人如林的美稱名聞遐邇,外貿之鄉、針織之鄉的美譽響徹海內外,小巧玲瓏的斗山和碧波盪瀾的盪南白盪,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祝塘民性淳樸,生活富裕,全民素質較高。 家鄉情是傳情的線,聯緊的絲、返家的橋,是傾訴念家的港灣、是尋求逝去童年的心音之所、是聯緊友情動人的歌,希望這裡能成為您休憩的港灣!

地理位置

祝塘鎮是徐霞客的祖居,位於江蘇省江陰市東南部,地處太湖平原,屬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發區,居無錫、江陰、常熟三市區的地域幾何中心,具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全鎮總面積5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30公頃,擁有常住人口59711人,外來人口54256人,下轄12個村(社區)和1個省批工業集中區、1個無錫市級工業集中區。

祝塘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是江陰“四大古鎮”之一,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年。境內有明代大地理學家徐霞客的祖居、承先橋、千年銀杏古樹等歷史遺蹟,元末明初文學家施耐庵曾長期隱居於此教書育人,著書立說,其中“武松打虎”等千古不朽的文學章節正誕生於此。

近年來,祝塘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幸福江陰”建設統攬全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對外開放知名度日益提升,被譽為“江南外貿第一鎮”。該鎮工業經濟發展較快,全鎮擁有工商企業1000多家,目前全鎮已形成紡織、服裝、輕工機械、有色金屬製造為特色的產業集群。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達118.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43%;完成利稅總額8.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37%;財政收入4.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4.47%,被列入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排名全國小城鎮綜合發展千強第131位。祝塘在大力發展工業的同時,十分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全鎮綠化復蓋率達37%以上。境內“五福島”是蘇南地區保持完好的次生態濕地,已成為祝塘的一張綠色名片。

城鄉環境

設施環境:祝塘鎮集鎮建設水平較高,基礎設施日益完善。鎮區道路縱橫貫穿,建有2座11萬伏的變電所,一個日供水能力10萬噸的水廠,設有3座污水處理廠,同時省重點中學、市級人民醫院、三星級賓館、公寓式住宅、世紀公園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祝塘正加快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區、歷史文化展示區、人文生態和諧區、人居創業適宜區,已逐漸成為長三角洲一顆璀璨的明珠。

氣候條件:祝塘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四季分明,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5.5度,年平均濕度82%)。

生態文明:中國國土經濟學研究會認為:祝塘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完全符合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評定標準。在全國20多箇中小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中,祝塘位列江蘇省所屬兩個實驗區之一,是蘇南地區首個生態環境建設實驗區。

五福島:鑲嵌在祝塘鎮南的斗山鬱鬱蔥蔥,風景如畫。在祝塘鎮南端的五福村區域集中了全鎮五分之四的水面,由五條自然白盪構成的“五福島”連片水面面積3000多畝,湖水清澈,波光粼粼,是江南區域極具開發潛力的次生態濕地。

城鄉交通

祝塘鎮地處長江三角洲對外經濟開放區的幾何中心,被江蘇省列為重點中心鎮。

▲航空:距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00公里,距浦東國際機場140公里,距無錫碩放機場25公里。

▲陸路:距沿江高速霞客道口3公里;距京滬高速最近道口4公里。

▲鐵路:距京滬線無錫貨運站23公里;距新長江鐵路江陰站15公里。

人民生活

祝塘鎮在突出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人民幸福指數的提升。2007年全鎮職工平均收入166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300元,居民人均儲蓄額20901元,分別比2001年增長72.92%、93.53%和157.15%。近年來全鎮新增就業崗位19700個,6700名本地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全鎮勞動契約簽訂率達96%。大力實施現代農民教育培訓,完成崗位培訓5643人,技能鑑定1668人。在'2006江蘇省針織行業服裝製作工職業技能大賽中,祝塘選手一舉包攬前5名,並代表全省參加了’2006全國針織行業服裝製作工職業技能大賽,獲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4名,其中2名選手分獲“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全國針織行業技術能手”和“全國技術能手”的殊榮。同時加快健全五項社會保障制度,讓經濟發展成果惠及人民民眾,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參保13251人;歷次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參保7224人;農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950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45155人。2006年成立祝塘慈善分會,累計募集冠名基金3400萬元,其它各類捐款739萬元。

相關條目

李炳熙

鄭茂餘

李鳳臣

高甫生

譚久彬

戴景民

唐文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