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讚許性反應

社會讚許性反應

社會讚許性反應是指用社會認可的方式去反應自我評價的問題,使自己或別人看起來更適合社會需要的一種偏向或心向。任何一個社會群體都有其特定的社會評價標準,在朋友圈中,人們會傾向於展示自己符合社會認可的方面,以使自己看起來更符合社會或者某些人的需要,這被稱為“社會讚許性反應”

簡介

社會讚許性反應社會讚許性反應

社會讚許性反應,語出作者顓頊推介,語出研究者葉婉青等,討論微信社交中的個人印象管理,作者認為,一方面,“在朋友圈中,人們會傾向於展示自己符合社會認可的方面,以使自己看起來更符合社會或者某些人的需要,這被稱為‘社會讚許性反應’;另一方面,我們會把那些不符合別人期待的東西隱藏起來”。例如給導師看到的通常是學生潛心科研、廢寢忘食的狀態,因為這是最符合老師對學生的期待的行為;而那些陪男朋友/女朋友看電影逛夜市的照片,自然是設定不可見。

反過來說,每天我們所刷到的朋友圈,通常是最符合我們期待的狀態,而這些狀態並不代表朋友們的真實內心,許多不符合我們認識的東西早已經被隱藏起來。僅僅通過朋友圈,並不能真正了解一個人。

現象

身邊有這樣一位朋友,她經常發朋友圈,可是卻經常都是設定只有自己可見。

我問她:“為什麼不給大家看啊?”

“不知道啊,我就覺得給別人看怪怪的,我只想默默發給自己看。

原因

戈夫曼的“擬劇理論”認為社會就像一個大舞台,有前台、後台之分,每個發朋友圈的人,都存在一種自我為中心的假想舞台,人們通常過度在意自己寫的句子、發的圖片,並且認為別人也同樣如此細緻地在關注自己。朋友圈的展示就好比一個表演者在舞台上的表演,而那些設定私密的照片則像是一場給自己的演出。

一方面,這些“表演者”可能是認為觀眾無法與自己達到共鳴,與其得到一片噓聲,不如自己欣賞;另外一方面,也可能是表演者本身性格內向,他們害怕在眾人面前展示自己,但是卻渴望有一個舞台可以展示自己,所以不如打造一個只有自己可以欣賞的舞台,以此獲得存在感和滿足;還有一些時候,私密朋友圈僅僅是一個情感的出口,有些負面的情緒不方便讓外人看到,但是記錄下來後卻可以得到情感的宣洩,緩解壓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