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東酥脆棗

祁東酥脆棗

祁東酥脆棗,湖南省祁東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祁東酥脆棗是從糖棗芽變枝條中選育出的南方鮮食棗新品種,於2008年通過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進行品種登記,品種登記名為:中秋酥脆棗。果實呈橢圓或長橢圓形,果面淡紅或黃白色,果面光滑,無銹斑或污點,晶瑩剔透。 2013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祁東酥脆棗”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祁東酥脆棗 祁東酥脆棗

祁東酥脆棗生長在紫色頁岩、以石灰岩風化物為主的土壤里,果實成熟一般在8、9月份,晝夜溫差大,糖分累積高,皮薄肉脆,核小肉多,口感特別酥脆香甜。尤以個體均勻,白裡透紅的為品質最佳。

產地環境

衡陽市祁東縣位於湖南省衡邵盆地西南邊緣,湘江中游北岸,東接衡南、常寧,南連祁陽、冷水灘,西鄰東安、邵陽,北抵邵東、衡陽。介於東經111°32′16″—112°20′10″,北緯26°28′1″—27°4′34″之間,縣域周長372千米,其中界衡陽縣16千米,界衡南縣60千米,界常寧市18千米,界永州市(含祁陽縣、冷水灘區、東安縣)189千米,界邵陽市(含邵陽縣、邵東縣)89千米,總面積1871.29平方千米。

祁東縣境狹長,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平均坡降為12.5‰。全境地貌組合呈三條橫列帶狀。西北的中山、中低山、低山山地呈鐮刀形環繞縣境邊陲;南部中段突起系祁山余脈,多為中低山、低山山地;兩山地之間的狹長地帶為地勢低平、呈波狀起伏的崗地、丘陵和平原。以形態類型劃分,地貌以崗、山居多,平、丘、水兼有。山地、丘陵、崗地、平原和水面的組合比例大致為1:0.4:1.1:0.7:0.2。

祁東酥脆棗 祁東酥脆棗

祁東處於亞熱帶,年平均氣溫17.9℃。全境氣溫自東南向西北逐漸遞減。按穩定通過各級界限溫度變化規律和農作物生長特徵,境內農作物農耕期、安全生長期、活躍生長期分別為308天、248天、196天。祁東處於衡邵盆地乾旱走廊,豐水年與枯水年降雨量相差1.7倍。平均年降水量1254.0毫米,平均降水日數154天,其中降雪日數9天。降水地域分布周邊山區較多,中心地區較少。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非常適宜於祁東酥脆棗產業的發展。

歷史淵源

祁東是南方棗的傳統產區,種植歷史悠久,棗樹地方品種雞蛋棗、糖棗久負盛名。有文獻記載的可追溯到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岳飛傳》中記載:“時年(1132年),岳飛帶兵破曹成,在今祁東縣大雲市與士兵同飲棗子酒慶賀,並提筆抒懷”。這說明祁東縣棗樹種植與加工的歷史至少在1000年以上。

在祁東縣蔣家橋鎮扎嶺村9組村民周忠鳥屋前,還現有一株樹齡在300年以上的古糖棗樹,儘管其主幹有些枯燥,但生長依舊旺盛,每年結棗果100千克以上,而且棗果質量上乘。

祁東糖棗自古聞名,人們種棗、食棗,與棗相關的故事、習俗很多,民間廣為流傳。據傳,在很久以前,祁東縣境內盛產糖棗。一天,有個衣著破爛、面目猥瑣的流浪曾姓女子來到獅子嶺(今蔣家橋鎮)腳下一片棗林里,飢餓難忍,遂摘棗果食之充飢。頓時覺得口感甚佳,該女子從此在獅子嶺落腳,白天以棗果為食,不食五穀,夜宿岩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年五十,容貌、膚色仍如處女。嫁與周姓單身為妻,次年得子,成年中舉。至今,祁東縣仍然流傳著婚期時親朋好友以棗子為禮物送給新郎新娘的習俗,意為“早生貴子、幸福一生”,把棗子視為家庭幸福吉祥的化身。同時,祁東縣境內逢年過節,特別有貴客來訪,主人一定會煮一碗紅棗雞蛋,用棗子酒招待客人,賓主倍感親切。

祁東棗樹規模種植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蔣家橋、步雲橋的雞蛋棗、糖棗的種植規模和棗果質量遠近聞名。

民國初年,著名詩人蘇曼特別喜食蜜棗,他的國畫不錯,人們向他索畫常不能如願,如送上一顆蜜棗,他往往能欣然提筆。

20世紀70年代末,在蔣家橋新江村一顆100年古糖棗樹上發現芽變枝條。

1992年,祁東縣曾江橋利用二年生芽變枝條作接穗,用酸棗作砧木進行繁育,開展系統的選育研究工作。在此基礎上,以中南林學院(現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棗樹試驗組為技術依託,繼續開展系統的研究,進行了酥脆棗的選育、豐產、品比、在不同土壤條件下的適應性等專題研究。因該棗鮮棗品質酥脆,肉厚核小,甜中帶香,口感極佳,被定名為“祁東中秋酥脆棗”。

2005年,祁東酥脆棗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鑑定,同年12月被認定為湖南省高新技術產品。

2007年,祁東酥脆棗列入國家星火計畫重點推廣項目。

2008年,祁東酥脆棗被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登記。

生產情況

2017年,祁東酥脆棗種植面積達2萬畝,年產值達2億元,種棗專業戶1041餘戶,其中連片種植30畝以上的36處,50畝以上的15處。酥脆棗業種植專業合作社13個。共完成新酥脆造棗樹面積2萬畝,遍布全縣24個鄉鎮(街道辦)和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管理處,涉及到120個村,1440個小組,7660個農戶,3萬餘人,共投入資金4.8億元(其中縣財政投入達1億元,民眾自籌3.8億元),每年可產鮮果1.3萬噸以上,總產值2億元以上,解決勞動就業近0.6萬人,人平增收200元以上。全縣酥脆棗投產面積達1萬畝,總產量達0.8萬噸,實現年產值1.6億元,帶動近2000多名果農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祁東酥脆棗 祁東酥脆棗

2018年,祁東酥脆棗種植面積達4萬畝。

產品榮譽

祁東酥脆棗已獲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綠色食品認證》。

2013年07月12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祁東酥脆棗”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6年,祁東酥脆棗獲得省級首批農產品出口認證。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祁東酥脆棗產地範圍為湖南省祁東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中秋酥脆棗。

二、立地條件

祁東酥脆棗 祁東酥脆棗

產地範圍內海拔≤500米,土壤質地為粘土、壤土、礫石土、砂壤土,土層厚度60厘米以上,pH值6至7.8,有機質含量≥0.9%。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以酸棗作砧木,從健康的母株上採集接穗嫁接繁育。

2.定植:春季定植時間為2月下旬至3月底,秋季為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每畝定植株數≤110株。

3.施肥:每畝年施有機肥≥1500千克。

4.整形修剪:通過修剪使樹體通風透光。

5.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9月中旬脆熟期開始採收。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實呈橢圓或長橢圓形,果面淡紅或黃白色,果面光滑,無銹斑或污點,晶瑩剔透。

2.理化指標:單果重≥8克;可食率≥97%;可溶性固形物≥28%;總糖≥30%;還原糖≥9%;壞果率≤2%;總酸含量0.5%至1%;維生素C(毫克/100克)≥28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祁東酥脆棗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湖南省祁東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祁東酥脆棗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